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初冬的夜晚。华灯初上。刚下过雨的大街上,下班归途中的人们步履匆匆,将湿滑的路面踩成万国旗。寒冷覆盖在整个夜空之上,人们裹紧冬衣,快步往家的方向走去。街上几乎没有人停留,他们不愿意在这寒夜里在外逗留。家,才是心灵最后的港湾。
我在街上隅隅前行。经过一个广场时,被一阵歌声所吸引。循声望去,一个年轻的男孩抱着吉他,在动情地唱着《北京,北京》。他闭着眼,完全陶醉在自己的歌声里。优美的声线划破了夜的寒冷和寂静。在他的面前摆着一个不大的箱子,里面放着一些钱。
广场上零零落落有些行人,却没有任何人驻足停留,倾听这个男孩的歌唱。男孩毫不理会,仍然闭着眼,努力地演唱着。路面的积水倒映出城市各色的灯光,好像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我拿起手机,正想把眼前的一幕拍下来,忽然一个背背篓的老人进入我的镜头。
老人头发花白,衣衫褴褛,佝偻着腰,背着一个比他还高的背篓,背篓里全是些废旧的纸箱壳,一看着就知道,这是一个饱经苍桑的拾荒老人。他低着头,负重前行,脚步却出奇地快,他也一样,丝毫不曾理会男孩的歌声,很快就走开了。
看着这个继续在动情演唱的歌者,再想想这个快步离去的拾荒老人。我心里忽而地生出一种感慨。活着,其实非常地艰难,但是始终有一种力量在支撑着他们。这种力量是什么呢?
他们无法在现实生活体现所谓的人生价值。从他们被打入生活底层的那一天开始,他们一直就是这样过的。卑微的生命无法像破茧蝶,光华绽放。生命的精彩不是源于财富的累积,更不是有光鲜的头衔。活下去,就是一种信念,支撑着他们在自己的小宇宙里不断地燃烧。
他们是一群城市的边缘人,饱受着来自生活和社会的各种有形和无形的压力,但他们的灵魂和人格依然是高尚的。路遥曾经在《平凡的世界》说过,“每一个平凡的人,都有一颗伟大的灵魂”。在他的笔下,在那个平凡世界里,每一个人都认真地生活着,活出了自己的精彩。他们没有令人称赞的职业,也没有奢华的生活。比如,书里的男一号孙少平,他出身卑微,工作平凡,但他在他的平凡的世界里打拼着。他用他的所学到的知识构筑起自己的强大的内心世界。他平凡,但绝不平庸。
有时会觉得,活着是一个很沉重的命题,需要我们花上一生的时间去求证。活得好与不好,不需要别人来评判,自己心里有一个尺度,有一个把握。活着,不是为了追求浮华的物质生活,更不是为了那些看似虚无的追逐。看着自己的内心,是否有一种存在感和价值感。这或许就是活着的价值和力量吧。
简宝玉写作群日更打卡第2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