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读后感
六3班 柴雯婧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是一段由一个真善美的天才所讲述的残酷、悲惨的生活中的故事。
这本书主要讲了小主人公阿廖沙在三岁时丧父,被带到外祖父家。外祖父是一个濒临破产的小染坊主,他性格暴躁,自私贪婪。两个舅舅也粗野不堪,自私至极。阿廖沙每天看到的是令人作呕的丑事:争夺财产、打架斗殴、愚弄毒打儿童等。
在这个典型的俄罗斯小市民家庭中,层出不穷的暴行和丑事压的幼小的阿廖沙喘不过气来。但仍有许多善良、正直的人给了他正确的指引和支持,使他看到了光明。他们都是阿廖沙的良师益友。正是这些善良、平凡、正直的人培养了阿廖沙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反抗精神。就在临近尾声的情节中,十一岁的阿廖沙被外祖父残忍地赶出了家门,走向了人间……
读完《童年》这本书,我感受到了高尔基儿时的悲惨遭遇,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幸福的。我们被父母宠着、爱着;每天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学习。回到家有大鱼大肉、山珍海味等着我们品尝。我们想要什么,就父母给我们什么。而高尔基呢?与我们恰恰相反。
有人说:“环境可以造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的确是这样的环境造就了高尔基,成就了高尔基。在如此邪恶和污秽的天地里,他那颗光明和博爱的心没有变得肮脏,而是变得更加开阔、光明。也许,这就是他成功的秘诀吧!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熟悉的《童年》又在耳边响起。读了高尔基的《童年》后,我更加明白了什么是童年,什么是幸福的童年,我们应该珍惜无忧无虑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