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宁夏考察时连续强调,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创造良好条件。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国家安。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只有持续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将广大基层干部的手脚从形式主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才能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更好为群众排忧解难。
松绑减负要深化源头治理、强化硬核举措,避免“抓下不抓上”。治病要找准病根,形式主义是导致基层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其表现在基层,根子却在上面。“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只有把“千条线”理顺好、统筹好,才能用“一根针”绣好一幅基层善治图。上级机关和部门要带头作为,坚持刀刃向内,以自我革命的勇气和改革创新的方法,切实检视整改会议过多、文件过繁、检查过频等问题。同时,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要有“关键作为”,多去一线摸摸政策执行的实情实效,多到基层听听基层干部的意见建议,让定政策、发文件、下任务与实际接轨,对不顾实际的工作安排进行倒查问责,确保决策部署可执行、真管用。
松绑减负要厘清权责边界、理顺职责关系,避免“给责不给权”。负载重物的骏马难以远驰,抓获猎物的雄鹰无法高飞。基层工作本身“千头万绪”,然而基层治理实践中还存在“小马拉大车”的困境,“任务下沉”“材料催更”“强行摊派”让一些基层干部感到不堪重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职责不清、边界不明。为此,要加强权责清单管理,厘清权责边界,确定基层该承担的职责事项,人按职责干、事按制度办,切实做到减负不减责。上级机关和部门也应当尽可能将力量向基层倾斜,积极推动“条”往“块”上走,营造“部门围着基层转”的工作环境,让基层发挥应有的战斗力。
松绑减负要解决深层问题、健全长效机制,避免“顾前不顾后”。一篙松劲退千寻,基层减负无法一蹴而就,更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要把“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对普遍发生的问题深化专项整治,紧盯不放督促整改,同时建立健全基层减负长效机制,着力堵塞制度漏洞,破解形式主义顽瘴痼疾反弹回潮、隐形变异、潜滋暗长等问题。要从党性觉悟上求根溯源,坚决纠正政绩观异化、权力观扭曲、事业观偏差等问题,引导党员干部树牢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彻底铲除滋生基层重负的思想土壤。要把为基层减负与激励担当作为结合起来,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考核导向,积极推进容错纠错,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