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都是一个独一无二、引人入胜却没有完成的故事,那么,我们工作的每一天,就是在不断完善和续写这个独特而精彩的故事情节。故事的主人公,有的步伐轻快敏捷,有的则是拖沓而缓慢。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工作才充满了许多未知,时刻充满了挑战,需要我们用耐心去期待,用爱心去感化,和主人公们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成长。
今天要讲的故事主人公是我们班的小张同学。在我接这个班级之前,就听说小张已经是年段鼎鼎有名的人物了——喜欢捣乱、破坏公物,有暴力倾向,对学习毫无兴趣,是个极具特色的“慢”娃。
开学第一天,我看到孩子们桌面上都放着一本《暑假生活》,于是我就想以这份作业为契机。因为他个子小,坐在第四组的第一排,我默不作声地走到他身旁,顺手拿起他的《暑假生活》翻了翻,发现还有将近三分之二没有完成,仅完成的三分之一字迹非常潦草,而且本子上连姓名都没有。我自然地俯下身子轻轻地对他说:“孩子,把姓名补一下,可得一笔一画认真写哦。”在老师的眼皮子底下完成这么一件简单的事,谁不会呢?在我的关注下,他真的一笔一画认真地写下自己的姓名,只不过每个字的笔画笔顺都存在着问题,但我还是肯定了他。我一边拿着《暑假生活》,一边指着上面的字,表扬了他的认真态度。对于他来说,这样的话语可能是万万没有想到的,以至于被表扬时几乎涨红了整张脸,浑身显得不自在。我相信,他的内心是美滋滋的。作为成年的我们都希望能获得他人的肯定,又何况是孩子,更何况是长期不受大家欢迎的“慢”孩子呢!
当天放学前,我布置了一份特殊的作业——让孩子们每人准备一本笔记本,中午完成一篇日记。在放学离开校园之前,我特意叮嘱小张一定要完成好这份作业。因为之前他是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极有可能会把老师的话当成耳边风,因此必须强调一下,而且必须是单独提醒。
第二天一早,他就拿着本子兴冲冲地来找我,本子是全新的,可是写姓名的位置贴着一小张极不和谐的小纸片,边角是手撕的痕迹,参差不齐的四边用透明胶固定着,但纸片上端端正正地写着班级、姓名。直觉告诉我,他昨晚完成这份作业时,肯定是觉得原先的姓名写得不好看,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弥补遗憾。于是我就摸着他的头对他说了我的猜测。不出所料,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我就借此机会夸他是个有心的孩子。紧接着,把他带到办公室,拿出一张自己买的标签纸,把他原先那张小纸片小心翼翼地撕下来,工工整整地将新的标签纸贴在了原来的地方,让他把姓名再写一遍。毋庸置疑,他按照我的要求完成了。
下午,日记本收上来批阅的时候,我迫不及待地想看看孩子们写的日记,当翻开小张的日记时,我傻眼了,成绩只有20几分的孩子居然写了满满一页的内容,虽然语句颠三倒四,错别字扎堆,所有的“师”字都写成了“帅”,从头到尾就一个标点符号------文末的句号,但看得出来每个字都是一笔一画认真写出来的。看完后我当即写下评语:孩子,看了你的日记,老师特别开心,因为你很用心,也很认真,还懂得用文字去表达自己见到新老师的心情。如果这篇日记再加上适当的标点,那就更好了。
后来,我在班上总是用心创设一次又一次表扬他的机会。慢慢地,他对我,对语文课上心了,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上课的时候,背挺得特别直;每一次的作业只要是抄写的,都跟第一次写给我看的字一样工整;衣服的袖子、翻领都是特别整齐,每一天都以最好的状态来到学校。一段时间之后,小张妈妈告诉我,孩子希望家长去见我,因为他觉得自己进步了,想让家长当面向我确认。
事后,我与张妈妈进行了深入地沟通,才知道之前为了教育这个孩子,家长不惜采用极端的手段进行施压。就是这样的张,从新学期开始,有了学习的劲头,之前的恶习与日俱减,第一单元成绩就与不及格告别了。
四年级下学期,由于父母工作原因,小张转学到了另一所学校,班上许多同学都很开心,因为曾经各项表现拖班级后退的张离开了大家的视线,班级可以“太平”了。其实,在此期间,他与我的联系一直没有间断过,我对他的关心和鼓励依然坚持着。
后来,他真的又转学回来了。回校时,我和全班同学还为他举行了一次别出心裁的迎新会,他特别感动,也不负众望,用实际行动告别了他的“慢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