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看到粉色的云,拍下来发给你
路上看到蓝花楹,拍个视频发给你
看到美食视频发给你
......
如果一个人经常和你说今天早餐吃了什么、午餐、晚餐、宵夜怎么样,搞笑的视频、好听的歌都要分享给你,那你在ta的世界里也是很重要的存在了。
我有一个朋友,应该可以归在搞笑女这一类吧,很爱分享,我们的聊天记录里更多的是沙雕搞笑的图片、视频、链接,我能讲出来的关于屎尿屁
的笑话,大部分来自于她。我们不不不常见面,但是看到她的消息我会很开心,那是我的快乐源泉(之一)。
分享,带着温柔奔赴而来
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嵌套在社会中,我们各自生长,也枝蔓相依,我们渴望能与身边的悲欢与共,情趣相通,趣味相同,我们交换、分享、奉献,与周围的人产生连接,以抵抗孤单。
有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到现在,孤独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伴随着我,偶尔就会冒出来,占据整个人,被孤独笼罩着的时候,就丧到头都不想抬起来,哭会成为那个发泄口。
有几次我和我朋友说这件事,他说他也曾面临这样的事,我们都还不知道怎么样去拯救自己,但还是慢慢地在摸索,寻找让自己开心的办法,在下一次情绪到来之前,分散它,消解它。
前段时间,看了一本书《我本芬芳》,看完以后很愤慨,满脑子都是“这个男的怎么这样”,对女主怒其不争,然后洋洋洒洒地写了一篇读后感,满篇充斥着怒气与不解,现在再看,有点幼稚,嘻嘻。之后的之后,我把这篇读后感分享给了我的同事,把《我本芬芳》的书也借给了她看,我希望她能和我一起指责文中的男主。
过了几天,她也写了一篇读后感,她说看了《我本芬芳》,感觉时代的烙印太强烈,书中的场景很熟悉,很多地方像是在写她,文中男女主身上有她先生的影子。然后她分点解答了我“怎么会这样”的疑惑,也化解了我的怒气,好像更明白了未经他人事,不要轻易做判断的道理。
看到她写的读后感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我们刚结束环评培训,我就迫不及待地打开手机看,白天一直比较忙,我想我一定要留一个很放松的、属于我自己的时间来看,事实是,看完以后,我很放松。趁吃面的间隙写了一个小小的读后感。
一来一往,来来往往,我会偶尔收到她的随笔,也会在看到好的视频、文章的时候分享给她。
分享与被分享是多么幸运的事。从社会交换、使用与满足的理论来看,我们在分享时我们的情感、缓解压力、驱散孤独、表达自我的需求也得到了满足。
看到一句话:
“那天我跟你说想看看你那边的夕阳,并非我眼里无黄昏,并非我抬头所见的黄昏与你的不同,而是我也希望你把你的所见所闻,热气腾腾地分享给我。”
五一的时候,去了一趟清镇,去看看我妈和我妹妹,还有侄儿(他真的好调皮,我又没有什么耐心,我到的第二天早上,我妈就让我给他喂饭,他一边吃一边玩,给我整疯了,我就直接凶他,但是小孩子有什么坏心思呢,就只会哭哭哭,哭了就找妈妈,妈妈替你找回公道,妈妈的妈妈,也就是我妈,也来“凶我”。那我好气哦。中午我想吃出去吃羊肉粉,我妈说要等他睡醒再去,我凭什么要等他,直接把他从床上薅下来,好了,这不就醒了吗?)。
在去的车上,我看了黎贝卡的新书,有一句话是这样的“生活是什么,生活就是当我们盯着手机时所发生的事。”我想的就是我要放下手机,和大家做做饭,聊聊天,散散步,认真的感受一下身边的事物。幸运的是,这些都做到了。看着道路两边绿得发光的树叶,操场上空飘扬着的风筝,打篮球的少年,就很放松,真好。返回重庆的高铁上,我看到了群山和夕阳,以至于后来好多天我都想看到山和夕阳。
回到正题,我还是想说分享的事情。
还是那句话“生活是什么,生活就是当我们盯着手机时所发生的事。”我就是这样的,手机里有工作,有联系人,有让我用来逃避的视频......手机基本等于我的生活,我的眼睛是混沌的,脑袋是麻木的,手机屏幕是有光的。
有一天,我收到了塞舌尔的“沙滩”
不知道是哪里的“蓝花楹”
那天下班我就心情很好。
我的生活就是工作、吃饭、睡觉,周末会稍微好一点,如果缺少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分享,那该是怎样的单调与无聊呀,感谢那些愿意和我分享的盆友们。
在一路走一路丢的时代,我们的分享是需要对方的回应来支撑的,如果我分享了一个东西,很久得不到对方的回应,我会有点失落。从按下发送键的那一刻起,我就开始等待着回应,可以不用回的那么快,每个人都有需要忙碌的事嘛,但是,还是会期待对方认真的回应,认可或反对,喜欢或讨厌,都可以。
收到别人的分享,我也会认真对待,拳打脚踢的热烈滚烫简单平凡的鸡毛蒜皮,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