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初学乍道的业余影评人,本来对于大师的作品是不敢轻易评论的,尤其是安德烈·塔可夫斯基这样的艺术电影,写了,在资深影评人面前就是班门弄斧。
的确,由于阅片量跟不上,专业知识也尚不系统,在评析一部电影时往往是浅尝辄止,有失偏颇,理解得不够透彻。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正因为还是一个门外汉,因此反而更能代表大多数观众的意见。
一部电影,有些专业影评人会将其剖析得深不可测,而我们看完电影后却完全不知所云。那么这部电影究竟在讲什么是否真的有一个定论呢?
《镜子》就是这样一部电影:若你未做任何前期准备,哪怕是简要的介绍,而直接观看的话,定会看得云里雾里。影片进行到一半还不明了到底在讲些什么,故事是琐碎的,时间似乎也是错乱的,你甚至以为自己脸盲,竟然傻傻的分不清里面的几个女性角色。
又或者为什么一会是彩色影片,一会又切换到黑白影片?始终存在于景框外空间的声音到底出自谁之口?里面的孩童究竟哪个是男主人公?而夹杂在不同场景之间的诗作旁白又是何意?
即便在翻阅了相关资料,重刷第二遍之后,也只是解答了部分疑惑,比如:你会发现脸盲责任根本不在于你,而是导演故意使用了同一个演员来饰演“自己”的母亲和妻子,连少年的“自己”和“自己”的儿子也是同一个演员;同时你知道了导演本人的母亲也在影片中本色出演老年的角色。
然而除去这些影片外的素材,对于影片本身要表达的内容依旧是一知半解。
或许对于这部电影,不同的观众看到的、理解的都会不一样。也难怪影片上映后,有观众给导演寄信表达不理解和不满,也有观众表达了喜爱和赞美。
《镜子》还是这样一部电影:你必须具有深厚的学识功底和艺术造诣,否则,你不知道在多个场景中适时响起的背景音乐均出自巴赫的作品;
你不知道贯穿于整部影片的诗作旁白出自苏联诗人阿尔谢尼·塔可夫斯基的作品(当然,后来通过翻阅书籍等资料,方才了解到阿尔谢尼·塔可夫斯基正是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父亲,而影片中的旁白也由诗人亲自朗诵);
你不知道少年主人公翻阅的那本书中的内容乃是对达芬奇极其画作的介绍;
你不知道那段真实的新闻片段(如果你能辨别出来这的确是历史影像,而不是导演根据新闻模式拍出来的话)是1943年苏联军队渡过锡瓦什海的历史影像……
就如一首晦涩难懂的诗,不了解诗人创作时所处的历史背景,是很难理解诗人传达的情感。《镜子》就是属于这样的“诗电影”。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曾以日本的俳句来诠释“诗电影”,而我更愿意用中国古典诗词来帮助理解。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当我们初读这首诗时,所能掌握到的信息是这些并列的组合意象和天涯断肠人忧愁的情调。
就如第一次看《镜子》时,我们能识别到的是这些意象:松树林、荞麦田、水井、木屋、火焰、镜子、黑色的猫、黄色的狗、牛奶、土豆、母亲等以及整部影片忧郁的基调。
到此,不管是诗还是电影,我们都无法继续做更深的解读。
《镜子》之所以晦涩难懂是因为这从头到尾就是导演本人的自传的艺术性表达。这是一部内向型的影片。
你若对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感兴趣,那么你就会反复再三的观看、研究直至欣赏这部影片,以试图窥探大师的人生;若你对这个导演丝毫不感兴趣,那么,或许你都不会看完整部电影。
因为这部电影不同于一般的影片采取线性叙事结构,它的结构是打散的,时间也是错乱的,就像被打破的镜子的大大小小的碎片。
不感兴趣,是没有耐心将这些碎片一一拼合的。
感兴趣的,不仅能看到拼合后的整个故事的全貌,甚至还能从大师的人生记忆中找到共鸣。
但是不管你感不感兴趣,这部影片至始至终都是独属于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本人的回忆。
按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在《雕刻时光》一书中的原话:这部影片讲的是往事,讲叙事人度过童年的那个农庄,他生于斯,父母生活于斯。…… 这部电影旨在重建我深爱并熟悉的人们的生活,我想表达的,是那种无法报答亲人给予的爱的痛苦。
我想,再也没有比导演本人现身说法更准确到位的评论了。
对于这样一部“诗电影”,或许我们没必要进行过度的解读,只要能从这些用时间粘合的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人生记忆碎片中,找到哪怕一丝属于自己的回忆,对于大师而言都是一种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