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主要内容
坚定一个信念:去除表达中的暴力,爱自然显现。
避免四个误区:
运用一个公式: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区分两类表达:表达感受还是评判
发掘一个根源:
细化一个要求:什么时候要细化,概念、观点
第一章 由衷的给予
什么叫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关注的焦点是什么?
非暴力沟通的过程是什么?
非暴力沟通都能应用于什么样的场景?
1.导言
什么叫非暴力沟通?
“暴力”让你想到什么?伤害、愤怒、死亡、眼泪.....
非暴力沟通就是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的沟通。
那只是理解的第一个层次,非暴力沟通还有更深的层次。
我渴望我的生命活出善意和慈悲,由衷的给予在你我之间流动。
善意和慈悲。慈——与由衷给予一致,不是出于害怕、内疚、羞愧、讨好或是渴望回报的一种状态。悲——同理。
作者渴望得到那种充满善意的,不出于害怕、内疚、羞愧、讨好等心态下,拥有同理心的沟通。这种沟通让人内心平静、和谐、淡定、从容。这种沟通方式就是非暴力沟通,也叫善意沟通。是创建和谐、高品质关系的沟通方式。
听到这里,非暴力沟通的核心观点也就呈现出来了,即当暴力从心中消融,爱自然升起。
2.转变注意力的焦点
非暴力沟通关注的焦点是什么?
从习惯的、自动化的反应上转移到下面两个焦点上:
第一个焦点,发现内心善意。将注意力聚焦在彼此的观察、感受到和需要,通过深度聆听自己和他人,你就能发现内心深处的善意。(举例妈妈吃饭)
第二个焦点,去到真正想去的地方。路灯下找钥匙的故事,说明非暴力沟通可以把注意力放在真正想去的地方,比如你的需求是什么?
不要求沟通双方都用非暴力沟通的方法,有一方既可实现,但时间可能会很长。
3.非暴力沟通的过程
非暴力沟通的过程是什么?
非暴力沟通模式四个要素:
观察:不带评价的,只是说出你看到的。
感受:说出你看到这些行为/事件等的感受。
需要:说出自己的感受与什么样的需要相关联。
请求:说你一个具体的请求。
4.非暴力沟通的运用
非暴力沟通都能应用于什么场景?
应用于多种情境
案例:亲密关系、学校教育、医患关系、政治谈判
5.非暴力沟通实例
第二章 疏离生命的语言
是什么使我们难以体会天性中的慈悲和善意?
某些语言与表达方式造成人们对自己和对他人的暴力
这些语言都有哪些呢?
1.道德评判: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我们会倾向于认为他是“不好的”或“错的”。
2.做比较:比较也是评判的一种方式。
3.推卸责任:将我这么做的原因归咎于外部因素,“你让我不得不”是淡化自我责任的最常见表达。
这些外部因素都有什么呢?
说不清的外部因素,个人生理状况,他人的行为,权威的命令,群体压力,各种政策规章制度,各种角色,无法抑制的冲动。
可以换成这样表达:我做###事,因为我想......
4.要求:常常用命令的方式进行沟通。
“奖惩”思维:内心有一种标准,违背这个标准就“活该”受到惩罚。
疏离生命的语言是为等级制度或者霸权社会服务的,这种语言发源于这样的社会,同时巩固这样的社会,它控制人的行为,更控制人的思想。人们越遵循这些语言模式,就是习惯向外、向权威寻求判断的标准,这些统治者的权威和地位也就越牢固。
所以,摒弃暴力的语言,是让我们内心获得自由,与他人建立高品质关系的,非常好的沟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