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0日,平顶山市小学数学毛素显名师工作室联合贾妍珺工作室,到鲁山辛集六小开展送课下乡活动,三节课各有特色,在不同的领域中,体现了新课标理念的点滴渗透。
送教的三节课中,一节一年级的算理课,一节分数的认识,一节六年级的复习课。算理课和复习课,在优质课评比和公开课观摩课中,很少出现,原因是:不好讲。在送课之前,我就给两位老师吃下定心丸:我们要呈现给大家的是原生态的课堂,不要花架子,以学情定教学方法,以知识特点定教学策略,扎扎实实上一节原汁原味接地气的数学课。三节课听完,让我欣喜之余,又倍感欣慰,欣喜的是看到了青年教师的成长,欣慰的是感受到新课标的理念能在我们课堂上点滴渗透,生根发芽。
首先,三位做课老师在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的理念,让学生充分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主动参与活动,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发现知识的形成通道,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李淑娜老师执教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一课中,借助于摆小棒,借助于计数器,让学生动手操作,计算个位上4加6时,先拨上4个珠子,再拨上6个珠子,师问:"这表示什么意思?怎么读?学生思考后又在十位上拨上一个珠子(个位十个珠子没动),师追问:这该怎么读?这种现象和学生的认知发生冲突,激起了学生思考,加深了学生的印象,经历了这样的思考过程,算理自然了然于心了。虽然在带领学生经历知识形成过程中用了大量时间,以至于课后练习处理不多,但我认为,这个时间用的值!贾妍珺老师执教的<<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一课中,从让学生分一个桃的二分之一,到分一袋桃的二分之一,再到分四个桃的二分之一,八个桃的二分之一,每一步都让学生或描述,或比划,或动手分,在单位"1"不断变化的情况下,都找到单位"1"的二分之一,学生在一次次活动中,经历分的过程,扎扎实实理解二分之一这个分数的真正含意,真正经历了把单位"1"从一个物体到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的一次扩展。苗老师执教的复习课<<可能性>>中,为唤起学生知识回忆,设置游戏让学生参与,老师和学生玩石头剪刀布PK,学生和学生玩石头剪刀布PK,让学生在游戏中重温游戏中可能出现的结果,体验游戏的公平性。
第二,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素养是指当前或未来的生活中,为满足个人成为一个会关心、会思考的人的需要,具备的认知理解数学在自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能力,做出数学判断的能力以及参与数学活动的能力。小学数学素养包括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统计观念、数学应用意识五种数学意识,数学思维、数学理解、数学交流、解决问题四种数学能力以及数学价值观的发展。三位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准确把握数学素养在不同学段的不同要求,时时处处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李老师的课堂中花大量的时间引导学生说算理,贾老师更是注意引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她们鼓励学生去说,去交流,从吐字清晰到表达准确,从简洁明了到有条有理,用语言去描述数学,用数学语言进行数学交流。苗老师面对六年级学生,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其中有个游戏,苗老师说:"我说这个游戏男生一定胜,不信来试试!"当学生观看游戏过程,一脸看老师怎么收场准备反击的表情,老师突然宣布:"我规定这个游戏只要男生胜一场就算胜!"一片哗然时,老师及时抛出一个问题:"请你思考,什么样的游戏规则才公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抛开感性干扰,理性的运用数学思维去思考问题,在交流碰撞中发展数学思维。我在课后交流会上评价:"苗老师把自己定位于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引领者、组织者,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一起,用"可能性"这条线,把一个个知识点串成一条美丽的项链!带领学生进行了一场思维的体操!"
第三,点点星火,渐成燎原之势。我们学校数学老师年龄结构失调,形成断层的局面,新分的年轻老师都到了语文阵营中去了,最年轻的也就像李淑娜老师这样将近四十,两个孩子的妈了,成立工作室以后,有心带带老师,奈何新生力量不足,年龄大的又诸事缠身。令我欣喜的是,李淑娜老师上学期送课到鲁山,这一学期又主动请缨锻炼,虽然她的课和贾老师苗老师的课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对于她自己来说已经很大提高,不断的磨砺中,进步指日可待。工作室中还有几个和李淑娜老师不相上下的老师也有了行动,星星之火虽弱,贵在有恒,一点星火点燃另一点星火,必成燎原之势。这,不正是工作室成立的意义所在吗?
这次活动在辛集六小开展,辛集二小的领导专门带领老师前来听课,三位老师的辛苦得到了辛集六小和辛集二小领导和老师的充分肯定,他们的认可,也是对我们工作室活动的鼓励,让我们在今后组织工作室活动时,目标更明,动力更足,更有信心,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