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几天,恰赶当当网有活动满一百减五十,于是我买了三本书,其中两本是村上春树的。
目前在读《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让我收获颇多。
一是感慨优秀的人,身上大多都有一种品质,就是敢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且会做的很好。另一个是人生不易,一定要有自己喜欢的工作,或者有个感兴趣的爱好。
村上春树并不是一开始就跑步,他的时间线是从打理饭店开始,一边写作,一边周转生意。当发表了两部小说《且听风吟》,《1973年弹子球》后,他突然意识到还可以写出更好的作品,于是他不顾亲朋好友的劝说,果断的关闭了比写小说高出好多倍收入的饭店。
于是全身心的准备下一部作品《寻羊冒险记》,这不得不令人佩服,在爱好和生存面前,必须要做出取舍。
但普通如我们,如果没有一定的积蓄,不建议尝试。同时你一定要有才华,而不是空有一腔热血,不然会被饿死的。
村上春树完成《寻羊冒险记》后,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体力逐渐下降,体重不断增长。在加上写作需要高度集中精力,不知不觉吸烟就过了头,有时候一天抽上60支烟,手指熏成了黄色,所以必须找一个维持体力的方法。
那么就从跑步开始,而这一开始,就是20多年。有很多人佩服他的毅力,但村上春树却觉得每天坚持跑步同意志强弱没有太大关联。
他这样说:
我能够坚持跑步二十年,恐怕还是因为跑步合乎我的性情,至少“不觉得那么痛苦”。人生来如此,喜欢的事自然可以坚持下去,不喜欢的事怎么也坚持不了。
说到底,当你热爱它,喜欢它,才不会觉得日子难熬,这只是顺其自然完成的习惯罢了,但不可否认,没有一件事,不需要付出时间,精力,努力,就会有结果。
村上春树即便很喜欢跑步,为了冲刺马拉松比赛也几乎要靠着强大的耐力,坚持跑完全程。但有一点好处,就是不需要任何人劝你,督促你,而是不由自主的去做一件事,就像你不由自主的去喜欢一个人。
他在书中这样写到:
突然有一天,我出于喜欢开始写小说;又有一天,我出于喜欢开始在马上跑步。不拘于什么,按照喜欢的方式做喜欢的事,我就是这样生活的。纵然受到别人阻止,遭到恶意非难,我都不曾改变。
人这一生,一定要有一份自己的热爱,当你能够对它负责,定有一天看它开花结果。
02
看了一段《时尚芭莎》的总编辑苏芒的演讲视频。
她讲述了自己创业的心路历程,还有她对工作的饱满热情。
有人问她,你最热爱什么?她毫不犹豫的回答是工作,可能有些人觉得有些无趣,但对于她却是真的喜欢。
她曾奉劝身边的伙伴,你一定要寻找你的热爱,因为人的生活有三分之二都与工作有关,倘若你没有找到,那么接下来的人生,可能会充满无尽的无聊和难熬。
当你找到了自己的热爱,浑身的脑细胞都充满着活力,让你做事拥有激情和动力。
实现梦想,这是第一步,接下来就是面对现实,该去以什么姿态去面对困难。
苏芒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她说:
你的梦想有多执着,这个世界上的人就有多少人来帮助你。
别人怎么看你,不在于你怎么想,而在于你怎么做。
说的没错,行动起来,才能抵御所有的冷嘲,讥笑。
有一个人就很好的诠释了,实现梦想的路上,他是如何靠着强大的行动力走到今天的。
范明,《炊事班的故事》里的副班长老高,《武林外传》里的邢捕头,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他以一种幽默风趣的方式,讲了自己一路走来的不易,可是在他脸上,丝毫看不出经历过几十年的苦楚和摧残,反而被他搞笑的谈吐逗的我热泪盈眶。
很难想象,一个人跑了20几年的龙套,吃了数不尽的苦,嘴上竟说的这般云淡风轻。
学生时代范明因为喜欢表演,他在家中模仿电视剧演员的各种笑声,大笑,假笑,苦笑,哭笑等等,以至于招来邻居觉得他脑子有问题。
后来有幸进入话剧团,他学习编导,打磨演技,研究角色,甚至别人舞台上演,他舞台下演,就这样,就是这么热爱,就是这般不服输,才拉开了自己事业大门。
他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初心的那股亢奋劲,无畏无惧,坚持下去,就一定可以实现梦想。
03
相信有很多人,会说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我不知道在爱好和工作之间,该如何平衡这段关系。
首先我赞同苏芒所说,你一定要寻找自己的热爱,工作也好,兴趣也罢,多试几次,说不定就找到了。
那么在工作和爱好之间,该如何平衡,是否可以考虑放弃工作,从事梦想呢?
这个问题,我曾经有想过,很热爱写作,我甚至去思考要不要放弃眼下hr的工作,从事与文字有关的事情。
我喜欢这种全神贯注,浑身的细胞集中在一件事上,相信我是可以做的更好。
可是当我查了些与文字相关的工作,要求都比较高,不止是写写文章就可以,还包括如何运营,如何写文案,如何做线上线下策划活动等,一条两条的要求,一下子将我小小的梦想扼杀在摇篮里。
或许是我的文笔还无法满足这个岗位其他的小要求。我的才华还无法掩盖其他的附加条件。
所以如果当你的爱好,还无法让你停下来脚步维系日常开销时,那么不建议一意孤行,放弃解决温饱的工作。
但我们可以将生活上的时间一分为二,一部分给工作,一部分给爱好。
经济学上有一个非常经典的60/40法则,就是花60%的时间精力去专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40%的精力去尝试,体验。
或者将时间比例反过来尝试,总之要想办法增强自身竞争力,才能很好的的生存下去。
所以现在得过且过,五年后,十年后,总会因为年龄的问题,职场生涯受到局限,趁时光还在,我们应该不断的尝试,不给自己留下任何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