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拉萨下起小雨,但我丝毫不受影响,决意要去哲蚌寺——今天雪顿节要在那里盛大开幕。
一大早爬起来,萍姐见我兴高采烈的样子,说要一起去。
萍姐酷爱走路,我们步行出了仙足岛,在城关区第二小学站等公交车。
我之前已经观察过,24路一端直达色拉寺,另一端直达哲蚌寺。然而哲蚌寺附近实行严格的交通管制,我们在离寺院很远的地方就下了车,步行了两个小时才到哲蚌寺门前。
一路上都是和我们一样雨中前行的人,藏民、汉人、外国人都有。藏民手中摇着转经筒或者提着哈达,有的还提着一壶酥油。汉人和外国人多是游客,大多扛着单反,一路走一路拍照。
沿途不少人做起了游客的生意,十块钱一条哈达,几块钱一张饼、一杯酸奶……
拉萨市里的公厕建得颇为密集,而这通往西郊著名景区的路上却是一个厕所都没有。长达两个小时的路途,很多人在路边解决生理问题,一路上都臭烘烘的。
到得寺院门前,买票的队伍不长,我们很快就买到了票,每张50元。幸好我们没听信雪顿节坐公交车免费、进景区免费的传言,带了足够多的现金。
然而这些都不算什么。
买了票进门才发现里面黑压压的全是人,据官方统计,每年的这一天都有10-20万人进入哲蚌寺。
也许是我们到的时间已近中午,佛殿大部分都不开门。当然,今天的主角,不,是雪顿节的主角也不在佛殿里,而是在一条柏油路通往的顶峰上。游客、香客们也都拥挤在这条道路上。
景区为了分流,老早在路两旁、中间设置了铁栏,一半用来上山,一半用来下山。一路上下着雨,缓缓移动的时候衣服全湿了,也不知道是汗还是雨。
很多藏民急着去朝拜大佛,使劲儿推挤着队伍。这个心情可以理解。然而也有几个人,从旁的山林越过跨栏挤进队伍,还嬉笑着使劲推搡着前边的人,这就不知道是几个意思了。
上山的路虽然做成了石阶,但由于下雨且人多并不好走,而且越往上,氧气越稀少,雨也越大。后来有人告诉我,这不是雨,是平时在山下看到的山顶上的云气。
由于人挤人,退路是没有的,只能以蜗牛般的速度前进。被推挤着往前的一路,漫长、无聊,有种无穷无尽的感觉,相信去过的人都有同感。
我和萍姐老早就被人群挤散了,我的面包在她的坚持下放在了她的书包里。爬了两个小时的山,加上之前走了两个小时的路,我已经非常疲惫、饥饿,真庆幸我的水壶没留给她。
一边喘气如牛,一边努力呼吸稀薄的氧气。
双脚好似已经不是我的,自凭直觉的重复迈步的动作。后来某一刻我苦中作乐地想,我这是苦修呢吧!还别说,一有了这个念头,脚步坚定了不少。
下午两点左右,终于爬上山顶,衣服鞋帽已经被云气打湿了。
僧侣们聚集在一处,吹响法螺、奏响锣鼓。
一副长40米、宽37米缎制释迦牟尼佛像唐卡已经悬挂在展佛台上。据说这幅唐卡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了,每年雪顿节开幕那天才抬到根培乌孜山顶峰展出一天。有的人提前一天在山上安营扎寨,以便一早就能起来观看佛像展出的盛况。
由于山顶云气如雨,僧侣们在唐卡上覆盖了一层防雨布,四周的信众们献的哈达就落在防雨布上。
透过这层透明的防雨布,但见藏青色为底色的唐卡上,以黄、红、黛为主色勾勒人物,绿、粉、白为人物配色。
唐卡正中的佛祖顶成肉髻,眉目安详,嘴角含笑,肩头圆满。他斜披袈裟,手持钵盂,庄严禅坐在莲花台上,体态端庄,体分上下匀称。
这幅唐卡遵循数学中的对称原理,以中央为对轴线,佛祖头顶上空左边是一轮红日,右边则是一轮明月。日月之间绘着一绿一红的度母像,日月之下各绘了三尊佛的坐像。佛祖左右两侧的立佛皆一手持钵,一手执禅杖。
信众们见了唐卡,不顾地上泥泞,纷纷朝拜。有的眼中含泪手中的经筒转得飞快,有的口中念念有词绕着唐卡一圈一圈地走,有的虔诚地把早已焐热的哈达献给佛祖……
回想上山路上的艰难跋涉,回想Z264列车上的高原反应,回想孤身一人来到西藏……我也算历经考验才来到这幅唐卡面前了,看着这些双手合十祈祷的人,我心中十分羡慕他们。如果历尽折腾来到这里,那么所求一定是非常非常强烈的渴望。
我发现,我居然没有什么要祈求的。就好像去布达拉宫那天,氤氲了半年的激动之情被“没有什么地方是非去不可的”冲淡,这会儿我觉得能到这里,我已经完成了我的心愿,我甚至为自己感到一丝骄傲。
然而这并不妨碍我对藏传佛教文化的热爱,以及对有信仰的人们的尊重。也许在来这片人人信佛的土地之前,你害怕过、怀疑过、犹豫过、退缩过,但当你克服了危及生命的高原反应、身处闹市却宁愿孑然一身的孤傲、全然陌生环境的无序,站在这幅法相庄严的唐卡前,你会由衷地感到满足,再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没有什么放不下的人,也没有什么要向谁祈求达成的愿望,也没有对所受苦难感到的不值。
从这里向山下望去,越过人头攒动的香客们,越过鳞次栉比的寺院,越过曲折蜿蜒的拉萨河……这是否就是佛祖眼中的世界——芸芸众生啊!
然而,多数游客大概也不像藏民那样虔诚,因为他们都在跟唐卡合影。进入布达拉宫,为了表示对佛的尊敬,里头是一概不允许摄影的。因此大家看人们去拉萨的照片里,从来就没见谁晒过布达拉宫内部照片。
看着推挤着合影的人群,我并未多作停留,就往山下走去。
下山的人倒没有上山的多,不过得走山路。这会儿雨过天晴,太阳炙烤得厉害,光线强烈得戴墨镜也不管用,眼泪直流。山上草木在强烈的太阳光线下反射出夺目的白光。
山上的岩石画着佛像,隔不远设置一座煨桑炉,烟云腾起,使得山中缥缈如同仙境。
沿途很多人坐在路边乞讨,他们不像其他地方的乞丐伪装得断手断脚,而是穿戴整齐,往地上一坐,膝上或脚边放一个装着散钱的塑料袋。过往的行人大多也不吝于把手头的零钱给他们,尤其是藏民。
有的人走累了,便在草甸上坐下休息、吃东西。山上既然没有公厕,自然也就没有垃圾桶,沿路满是白色垃圾。
走了很久(其实也没多久,因为眼睛一直在流泪,觉得难受,也就觉得时间过得慢),终于到了半山腰,见寺门都关着,也就打消了参观的念头。
山里手机没有信号,联系不上萍姐。到了半山腰终于能拨出电话了,萍姐已经在公交站附近了,商定她先回去。
前一天被征用的公交车大部分都在这里了,可还是人多车少。仍然采取昨天的策略,不管什么车,能回市区就行。于是稀里糊涂地挤上了30路车,居然开到了罗布林卡。
这一天的罗布林卡也热闹非凡,藏戏表演、藏民过林卡等活动都集中在这里。
我已经饿了,先到附近的藏餐馆吃面疙瘩和甜茶。
金金发信息给我说罗布林卡和哲蚌寺的拥挤程度差不多。挤了大半天,我也不怎么想再去感受人潮,想改为去宗角禄康看藏戏。
走了大半天,百度地图上看着很近的地方,却是远得要命。
眼看天已经黑了,而且我也已经疲惫不堪,只好打包了熟食打道回府。萍姐见我破天荒地回来得那么早,欣然去准备糖水。
坐在客厅里,想起还没给小伙伴们寄明信片,从客栈出售的明信片里挑选了20张,写到手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