前不久我看到了一首小诗。写得非常唯美。
我在山巅 看见红的叶子 灰的天 七八只飞雁 把我略在一边 这是等你的第三个秋天
描绘了一幅深秋落叶离人寂寞的油画,没有浓烈的色彩却把浓浓的落寞写在了里面。而在我为这样的情怀深深地感动的时候,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出现了:
如果要写小说,把这句诗用作男主人公给女主人公写的情诗怎样?会吸引多少读者?
接着,另一个不和谐的声音跳了出来:
这么美的一句诗,翻译成英语怎么样?用在英语作文中一定增色不少。
然后我悲哀地发现——
我的写作思维已经完全功利化了。
我知道自己这样的思维是怎样被一步步养成的,也知道不少大学生和我的思维如出一辙。而我却无法控制这样的思维,我很痛苦,也很绝望。
应试写作,是造成这种思维的原因之一。
上学时,老师们喜欢的文章是固定的,文字华美,叙述清楚,论证明白,会引用名言,会说成语。为了迎合老师,学生需要做的就是积累华丽的句子,积累名人事迹,看别人的行文思路。积累一段时间,一篇满分范文便会出现了。
于是在不断地寻找素材的过程中,我养成了看到一本书就想到如何写作的习惯。
看到《1948》,我想到集权主义下人性的丧失与被压迫,主人公大段的自我独白可以用在文章中来升华感情;看到白落梅对纳兰容若词的分析,我想到容若对官场的厌倦如同赏菊的陶渊明一样,他的诗句可以用来论证古时隐士的情怀。
可是这些书我并没有读懂,在写完一篇充满空洞辞藻的文章之后,我不会再翻开书籍。我不懂作者是出于什么目的写下了虚拟的不存在的集权国家,不懂这个人物为什么慢慢地变成了被洗脑的一份子。我也不懂纳兰容若当时的凄惨心境,不懂他为什么淡泊名利却非要做官。
同时,我没有学会如何写作,没有学会组织语言,更不用说如何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直到今天,告别考场三年,我慢慢意识到,写作不是为了给别人看,也不是为了赚钱。只是为了达成自己的一个愿望。
这个愿望就是为自己建一座城堡。一座只能自己出入的城堡。
在这个城堡里,生气时把讨厌的人塑造成反派,自己则是英勇反抗的守卫K;高兴时,举办最盛大的酒会,所有人穿着最华丽的衣服恣意舞蹈;难过时,关着自己,弹弹吉他唱唱歌,编一个酸掉牙的旅行故事;怀念时,写一首诗,关于一头搁浅的鲸鱼,一只濒死的飞虫,一块快要燃尽的旧木头……
写作,其实就是在表达自我。
所以,随你心意,想怎样写就怎样写。一旦思维被束缚,那么你很难写出有灵魂的作品,你的作品中永远带着别人的味道。
逆转功利化的写作思维,除了自由写作之外,另一个方法则是随意阅读。
我最喜欢读的书是村上春树的书,只是闲来无事翻翻,就这样读完了他的著作,谈不上有什么感悟,只是隐约领悟到了他的一点心情。
每个人的孤独都将持续一生。身边的朋友,父母,孩子,这些都不算是永久的陪伴。唯有自己的影子可以与之共度一生。
这些感受并不为写作服务,不为语出惊人,不为感动别人,只是为了自己。
此时此刻,这句话最能表达我的心境。
仅此而已。
在放弃追求一些东西之后,你会在路上越走越慢,越走越自由散漫,你会漫不经心地漂来荡去,采采野果,爬爬树,嗅嗅淡淡的花香,看看天边亮丽的橘红色晚霞。
你的内心变得丰盈,轻松,会感受到源源不断的感动,而这些感动,就是支持一个人写作最宝贵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