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触独立播客之前,我最先接触的其实还是传统的广播节目,我还记得是中央广播电台的一档节目叫“李峙的不老歌。” 当时收听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电脑,没错是电脑,在电脑上用qq 音乐来收听,当时我应该是刚刚小升初,肯定是没有自己的手机的,只能通过我家里的电脑来娱乐,而且我从小网瘾就大,放学回家或者放假就趴在电脑前面,一边玩古老的网页游戏,一边听广播。后来慢慢的除了qq音乐,我还接触到了其他软件来收听广播,像是荔枝、喜马拉雅、蜻蜓都用过(当时还只能用网页版,因为没手机)
高中我才慢慢开始接触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播客,我现在还记得当时特别喜欢的一档节目叫“咬电台”,三个中青年男人在一起瞎唠嗑,我现在也好奇,当时刚上初中的懵懂少女的自己是怎么迷上这样一档播客的,说实话他们当时讲的内容我大部分都听不懂,但是就喜欢听个热闹。
我在听播客的时候,有时候可能也听不太明白主播在说什么,或者没有用心去听,但是我就是很喜欢这档节目的氛围,主播说话的方式、语气就很吸引我,哪怕我刚听完,就立刻忘记节目里的所有内容。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种沉浸感,体验感。
继续讲我的收听经历,我上高中了,要住校,家里就给我配了一个智能手机,我还记得是小米3,当时下载各种音频分享app,当时通过喜马拉雅还是荔枝fm,记不清了,听到了一档音乐类的独立播客,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播客,名字叫“漫然fm" 现在已经停更好久了,因为主播他因为个人工作原因不干了,我真的觉得好可惜,因为这个节目陪伴我度过了高中三年,大学一年,很大程度上我的音乐品味都受到了他的影响。这个播客的主播,和我一样也是陕西人,应该也是一个很普通的上班族,但是他的音乐品味真的很不错,主要是国内早期的摇滚,英伦摇滚这一方面的,通过收听他的播客,我有机会接触到很多优秀的乐队和歌手,很怀念。主播话不多,每期介绍完本期内容就直接开始放歌,但是我很喜欢听他说话,总希望他能多说一点。 一般他要是在某一期话突然多了,多半是在吐槽奇怪的听众,直接开骂,人恨话不多。
上了高中之后,除了“漫然fm "这档播客之外,我还很喜欢的一个播客是科技类的叫“科学史评话”,是一个大叔把科技历史想评书一样讲出来,质量很高,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也推荐给大家。 有了手机之后,各种app让我有更多机会接触不同的播客节目,但是能长久的吸引我的还是不多,之前初中喜欢听的咬电台。也不再听了,也没有什么具体的原因,他们在说什么 完全不感兴趣,就好像我上小学的时候以为自己会一直在每周六看快乐大本营,但上了初中之后就觉得这是一群什么神经病,我以前怎么会喜欢这种节目。 人总是会变的。
我上了大学之后,大一一年除了偶尔听听漫然的节目,很少听播客了,后来他断更了,就更不听播客了,也不知道为什么。
到了大二上学期,有一天我突发奇想,要试一试苹果手机上自带的podcast,想看看上面有什么节目。是第一次打开,我以前从来没想过要用这个软件,看到很多播客节目,应该这个时候我才算真正意义上开始接触广阔的播客世界。当时就随便翻了翻,在排行榜上看了看,随便点了几个名字吸引我的节目。当时一个播客叫“设计乘数”,是一个男生主播,类似于分享自己生活学习工作中的体验, 读书感悟。但是和一般的分享播客来比,比较高深,是的,我还记得当时比较吸引我的是一期叫“何为良好生活“的节目,是关于伦理学、哲学的一本书的阅读分享,我之后真的去把这本书找来看了看,说实话其实也没看太懂。
除了这档播客之外,我当时还听了一档叫”忽左忽右“的播客节目,也是我目前仍然在追的一档播客,两位主播每期邀请不同行业、领域的大佬,来分享自己这一行业或者领域的心得,看法、意见等等。听这档播客,我觉得确实是能学到不少知识的,但是经常也会听个热闹。听完就忘了,但是听的很开心,这就足够了。
除了上面两个节目,我还比较喜欢的播客有海马星球 、故事fm. 声东击西 、 小声喧哗 。我目前主要使用苹果自带的podcast和小宇宙。我听播客肯定是不会只听播客,就比如我会把看剧追番作为一项专门的娱乐,留出专门的时间,专心致志的坐着看,但是我是不会干坐着 就在那里听播客的,我一般是走在路上,吃饭。等车坐车,闭目养神的时候收听播客。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赶上播客在中国的一轮浪潮,自从我大学重拾收听播客的兴趣以后,感觉播客作为一种小众的自媒体形式也是越办越热了,我觉得很有前景,虽然说互联网现在还是一个视觉霸权的世界,但是播客也有它特殊的受众。相比于视频,播客所培养出的粉丝其实黏度更大,可能也是和目前播客的竞争刚刚开始有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