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道菜的记忆是那么清晰的跟声音有关,那这到菜一定是干烤(Kao四声)鱼炒辣椒.一年四季,任何时间,吃得时候都会吞着舌头”咝哈-咝哈”停不下来.
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物质还没那么丰富,菜肴也没那么多. 我家的干烤(Kao四声)鱼炒辣椒闻名全村,声达各个亲戚朋友.是亲戚来串门必点菜式,它总能让人多喝两碗粥,多吃几块煎饼. 这道菜, 灵魂干烤鱼不变,其它配菜随着时令的变化,各自生发别样美味。 春天,新鲜的辣椒没有下来,就配干红辣椒、生姜、大蒜,再去院子外采一把嫩嫩的花椒叶调味。干烤鱼用小火在鱼里炸的酥脆喷香,加入姜、蒜、干红辣椒,再来少量醋和酱油,有时加点我爸喝的白酒,放盐和少许味精,最后加入鲜嫩的花椒叶子。成菜是红中缀白、搭绿、点酥黄,色香味俱全。每次我爸下厨, 我在旁边烧火,看着出菜,都会止不住口舌生津。乘热呼用煎饼卷了,一口咬下去,麦香、小鱼的酥香、花椒叶的鲜香、红辣椒的辣香,就在嘴里爆开。辣的咝咝哈哈,还是忍不住吃着这块,想着卷下一块。
夏天和秋天,新鲜的辣椒、毛豆、香菜纷纷亮相。去菜地里现摘一篮辣椒,拔几棵毛豆、大葱和香菜. 这时候干烤鱼就是不需要用油炸的酥黄,锅烧热加油,油热加小鱼,小鱼炸到有啪啪响声就可以加入姜、葱、毛豆粒翻炒,再加入少量醋和酱油,加辣椒,大火爆炒,加入盐和少许味精,用锅铲撩一些水收汁,加入香菜翻两下出锅。香菜快出锅时加,不会炒老,颜色脆嫩香味留存。这种搭配炒出的菜是鲜、香、辣,配上毛豆粒独特的味道,也是百吃不厌。夏天晚上炒一碟,将桌子抬到院子里的梧桐树下,全家聚在一起乘凉、吃饭、聊天,老爸喝上二两小酒,老妈唠叨着我和弟弟不能光吃菜要再喝一碗杂粮粥,漫天繁星,岁月在知了声里流淌而过。
冬天,小时候没有大棚蔬菜,最常见的就是萝卜白菜,幸好香菜耐寒,冬天也不缺。冬天做干烤鱼炒辣椒,除了常见的搭配干红辣椒、姜、蒜和香菜,还是可以搭配红萝卜。北方的红萝卜,有圆的、长的、辣的、甜的,秋季下种,初冬收了挖个地窖储藏,可以吃一个冬天。萝卜切丝,配上姜、大葱、干红辣椒,做法步骤同毛豆炒干烤鱼一样,最后放入香菜。此种搭配味道又是不同,萝卜水多,辣椒少放一些时,炒出来连菜加汤汁加一勺到米饭里,搅拌几下,吃下肚,连冬天的寒气都可以驱除。此时干烤鱼如果是干烤小河虾,那鲜味就更胜一筹。
小时我家承包了两个鱼塘,每年冬天清塘都会抓到很多小鱼.我妈带着我细细的将鱼清理干净,我烧火,我妈烤鱼,锅里一点油都不用放,用小火慢慢的将鱼烤干,一面略焦黄时起锅放到筛子或者高粱杆扎的垫子上放到屋顶慢慢晒。夏天我跟弟弟也会带着左邻右舍的小伙伴一起去小河沟里抓鱼。那时候灌溉稻田的很多水渠和水沟里都有很多小鱼小虾。我爸会给我们做好工具,教我们怎么豁水抓鱼。每年夏天都会抓到很多。有小黄鱼(家乡话叫没娘鱼)、趴地虎、小河虾、泥鳅、屎皮子、小龙虾等等,一些小鱼我们都不知道学名。抓完鱼再去河里洗个澡,那时的河水还很清很干净,农忙时在河边挖个坑,泉的水都可以喝,现在要么变成了臭水沟,要被污染的连洗脚都嫌弃。每次抓鱼回来,我妈都会做上一桌好菜招待,小伙伴们一起大吃大喝好不开心。晒好的干烤鱼,我妈就会分一些送给左邻右舍亲戚朋友。邻居们常常也会回些他们家的特色食物,通常是萝卜干、盐豆子、咸菜、花生、红薯、豆瓣酱之类的,有来有往,分享各自的收获,亲戚关系、邻里关系也是非常简单淳朴。
如今物质极大丰富,干烤鱼炒辣椒不知道何时成了我家乡的一道特色菜,骆马湖的小干鱼还成了远近闻名的特产。几乎各家各户,大小餐馆都会做这道菜,每到春节临近,远在异乡的我都会被这到菜勾起思乡情怀,可每每回去吃的时候,却再也吃不到小时候的感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