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推荐微信读书的APP来,用了一段时日,自觉方便,久而久之即成了习惯。
一直喜欢涉及建筑类的书籍,偶然在里面发现这本《建筑艺术赏析》。读来妙趣横生,配着自己闲来做的「古韵」歌单,悠远典雅的古风器乐与江浙一带浑然天成的古建筑特色,可谓琴瑟和鸣,相得益彰。
读书听乐到此,似乎也算有境界了。
然而,太安逸了,往往不妥,或是为懈怠,或实为逃避。
比如曾一时火遍大江南北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随着意境祥和又贴和市井烟火气的配乐响起,人们便开始怀念故里民风,感慨地大物博,眼馋馔玉山珍。可有心人会留意另外一些东西,那些珍奇稀有的食材是如何流到市场餐桌呢?如树皮一般苍老的面容和双手的特写,还有那一双略显疲惫和麻木的眼神,这些背后又承载和背负着多少艰辛与困苦。
也许这就是生活的本质,这也是艺术最残忍的真相,以最理想化的方式呈现。
曾经,在很多个年岁里,努力尝试着让废墟开出鲜艳的花儿来。后来,才发现,废墟的花朵早已凋谢了,在梦碎时的那一捋曙光里飘散。
人总是要继续走下去的,无论脚下是怎样的泥泞。处心积虑的贪婪疯狂的吞噬着美好的残片,而你,却在那些碎了的棱角里寻找反射出的希望。
元宵节的烟花,寂寞的盛放着,极尽璀璨夺目。一颗颗迸发的星火,坠入暗夜,躲进万家灯火,隐没在烟火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