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得到上何刚老师对经济全球化的解读,受益匪浅,再次分享出来,希望对你也能够有启发。对于经济全球化会不会发生大逆转,不应仅仅从贸易的角度去看,还应该看看历史,看看历史的进程是怎么发展的。因为这样能够对人类全球化的历史有一个整体的、全局的理解,这个时候再去做判断才能够避免拍脑瓜子。举一个例子来看,经济全球化为什么1492年以后才真正开始呢?这绝对不能仅仅用贸易来解释的。最近几百年的经济全球化发展,超过了以往所有的时候。
环境差异塑造经济全球化起点的不平等
各个国家和族群在全球化方面的差异,不完全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其实它们的起点就不一样。而起点的差异,不是由人种和地理位置决定的,而主要是生存环境塑造的。对于这个结论,我觉得人种和地理位置其实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为地理位置往往会影响气候,而气候又肯定会影响生存环境。
不同的生存环境,肯定会塑造不同的生活方式,甚至是人种的进化方向。
对动物和植物的驯化就是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例子。现在基本上所有的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都是在亚欧大陆最先驯化的。这是因为,亚欧大陆具有环境上的先天优势。这是优势是每周大陆所不具备的。
农作物的驯化
粮食生产是枪炮、病菌和钢铁的先决条件,率先懂得驯化野生植物并进行种植的部落,在部落规模上很快超过了狩猎的部落。规模一大,就会让人类有了剩余粮食和时间,从而可以进行其他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用的事情。比如:讲故事。
而正是这些没有什么用的事情,让人类逐渐成为了这个星球的主宰。
然而,有的部落能学会粮食种植,有的部落还一直在狩猎,并不是什么人种的差异,其实一直狩猎的部落也会讲故事,而主要是因为他们最初生存环境的差异所导致的。另外,还有一个我们不得不说的,可能是运气的原因。那就是农作物能够被驯化,不仅仅是人类不断选择的结果,其实也是不同的环境决定了当时的能够被驯化的农作物有哪些。
动物的驯化
被驯化的14种大型食草类哺乳型野生动物,绝大部分来自广义上的欧亚大陆,这是因为这里碰巧有能够被驯化的大型动物。而还有如此之多的野生动物最后没有被驯化,主要原因则是有很多,比如:动物的日常食物,生长速度,交配习惯,性情,是否容易受惊,以及群居组织等。
所以说,能够被驯化的动物的原因基本都是相同的,而不能被驯化的动物,则是各有各不能被驯化的原因。
而正是因为欧亚大陆有如此之多的大型动物能够被驯化,所以欧亚大陆的人种在农作物的耕种上能够实现精耕细作,也就能够提高粮食产量,从而也就能够养活更多的人,以及有了更多的时间能够做其他的事情。
而这些其他的事情,往往就包括:组织军队、生产钢铁等。而且因为这里的人种能够和驯化的动物生活在一起,也就对很多看不见的细菌产生了抵抗力,从而成为了“优势民族”。
病菌的入侵
病菌在人类全球化中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这本书给出的解读,绝对是令人震撼的。这是因为,欧洲人征服美洲,大多数的印第安人不是死于战争,而是死于欧洲人带来的病菌。
而欧洲人带来的这些病菌,则是来自于人类驯养的动物。
因为欧亚大陆的人种率先实现了粮食的大规模种植,所以人类也就实现了群居,而且是和驯化的动物群居,这也就导致欧亚大陆的居民几乎都对驯化动物身上的病菌产生了抵抗力。
因此,当欧洲人到达美洲以后,不仅仅带去了钢铁和军队,还带去了看不见的,对美洲人几乎说是生化武器的病菌。而正是这些病菌,改变了美洲人的历史,塑造了现在的全球化格局。
我是徐建航,这是我写的第194篇文章,欢迎你加入007社群,七天写一篇,一起写七年,七年之后一起去南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