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中的特有文化
达尔文进化论诞生之后,引起了学术界激烈的争论。百余年之后,在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面前,绝大部分人都接受了人类是由远古类人猿进化而来的观点。但与之矛盾的是,人们依旧坚持人不同于动物的观点,认为人与动物是截然不同的。坚持后一种观点的人们常用到的一个的证据是:人类有丰富多彩的文化(culture),而动物没有。
什么是文化
这两项研究成果让学术界颇有点激动。一些科学家认为,“动物有没有文化”的争论从此可以结束了。
此前几十年,科学家们对“动物文化”是否存在争论不休,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家纠结于怎么定义文化。目前多数人同意,文化更应该是一种过程而非结果,指群体中新行为的社会化传播——意思是靠观察和模仿学会,不靠遗传。
动物有很多行为精妙得让人惊叹,包括造出精致的安乐窝、跳着舞向异性献殷勤等等。但这些能力大多不是文化的表现,而是固化在基因里的本能,不需要观察和学习。因此研究动物文化时,要剔除动物行为中的遗传及环境因素。
猴子也会赶流行
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的安德鲁·怀滕领导的研究小组报告说,他们在南非对野生绿猴进行试验,给每群猴子两盘玉米粒,一盘染成粉红色,另一盘染成蓝色。每群猴子得到的玉米都有一盘用苦味的芦荟汁浸泡过,其中一群的粉红色玉米是苦的,另一群的蓝色玉米是苦的。猴子们很快都学会了回避苦味的那一盘。
等到有27只小猴出生并且长大到能吃固体食物,研究人员做了改变:仍然是不同颜色的两盘玉米,但味道都正常。接下来2个月里,成年猴子和小猴都对本群体原来爱吃的那种颜色表现出强烈偏好,虽然现在两盘玉米吃起来都一样。实际上,有26只小猴只吃自己母亲所吃的那一种,完全无视另一盘玉米。
另外,试验期间有10只成年雄猴从一个群体搬家到另一个群体,他们纷纷放弃旧习惯,其中有7只第一次进食就接受了新群体的“传统”,显然是受到其他猴子的影响。当比自己地位高的猴子在场时,新移民迅速融入当地文化的趋向尤其明显。唯一没有这么做的,是一只刚进入新群体就成为猴王的猴子,它根本不在乎其他猴子喜欢吃什么。
另一项新研究也由圣安德鲁斯大学的科研小组完成。该小组研究了座头鲸的一种捕食方式:在水里向鱼群吹出一串串气泡,使受惊吓的鱼聚集到一起,然后游过去吃掉它们。1980年,一条座头鲸发明了一个新技巧:吹泡泡之前先用大尾巴拍打水面。
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海湾保护区内,人们长期观察座头鲸的行为,获得7万多条观察记录。科研小组在分析这些数据后发现,在27年里,用尾鳍拍打水面的技巧扩散到了当地37%的鲸当中。采用新技巧的座头鲸,绝大多数看起来是从其他鲸那里学到的。
观察、学习、改变
猴子、黑猩猩等灵长动物一直是科学家寻找动物文化现象的主要目标,不过在野外观察它们比较困难,导致资料很难做到全面,给剔除无关因素增加了难度。怀滕等人的绿猴研究之所以特别重要,是因为其观察对象是野生动物,同时试验条件受到很好的控制,使不同行为的对比显得清楚而有意义。
非灵长动物也有很多“疑似”文化现象,例如不同群体的鲸有不同的歌声,难以用遗传和生态环境来解释,可能是社会学习的结果。
一些科学家认为,对绿猴和座头鲸的新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表明动物会注意同类的行为并受其影响。其中关于绿猴的发现尤其令人吃惊,因为它们进入新群体时放弃了原来的偏好,接受了另一种喜好。这种转变与食物的营养和口味无关,且没有经过自身尝试,而是直接采纳了其他猴子的经验,正是“社会化传播”的体现。
不过,这两项研究都没有发现动物具备人类那样复杂的模仿能力,没有这样的能力就无法将文化发展到高水平。也许我们与动物的区别不在于有没有文化,而在于文化层次高低?
那么,动物们是不是真的就没有文化呢?
早在1948年,日本京都大学的Imanishi教授就对人类社会化的进化起源很感兴趣。他决定从猴子开始,研究他们的社会等级、母系谱系、声音交流和文化传统等现象。于是他带着两名弟子一起进入一座被日本猴占据的岛屿——幸岛(Koshima island)。通过长期的观察,他们揭示了日本猴的许多秘密。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洗红薯(Sweet-potatowashing, SPW)的行为。
研究人员每天会在海边给猴群投喂红薯。面对着这些“天上掉下来的红薯”,即便经常会沾着沙子,小猴们当然也还是会欣然接受的。刚开始,大家都是拿手搓一搓就凑合着吃了,即便吃起来不但费劲而且伤牙。直到1953年夏季的某一天,一只年仅一岁半的,名叫伊莫(Imo)的雌性日本猴灵机一动——先用海水把红薯洗干净了再吃。
图2.日本猴的洗红薯行为
科学家们在接下来的几年内观察到,整个岛上的猴子们吃红薯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吃前洗一洗的做法迅速地在整个猴群内传播开来。很显然,大家也都发现了洗干净的红薯比沾着沙子的红薯要好吃得多。十年不到,岛上几乎所有的猴子都采纳了这种“操作”。有趣的是,之后伊莫还发现在海里洗的红薯比在河里洗的更美味,意识到海水里的盐分可以作为红薯的调料(哈哈,这或许可以被称为他们的“料理文化”吧~)。聪明的伊莫机智地运用着这一知识,她甚至在每次啃下一块红薯之后,都会将“薯片”放入海里泡一下再吃掉。
这个猴群还有另外一项奇特的“操作”同样让人称道。这就是与我们日常做饭前淘米类似的淘小麦(wheat placer mining,WPM)行为。起初,研究人员为了给他们多供应一些粮食,就将小麦洒在沙滩上。刚开始的时候,猴子们都是像小鸡啄食那样地一粒一粒地捡着吃。突然有一天,一只猴子“灵光一现”,一把连着沙子捧起小麦,走到海边,将它们扔向水中。神奇的是,所有的小麦都浮在了水面,再也不用一粒一粒地捡着吃了!道理我们人类都懂,水可以帮助分离谷物和沙子,沙子重会沉入水底,而谷物轻则会浮于水面。可是对于猴子们而言,悟出这样的真理却并非易事。更加神奇的是,这一行为也是由伊莫首创的。这个“操作”同样很快就风靡了整个猴群。难以想象当年伊莫在这群猴子们心目中的形象,换成远古时代的人类,恐怕被奉为神农、女娲这样的神明也不为过吧!
图3.淘小麦行为
传奇小猴伊莫已经于1972年去世了。时至今日,当初见证了“洗红薯”和“淘小麦”行为被发明的猴子们也都已经不在猴世了。但是,他们的后代却仍然将红薯浸入水中清洗、将小麦连同沙子投入水中。这些之前未曾有过的行为已经在这个猴群内传递了数代之久。幸岛猴群的这些行为的传播和传承,让许多科学家开始讨论:日本猴的这些习惯是否可以被认为是他们特有的文化形式呢?
这一问题的提出引起了多方的争论。1971年,Hans Kummer提出物种主要通过两个过程对环境进行适应:1. 系统发育适应(phylogeneticadaptation),指的是物种在遗传水平上的逐渐演变;2. 适应性修饰(adaptive modification),指的是物种个体成员对其当前环境的适应。其中,适应性修改可能由于诸如气候变化或捕食者的增加等生态因素而产生;也可能是由于社会因素,即群体中其他个体的行为而产生。
也就是说,根据Kummer的理论,如果一个物种是由于社会因素而表现出独特的行为变化,那么这种行为就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文化形式。幸岛上的猴子的故事正好完美的符合这个定义。也就是说,这些猴子们也有属于自己的文化。通过对猕猴文化的研究,似乎能为研究人类社会和文化的起源提供一些参考。
当然,将猕猴们的新行为定义为“文化”的观点在当年一经提出便引起了许多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们的发对,毕竟相对于人类的语言、饮食和艺术等文化而言,猕猴们的这些单一的行为变化实在是太简单了。
图4.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程度,让人很难认同动物也具备文化。
但是随后的一些研究,慢慢地改变了大家的观点。比如,1999年的一项里程碑式的研究表明:黑猩猩们表现出了与人类文化非常相似的行为模式。这项研究在特定的黑猩猩种群中发现了39种不寻常的习惯,并且导致这些行为变化的因素都是社会性的。 这些习惯包括工具的使用模式、毛发梳理、求爱行为和饮食活动。 例如,一些种群的黑猩猩喜欢用短的木棒捕捉蚂蚁,并且一只一只地吃掉它们;别的种群则发现了一种更有效的技术,他们使用更长的棍子来捕捉蚂蚁,这样就可以同时吃掉好多只蚂蚁。一些群体喜欢用木头砸开有硬壳的食物,而另一些群体则喜欢使用石头。一些群体内的黑猩猩喜欢用木棒挖鼻孔,另一些甚至一到下雨的时候就会开始跳舞。
图5.“耳朵插草行为”是某个黑猩猩群体内的流行文化。
2014年,科学家们还发现了一个很酷的新风潮在一个黑猩猩群体内流行,它被称为“耳朵插草行为”。这个群体的12只黑猩猩中有8只会把一根草放到自己的耳朵上,并让它摇摇晃晃地悬挂着。研究人员怀疑这个新风潮始于一只名为Julie的黑猩猩,而该群体中的其他黑猩猩看到后迅速开始模仿它。
这些“奇怪”的习惯几乎肯定不是源于遗传基因的改变,很难想象进化的压力会导致黑猩猩一下雨就跳舞,或者让他们在耳朵里插上一根草。这些证据表明,黑猩猩不仅能够创造新的习俗和行为,而且还能在他们的社会中传播开来。正是这样,我们发现非人灵长类们的这些“文化”,也就是这种传递习惯和风俗的方式,与人类文化的发展方式似乎没有太大的不同
动物文化非常普遍,甚至鱼类和苍蝇也有
豪尔赫·加西亚(乔治·加西亚)/ VWPics /阿拉米(Alamy)
果蝇展示了一种文化形式
曾经有人认为文化仅限于人类。但是,我们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动物实例。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的动物学家安德鲁·怀特恩(安德鲁美白)本周在发表在“科学”上杂志的几研究篇的证据中对论文进行了回顾,该论文写道,“发现的爆炸式增长”表明动物文化的传播和多样性更加广泛。比我们想象的要好。新科学家向他询问了这项工作。
迈克尔·勒·佩奇(Michael Le Page):许多读者会知道猿和鲸都有文化,例如黑猩猩使用的工具,但您说甚至昆虫也有。
安德鲁·怀特恩(Andrew Whiten):这是最大的惊喜。证据确实是最近几年才发布的。因此,我们中的一些人仍然对此感到不安,并在思考:“好吧,哇,文化无处不在。”这是动物文化在越来越广泛的种类范围内的影响,这是我论文的重点之一。
你能举一个昆虫文化的例子吗?
有充分的证据证明果蝇有所谓的择偶复制。因此,如果雌果蝇看着雄性被实验者撒粉尘的雄性与雌性交配,后来,如果有选择的话,那些雌性会更喜欢绿尘的雄性。处女的女性正在学习:“如果所有女孩都喜欢这种小伙子,那么他一定是个好人”您可以谈论文化传播的原因是,如果其他雌性看着这些雌性交配,他们将继承同样的偏见,依此类推。这就像一个早期的传统。
在大黄蜂中,有一些特殊的觅食技术的例子,它们又一次从大黄蜂传到大黄蜂再到大黄蜂。
动物文化对研究人员究竟意味着什么?
基本上,这种行为是从一个人传递到另一个人,在整个人群中传播并成为一个人群的特征。它可能世代相传。
鱼也可以有文化吗?
是的,已经在野外珊瑚礁和实验室中展示了鱼类,以学习诸如在社会上觅食路线之类的知识。一条鱼会带着一条浅滩游向一条特定的路线,它将学习该路线,然后,如果进行进行自我测试,那就是遵循预设的路线。
您的论文说,大猿猴的文化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广泛多重。
是的,这仍然是有争议的。大猩猩会这样做.Caroline Schuppli(瑞士苏黎世大学的进化生物学家)将其称为“凝视”,即少年正在以某种方式或其他方式盯着某人。在接下来的大约一个小时内,它将开始尝试执行之前一直在观看的事情。Schuppli列举了近200种在猩猩中出现对等关系的环境。使用这种对等测量的方法表明,文化比我们预期的更加普遍。猿在头几年学到的东西很多,他们可能会从别人那里学到东西。的确,到目前为止,我们可能缺少很多文化。
除了丧失生物多样性外,我们是否还失去了很多动物文化,甚至还没有替代它的存在?
是的。一个黑猩猩研究小组表明,栖息地的退化会导致黑猩猩的行为方式退化,我们现在认为黑猩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文化决定的。人们必须想象,鉴于世界的状况,这种影响可能会越来越普遍。但是,随着我们加深了解,我们可能会重新引入已经消失的文化。
我们如何重新引入动物文化?
被圈养的一些鸟类失去了迁移途径。为了使它们再次迁移,可以将它们印在微型飞机上。它已经用起重机,鹅和天鹅完成了。另一种情况是将动物重新引入野外。当金狮猴首次被释放时,它们具有极大的死亡率。他们不知道要避免什么捕食者,等等。因此,现在,保护主义者正试图在将动物放逐到野外之前,让它们恢复一些文化。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最近赞助了研讨会,就如何将我们对动物文化的了解如何纳入保护政治,政策和保护实践中,制定了一些原则。
并非所有的人类文化都是好的。动物文化也会变坏吗?
原则上可以。如果文化变得过于强大并且环境发生变化,那么它就不再具有适应性。我们在人类案例中看到的文化的致命弱点可能是,当不再相关时,个人最终会盲目地遵循文化规范。但是,与基于遗传的进化相比,只要某些人能够进行创新,文化进化就可以非常灵活,快速。
您对那些不相信动物具有文化的人怎么说?
当然,非人类动物的文化与人类文化有很大的差异。显然是真的。但是共享的是社会学习,以及这可以导致传统的发展。那似乎确实很普遍。它对进化生物学有影响,进化生物学确实必须适应第二种形式的遗传,而这又可以导致第二种进化形式–文化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