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谦逊与骄傲
谦逊并非是人的本性,自大、骄傲与自恋才是。如果我们骨子里的自恋并没有转化,却极力去表现得很谦逊,那么,谦虚只是表面的、意识的,甚至是假自我的,而骨子里的、本性的自恋还是满满的。但这份满满的自恋,被我们视为是“坏的”,所以不能坦荡表达。一旦表达的时候,我们就觉得,自己呈现了一个坏的特质,这时有恐惧感、罪疚感,并且还有偷偷摸摸的感觉,于是就混合成了猥琐的感觉。
2-自恋、性和攻击性
当你将某一种符合本性的动力视为是好的,并且坦荡去追求时,这时会有一种感染力,一种魅力;而如果你将它视为是坏的,但还是忍不住要去追求时,这时就容易有一股猥琐劲儿。
在弗洛伊德看来,性和攻击性,是一切行为背后的推动力。相对而言弗洛伊德对性更为重视,因此他的理论被认为是“泛性论”。弗洛伊德之后的精神分析学家们,越来越重视攻击性,例如我们一再提到的温尼科特和克莱因,他们都认为,攻击性是一切行为的动力。
3-唐纳德·温尼科特 (Donald. W. Winnicott. 1896-1971),英国精神分析学家,客体关系理论大师。他远离了弗洛伊德对本能的强调,撰写了大量著作,阐释母亲与孩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滋养或阻碍孩子发展,他帮助父母,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情绪世界。
梅兰妮.克莱因(Melanie Klein,1882-1960),女,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儿童精神分析研究与客体关系发展的先驱,被誉为「客体关系之母」。先后师从弗洛伊德的弟子费伦齐与亚伯拉罕。她开拓性地理解了最早期的心理历程的途径,是继弗洛伊德后,对精神分析理论发展最具贡献的领导人物之一。她不仅扩展了弗洛伊德理论和治疗的范畴,其独立并富原创性的思考系统,更影响了精神分析的发展趋势。
4-我们还可以把自恋加进来。即,自恋、性和攻击性,是人类的三大动力。
所以,-A常常就是这三种动力,我们反对自大,忌讳谈性,也强调克制愤怒。如果说,这三大动力,就是生命力,那么,我们反对的-A,不就是生命力本身?
依照弗洛伊德的说法,文明就是性能量压抑和升华的结果。所以,人类的文明整体上就是A,而性是-A。
现在的精神分析治疗师们所强调的,是如何安全地释放来访者的攻击性,让来访者们由衷体验到攻击性是好的。然后来访者的攻击性就变成了“好的”生命力,如热情;而当来访者压抑攻击性时,就是将攻击性视为“坏的”了。
我们要意识到,你以为的-A,你极力想消灭的坏东西,可能恰恰是最宝贵的生命力。
5-强大的自我,深入地拥抱
依照A与-A的概念,积极上进的正能量是好的,而消极抑郁的负能量自然是不好的,需要转化乃至消灭。
严重压抑了的自恋、性和攻击性,而这些就是生命力本身。人越是远离这三个东西,就越是死气沉沉,就没有了生命力。
相反,那些能直接展现自恋、性和攻击性这三种能量的人,他们是容易有争议,但也容易有热情、创造力、魅力等生命力的各种表现。
一个具体的个人,之所以将自恋、性和攻击性视为-A,那很可能是因为你最初的家庭将这些生命力视为“坏的”,而家庭之所以如此,可能是社会文化环境所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