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并不是你的童年替身,他们是一个全新的独立的人格。
心理学家阿德勒将生理上的补偿引入心理学,创立了“自卑与补偿”理论。心理学上认为,拥有补偿心理的人必须有内疚感或者知恩图报的思想,才会有补偿对方的动机和动力。
这种补偿心理在“中国式家长”家庭教育中非常常见,比如《小欢喜》中的乔家爸爸乔卫东对女儿英子,乔家妈妈宋倩对女儿英子,这都是典型的补偿心理。
乔卫东与宋倩在英子小时候因为一场误会,宋倩骄傲的不肯谅解,乔卫东也不服前妻的傲慢和约束,两人离婚。乔卫东也许不是一个好丈夫,他缺席了英子的成长,所以他会给女儿买8499的乐高,他会带女儿去吃妈妈宋倩不准她吃的火锅,他会给女儿买她爱吃的豆腐脑油条,他会帮着已经高三的女儿逃课。这都是因为不能长期陪伴在女儿身边,乔卫东感觉对女儿亏欠,于是会想法设法的在物质上满足孩子,甚至不论是非的溺爱。
与乔卫东的婚姻失败,也让宋倩觉得备受打击,于是把生活的重心都放在了女儿英子的身上。她害怕女儿没有爸爸会感觉自己不被爱,于是宋倩辞去了金牌教师的工作去了某培训结构,就是为了更好的照顾女儿的饮食与学习。她会让女儿生吃海参,给还在高中的女儿熬粘糊糊的燕窝,每天饮食都是药膳汤、养生餐。她还不让女儿玩自己最爱的乐高,不让她继续去天文馆做解说。为了喘口气,一向懂事的女儿开始称病,躲到爸爸的家里去玩乐高,吃火锅。也间接导致了母女俩关系紧张,到后来女儿抑郁想自杀。宋倩是好强的,她不允许自己失败,也不允许任何人抢走女儿,所以她把帮助英子提高成绩,帮英子养生养身体当成是弥补自己的感情失败、情感缺失的一种补偿。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补偿过度会变成补偿性溺爱或者补偿性强迫,无论是哪一种,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你以为的爱,可能正在害了你的孩子。所以,为人父母的我们要时时注意自己的心理状态,对此,主要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补偿≠物质补偿」
很多时候孩子出生后,我们还是要疲于奔命为了一家人的生计,于是我们把孩子交给老人或者阿姨。孩子与我们的关系也渐行渐远,为了弥补对孩子的亏欠或者增进我们所谓的表面的亲子关系的亲密,我们会用物质来补偿。
常常会造成孩子对物质的过度追求,而对于我们之间的亲子关系毫无裨益。任何的物质都抵不上你对孩子的陪伴。如果你实在没有时间,哪怕你只是早上或者晚上,抽十几二十分钟的高质量陪伴,也会比一味的物质满足强。
「补偿≠心愿转嫁」
我们小时候都有一些想而不得的理想,比如我们觉得会画画是一件很棒的事情,于是我们不管孩子是否喜欢,也不管孩子是否有这方面的特长,强迫孩子按照我们的意愿来做。
这是你的心愿是你的童年遗憾,而不是你的孩子的。所以,请尊重孩子的选择,尊重孩子的兴趣,让他自己做选择。而你要做的,只是在他选择后,帮着他坚持下去,就可以了。
「补偿≠过度溺爱」
我们自以为我们小时候缺失的,我们渴望的,我们需要的也是我们孩子需要的的,将我们的人生经验复制粘贴到我们下一代的身上。于是就想办法处处满足孩子,没有原则没有界限的满足,给他最好的物质。
这样被父母轻易满足的孩子在面对拒绝时,通常会做出过激反应。并且孩子长期以往容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染上任性、刁蛮、懒散的恶习,并且可能影响亲子关系甚至阻碍孩子的成长。
补偿心理在我们的亲子关系中随处可见,尤其是对于童年有创伤的人来说,我们容易在亲子关系中迷失自己。记住,你的童年遗憾不能由你的孩子来补偿。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人生,有他自己的路要走,我们无法一直为他披荆斩棘,我们能做的就是放下焦虑,与他共同成长。
嗨,你好呀!我是琪思,一个沉迷育儿的资深设计师,如果你喜欢我,喜欢育儿,欢迎点个关注,也可以私聊我呀。感谢您的关注、支持和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