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事情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更懂得,也只有经历过的人说出来的意见才更有参照性。切不可信“纸上谈兵”之人。
让我有感悟的是两件事情,一件事情是有次回学校的时候路上偶遇小学同学就一起一路坐车来学校,一路聊这些年的感慨变化,临时快分别的时候,她问我,你做什么车去你们学校我说做187什么的,她说以前她去过次,好像不是187而是别路车,还给我讲的头头是道,我也不想指正她,因为坐哪路车我更懂。后来我折头想,要不是我坐了好几年的车,而是那种陌生人第一次去,这样被你一通乱指路,那要坐去哪都不知道呢。路,只有经历过的人更懂。话只有做过的人说出来更有分量。夸夸其谈,终是误事。
还有一件事就是和别人偶然谈论说我喜欢写作,谈论的人就和我说怎么投稿,怎么写网络热文,谈的头头是道,说的比我还懂的感觉,我只是默默的听着他说然后问了他一句“写一千字的文章,你知道要多长时间吗”?他却支支吾吾,我自己写着我自己知道写作有时候的不易来了思路写出来,还要各种修改,基本15分钟写作看的人一分钟不到。从两件事中我感悟出:什么事情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更懂得其中的套路和不易,如果没有经历过的人还说个不停就是瞎扯,当然了更重要的是从侧面反映了说的这个人言过其实,夸夸其谈,纸上谈兵,用刘备临死评价马谡的说法就是:“朕观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诸葛亮不听信,马谡终失街亭。一座山只有爬过的人才懂得其中的路途如何,风景如何,而不是乱听没有爬过的人在纸上谈兵。
两件事让我联想起“纸上谈兵”的成语故事:赵括是战国时期赵国人,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从小熟读兵书,谈起用兵之道简直滔滔不绝,连他身经百战的父亲都不如他。于是,赵括自以为是,觉得在军事上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从不这么认为,他不但从未表扬过他儿子,反而担忧的说:“日后赵国不让赵括带兵便罢,如果让他带兵打战,那么断送赵国的必将是赵括无疑。”赵括纸上谈兵但并无实战经验,赵王却对他委以重任,赵孝成王七年长平之战中,赵孝成王用赵括代替老将廉颇。赵括一反廉颇的策略,改守为攻,在长平主动出击,向秦军发起进攻。秦将白起分兵两路:一路佯败,把赵军吸引到秦军壁垒周围;一路切断赵军后路,实行反包围,使赵军粮道断绝,困于长平。最后,赵军四十六日不得食,分四路突围五次不成,赵括亲自突围,被秦军射杀而死,而后,四十余万赵兵尽降,后被秦军坑杀。整个赵国也在赵括的兵败中一蹶不振。在说赵括纸上谈兵的同时,想问问赵孝成王作为一国之君,是怎么会犯这种识人用人的低级错误,只会夸夸其谈,没有多少实战经验的人能作为主将领全国之兵吗?这样不败都难。话又说回来,所有历史都是当代史,看故事时悟人生,不止赵括是纸上谈兵之人,其实我们身边也是有些纸上谈兵之人滴,就看你有没有细心观察,交友用人不可不察纸上谈兵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