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甘心的时候就是在进步,痛苦的时候就是在成长。
经历的痛苦就像股市下跌一样,回过头拉长周期再看,发现当初的痛苦根源在于自己某方面的缺失。不管是能力还是格局,甚至是细节,总是有你做的不到位的地方,痛苦就在所难免。成长的快乐在于这种持续性,而痛苦同样具有这种持续性。
一天开机一个小时成为常态。工作重点转移到思路,重要的是人。生杀决断,是我需要拿出来的气势。前几天,我还在想性格、经历等等方面的原因,甚至觉得可以放过自己。对自己来说,做“恶人”真的很难。
同理心过于泛滥。对方的立场和过失,自己听过理由几乎都是在第一世界给予理解,同理心一旦代入,原本不足的气势就率先落下几分。这种情景下顺着对方的思路继续向前的结局就不可避免,不知不觉间忘记了自己所要坚持的思路和方法。
遇弱则弱,遇强则强。与人交往时,这个特点非常明显。这个弱和强不是指人的能力,而是一种态度。对方强势烂犟的时候我可以非常轴的坚持以压制对方,可当对方态度转变,我的气势就无从发挥,内心总有一种“对方都这样了,我还有必要继续吗”的怀疑。
缺少“做恶人”的体验。17年曾经有人在会议上当众顶撞我,当场被我压制回去。事后这件事情的前半句被传到领导面前,领导明示我:你可以直接开除他。我选择了放弃,后来领导当着对方的面直言“我让她开了你,她又为你说好话”,当时对方连连感谢。后来,此人还是被安排走了,出手的是他直属领导,也是当初他在会议上当众顶撞我的底气。他离开的时候并不愉快,当时我并没有介入,然后也没有然后。因此我到如今也不知道我和他直属领导的作为是否会影响他对两人的看法。现在想来,如果17年,我敢闯敢干的直接开除他,现在的我还是如今的我吗?
欠缺的胆量。除了我自己,其他人都认为我有权怎么怎么。而我对此的认知还限于我把事情做好就可以了。长此以往,造成的局面就是,你并没有把应该做的事情干好。所缺的胆量来自对权力的未知。不管是学生时代的班长还是公司的职位,我都潜意识或者是惯性的视作付出型岗位,也就是首先看中的是责,而不是权和利。这种失衡有我的原因,也有外在各种因素。显然,自身问题又是占据首要。这份欠缺的胆量更深一个层次是思维的欠缺,没有深刻意识到权责对等才是正常状态,一旦失衡长期来说定然存在问题。
而现在对我的要求已经来到了“做恶人”“收拾人”,用以树立自己的权威。明天的会议对我来说是一场考试,如何去有效表达出所有意见,达到预期的效果?我正在努力的路上。
阿淼写于2022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