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二、可欣尚法(分三科) 酉一、標【即彼行者,於時時間,於可欣法,令心欣樂;如是於彼生欣樂故,能令其心極成津潤,融適澄淨。】 這是第二科「可欣尚法」,前面是「可厭患法」,現在這裡是可欣尚法,就是你所尊重的,非常有功德的事情。分三科,第一科「標」。 什麼叫作「可欣尚法」呢?「即彼行者,於時時間,於可欣法,令心欣樂」,譬如說三十七道品,這個聖道,這是一個可歡喜的事情;但是我原來的心情,並不是那麼積極的歡喜,那我現在應該「令心欣樂」,時常地思惟它的功德,心裡就會生起歡喜了。 「如是於彼生欣樂故,能令其心極成津潤,融適澄淨」:「如是於彼生欣樂故」,對這個聖道生歡喜心的關係,你今天也這樣思惟觀察,明天也這樣思惟觀察「能令其心極成津潤」,就能夠使令自己的心「極成津潤」,就被這些可欣尚法的威力所滋潤了。所滋潤了有什麼好處呢?「融適澄淨」,這個「融」就是消遣的意思,消遣出去一切的污染。這個「適」,就是歸的意思,歸於「澄淨」,歸於清淨了,能令自己身心清淨。酉二、徵【何等名為可欣尚處?】 前面是「標」,這第二科是「徵」。什麼是「可欣尚」的境界呢?第三科解「釋」,分三科,第一科是「標」。酉三、釋(分三科) 戌一、標【略有三種可欣尚處。】 簡單的說,有三種值得我們特別歡喜的地方。這是「標」,現在「列」出來。戌二、列【一者、三寶,二者、學處清淨尸羅清淨,三者、於自所證差別深生信解,心無怯弱。】 「一者三寶」,佛寶、法寶、僧寶。「二者學處清淨尸羅清淨」,第二個就是所應學得這些清淨的戒律。這時候分兩句:「學處清淨」,是初受戒的時候;下面第二句「尸羅清淨」,是受戒以後,能夠持守,令他身心清淨。這是可欣尚法,就是戒律。「三者於自所證差別深生信解,心無怯弱」,這也是一個可欣尚法,就是「於自所證差別,深生信解」,就是對於自己在佛法裡邊,所歡喜的聖道,聖道是各式各樣的聖道,「自所證差別」。「深生信解」,深深的相信,這個聖道是能斷煩惱,能見真理的,是真實不虛的!這種境界。「心無怯弱」,對於修學聖道,能斷惑證真,這件事心裡面很勇猛,而不怯弱。戌三、釋(分三科) 亥一、於三寶所(分三科) 天一、徵【云何隨念三寶,令心欣樂?】 下邊是解「釋」,前面是標「列」,下面是解「釋」,分三科。第一科是「於三寶所」的學習。分三科,第一科是「徵」。 「云何隨念三寶,令心欣樂」呢?這是「徵」,下邊第二科是解「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是「念差別」,「念差別」,就是念三寶的差別,分三科。第一科是「佛寶」。「云何隨念三寶」的功德,令我們的心,對三寶發歡喜心呢?天二、釋(分二科) 地一、念差別(分三科) 玄一、佛寶【謂作是念:我今善得如是大利,謂蒙如來應正等覺,為我大師。】 「謂作是念」,謂我應該這樣的警覺我,「我今善得如是大利」,我現在能夠獲得這樣的大利益,什麼呢?「謂蒙如來應正等覺,為我大師」,就是我能夠得到佛陀的慈悲,為我作大師,所以這個是一個大善利。玄二、法寶【我今善得如是大利,謂善說法毘奈耶中,我得出家。】 這是第二個大善利。謂「我今善得如是大利」,這樣的大利益,什麼大利益呢?「謂善說法毘奈耶中」:「善說法毘奈耶」,一個法、一個律,在這個地方「我得出家」,我能夠在這個地方,能夠出家,做了比丘、做了比丘尼。玄三、僧寶【我今善得如是大利,謂我與諸具戒、具德、忍辱柔和、成賢善法同梵行者,共為法侶。】 這是第三個「僧寶」,前面一個「法寶」,一個「佛寶」。「我今善得如是大利」,得什麼大利呢?「謂我與諸具戒、具德」,這個比丘、比丘尼,具足了清淨戒、具足了定慧的功德。「忍辱柔和」,他在大眾裡住,他能夠忍受他人的羞辱,這些;而他的性格不粗暴,特別的柔和。「成賢善法」,這位比丘、比丘尼,成就了「賢善法」,就是聖人的功德,前面有提到。「成賢善法同梵行者,共為法侶」,這些同修聖道的人,和我做好朋友;我一出家了,這些人都是我的好朋友,所以「共為法侶」。地二、欣當得【我今當得賢善命終,賢善殞沒,當得賢善趣於後世。】 這是第二科「欣當得」。 「我今當得賢善命終」,我現在已經出了家,在這三寶裡面生活,我應該在三寶裡面有所成就,能斷惑證真,能成就阿羅漢道。「賢善命終」,心裡面沒有貪瞋痴,貪無餘斷、瞋無餘斷、痴無餘斷,成就了大智慧的境界。這樣的人,臨命終的時候,是很安詳自在的,所以是賢善的命終。「賢善」的「殞沒」,得阿羅漢叫作「賢善命終」;如果得三果、得二果、得初果的時候,就是「賢善殞沒」,就是雖然是死,死得很好,他心裡面正念分明,沒有煩惱的現行,所以叫做「賢善殞沒」。 「當得賢善趣於後世」,如果是沒得阿羅漢道,那你不能入涅槃,由初果、二果、三果都是這樣。但是這個時候,「當得賢善趣於後世」,那麼你心裡面也是有聖道的,有無漏的聖道,當然沒有阿羅漢那麼圓滿。可是因為你有聖道的關係,得到了賢善的聖道,「趣於後世」,就是來到後世,後世的時候,心裡面也還是有聖道的。天三、結【如是名為:隨念三寶,令心欣樂。】 前面這一段文,這就是「隨念三寶」,念佛寶、法寶、僧寶,「令心欣樂」,使令心裡面歡喜。我在這樣的境界裡面出家,修學聖道,心裡面歡喜。《披尋記》一三七頁:《我今當得賢善命終等者:〈意地〉中說:「清淨解脫死者,名調善死。」(陵本一卷十五頁)與此義同,又此亦名調伏死。攝事分說:「謂於現在世,已調已伏,無有隨眠,而命終已,未來自體,不復生起,亦不攝取有隨眠行,不攝取彼以為因故,解脫生等眾苦差別,亦復解脫貪等大縛。(陵本八十五卷十六頁)此說賢善趣於後世,其義應知。》 「我今當得賢善命終等者:〈意地〉中說」,前面〈意地〉中是說,「清淨解脫死者,名調善死」,就是沒有見煩惱,也沒有愛煩惱,從這二種煩惱裡面得解脫的人。可見「當得賢善命終等者,〈意地〉中說,清淨解脫死者,名調善死。」就是沒有見煩惱、沒有愛煩惱,他死的時候,就是叫做調善,「名調善死」。這三業被佛法所調和,成為純清淨的三業了,所以死亡的時候,是賢善的境界。「(陵本一卷十五頁)與此義同」,這裡說是「我今當得賢善」,就和〈意地〉那話是一樣的,也得到阿羅漢道了。「又此亦名調伏死」,這個阿羅漢死的時候,叫做「調伏死」,就是所有的煩惱都清淨了,心裡面與聖道相應,就叫做「調伏死」。 「攝事分說:謂於現在世,已調已伏,無有隨眠」,謂這個修行人,就是現在世,他常常的修四念處,他現在世「已調已伏」,他的煩惱已經調善了,已經降伏了,「已調已伏」。「無有隨眠」,所以沒有煩惱的種子了。「而命終已,未來自體,不復生起」,這個身體的果報結束了,命終已。「未來自體」,未來色受想行識的體「不復生起」了。 「亦不攝取有隨眠行」,而這個阿羅漢也不再創造,「攝取有隨眠」的這種事情,這是有過失的事情。「不攝取彼以為因故」,他不攝取隨眠,這是聖道的因故。「解脫生等眾苦差別」,解脫了生老死這些苦惱的差別法。「亦復解脫貪等大縛」,前面是解脫生老病死,這是果說的;「亦復解脫貪等大縛」,是約因說的。為什麼有生老病死?因為你有這個大貪,很大的貪心。這是(陵本八十五卷十六頁)。「此說賢善趣於後世,其義應知」,這裡說「賢善趣於後世」,這個事情,就和(陵本八十五卷十六頁),說的意義是一樣的,應該知道。(20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