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菠萝蜜多心经》,看过宗萨仁波切的视频解读,讲的比较散,宗萨仁波切喜欢发散思维,经常跑题,绕啊绕的,也没有针对经文中的具体文本来逐字逐句解读。所以听完之后,基本和没听一样。估计是我慧根差了点。
所以,这么多天过去,只记得他举的两个例子来说“空”。
一个例子是妈妈陪着孩子玩沙子堆城堡游戏,孩子玩的很投入,妈妈虽然知道这一切都是游戏,城堡也是假的,还是和孩子一起来玩。第二个例子是镜子,镜子中的一切栩栩如生,可是我们都知道,镜子里面的东西是幻影,不是真的有人或物在镜子里面。这第二个例子,仁波切自己也说可能不太恰当来比喻空,所以我们也不得究竟。
周六夜里,不知哪根缘起,微信上看到了一篇介绍梁文道的软文,还有他的《一千零一夜》,方才得知他也是位佛弟子,《一千零一夜》完全免费,利益大众。他说“好东西,都是免费的”。很赞同。像《道德经》中说的“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阳光、空气都是免费的,都是好东西。
优酷上梁文道解读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相对来说更平易近人些。于是知道了《般若经》有260部之多。真的是唐三藏取回来的。想来《西游记》西天取经不是凭空捏造,也是有其历史背景依据的。《心经》是《般若经》的精华浓缩,二百余字,朗朗上口,是以流传甚广。
整部《心经》讲的就是一个“空”。“空”不是我们惯常理解的“没有”。也不是虚空,虚无。说的是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在不断的变化着的。没有一个常态和永恒存在的事物。人有生、老、病、死,花无百日红,企业有成长衰退期,朝代有更替,基业长青是无明。
从微观的角度上看,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原子,分子,粒子,组成,他们都在进行着毫无规则可言的布朗运动。人的身上每天都有很多细胞死去,又有很多细胞重生。这一切都是不断在运动变化着。所以,今天的你我和昨天的你我已经不同,前一分钟的你我,和当下的你我已经有所变化。当我们看待一个人时,不能用老旧的眼光和记忆来审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不是戏言。
还有一个方面就是,这万事万物都是没有自性的,都可以不断的拆解下去,比如衣服没有独立自性变成为衣服的,是由布组成,布是由纱线组成,纱线不能自成为纱线,其是由棉花加工而来,而棉花由种子而来,种子有赖于土地、阳光、水分。我们的身体亦是如此,所以一切事物无自性,无实体,因缘生,是性空。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不仅物质世界如此,我们的精神世界,意识、想法、情绪、感受、行动,都是不断变化着的。
其实在克里希那穆提的很多著作中,其花了大量的篇幅阐述解释的也就是“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但我感觉在克里希那穆提的著作中,他理解的“空”,除了变化的意思之外,还有很大程度上的否定的意味,因为他认为“自我”会造成思想者与思想者本身的界分,观者与被观之物的差别,这些思想、情绪会造成冲突,从而引发各种各样的烦恼。
记得有一本《道德经》解说的书中说过,人类是通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来认识这个客观世界的,但人所感触到的世界是有限的,人耳真正能听到的范围是在90-15.1K Hz,低于这个范围,或高于这个范围的声音人是听不到的,眼睛同样如此,自然界的光谱带很宽,但是我们人眼能看到的只有很窄的一段频率,我们管这些频率的光叫可见光。所以当人类通过这些有限的感官来感知这个世界,并根据有限的一些收获来构建自己的理论、意识形态、思想的话,可以相见,这些东西都是有局限性的。不是究竟的实相。
所以,这才有了禅定、冥想,试图关闭身体的六根意识感官感受,尝试打开身体的其它形式的感知这个世界的方式。这可能也就是《心经》中提到的“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到此境界,方才能达般若智慧。
看的多了,越来越觉得,《道德经》的道,《心经》的空,说的都是差不多的东西。佛陀、老子都出生在公元前500多年。不知道,在那个时代的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同时开悟了两位影响世界数千年的圣人。
看的多了,也越来觉得,佛学在人的内心世界的探索、拯救中,是如此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