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阅读过《对伪心理学说不》之后,我对于市面上的心理学书籍总是保持着审视的态度,当我第一次看到这本《人间值得》的时候,下意识地认为这是一本伪心理学的鸡汤文,但当我仔细阅读之后发现实际上并不是。
本书的作者之一中村恒子是日本最年长的心理医生不假,但她在书中并没有用自己的心理医生身份来进行说理,而且得益于本书的叙述方式,第一人称是老太太的人生感悟,第三人称是介绍老师的人生经历,而如果没有这些人生经历的话,我想我也不会耐心读下去。
老太太是个吃过苦的人,她既没有好的原生家庭,也没有好的婚姻,而她出生正好是日本困难的时候,家庭谈不上富足。
好在她的父母开明,让她读完了高中,但毕业就被迫自找出路谋生,在机缘巧合之下,有人愿意资助她读医科,在毕业的时候却因为毕业生供过于求而找不到工作,只能作为无工资的实习生在医院的内科当免费劳动力、接待结核病晚期的病人(应该说是临终关怀)。
为了温饱,她通过打工时认识的大叔介绍去了一位医生家中当助手,还要帮忙照看孩子、扫地洗衣,每周还要抽出时间去大学继续学习。
这样过了两年,她走在街上遇到医科时候的同学,机缘巧合去到医院当精神科医生。
当上精神科医生也并不意味着成为人生赢家,那时女性在医院职场受到歧视,她的工作内容是到日本各地寻找被家人关起来的精神病患者,然后带回医院,给他们理发、洗澡、换衣服。
在这份工作里,她碰到了认可她作为精神科医生潜质的前辈,但前辈很快调走了。
其他人建议她结婚,因为结婚育儿的生活经验能够帮助精神科医生更好地跟患者沟通。于是她相亲结婚了,婚后却发现丈夫酗酒、不往家拿工资,根本不靠谱。
这之后,她又先后生了两个孩子,短暂地当了一段时间全职妈妈之后,为了赚钱养孩子而不得不把孩子交给父母带,自己回去上班。
这直接导致父母拿走了她对养育孩子的话语权,而她疲于应付工作上的重负,只能选择接受父母入侵自己的家庭空间,还得调和丈夫和父母之间不断爆发的矛盾。
工作上,虽然她的口碑风评都很好,其实并没有得到升迁重用,身份一直是医院的聘用医生,并没有成为所谓的专家教授。
直到次子上了初中,她才终于得偿所愿,拿回了对抚养孩子的主导权,努力在紧张的工作和抚养教育孩子之间寻找平衡。而丈夫,则是个不停喝醉酒、发酒疯的状态,对于婚姻,她决定忍耐,并把底线设立为“孩子结婚的时候能站在一起致辞就可以”。
各位,看到这里,我想问命运到底是什么呢?所有命途多舛的人都困扰于这个问题。在老太太身上,她践行的法则是——接受现实,改变能改变的,解决能解决的问题,剩下的只能选择活在当下,不去想太多。
我不相信命运,而如果真有命运的话,命运也确实眷顾了她。她丈夫在上了年纪之后慢慢减少了喝酒和闹腾,之后她丈夫跌了一跤,脑梗,在她正式结束工作、辞职回家照顾他的时候,静静地去世了。于是她又回去工作了,八十多高龄,还继续活跃在心理医生的职场上。
看过她的人生,我感到深深的佩服,我相信这本书不是信口开河,也不再需要科学的佐证了。
毕竟,有什么佐证比命运和人生本身更有说服力呢?谁敢和命运叫板呢?这本书就是一个过来人,给你讲讲她从人生经历里学到的东西,她的收获和智慧。
至于我们读者,能够做的只是需要静静地听她讲即可,有触动我们的,有点化我们的,就记下;有不敢苟同的,也不必太在意,人生的阶段不同,我们也有着不同的感悟,那些我们无法体会到的,终有一天也会自然而然地领悟到。
关于人际关系与工作
老太太漫长的人生也让她具备了大跨度的人生经验,在阅读她的文字时能够感受到她内心的坦然,但也正是如此,按照老太太的嘱咐去生活也未尝不可,甚至说是大有裨益,但我们没有她的人生经验与感悟,因此在具体实践中要有所调整。
比如她谈起工作是为了什么时,老太太很淡然地说“为了钱而工作,是理所当然的”,我们只有先具备一定的生存能力才能思考其他的东西,而不像一些成功学怂恿为了理想而奋斗云云,完全罔顾现实条件。
在思考“这份工作适不适合我”之前,先试着挑战一下,依我看来,我们没必要把工作当作非常严肃的事情对待,这样我们就能享受工作,有时候持续地压力会毁掉我们的积极性,而适当地压力才能让我们保持活跃。
我们的烦恼都是想的太多,做的太少,也就是我们做了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人们有时候过多地把精力用在对未来的计划上,我们称为“高瞻远瞩”,但老太太却一反常态,她认为我们应该把目光收回来,多着眼于眼前的事。
仔细思考后,我不得不佩服她的智慧,因为我们思虑过多,计划得再好却也赶不上变化,反而浪费了当下的精力,就像我做事要求完美,计划反而完不成,而一份简洁却灵活的计划却能很好完成,并带来更多收益。
我们总想着工作与兴趣结合在一起,但实际上,这样做会让我们会丧失了对某种事物的兴趣,因此我们不喜欢工作也没有关系,而是尽可能去做,思考与行动之间要有尺度。
对此,老太太说:“如果时间充裕,不必考虑太多而心生烦乱。用坦然的心态去面对,埋头去做。过多的‘空闲’,有时会带来负面影响,‘适当忙碌’的状态反而更好。”
人在做重大抉择时,面对的不光有积极向前的感觉。通常既有挑战向前的“勇气”,还有“想要逃离”的消极情绪,这都是正常现象。换言之,“逃离”也是改变人生的原动力之一。
所以,我们应该明白,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最重要的是“自己主动做出抉择”,然后要为自己决定的结果负责,我们应该自觉地“通过自己努力主动改变眼前的工作,活出自我”。因为这是我们的人生而不是他人的人生,我们无需他人干涉。
而关于人际关系,老太太说的极为透彻,概括来说有以下几点:
第一:保持距离感,“人与人之间不能走的太近”、“人的本质就是一个人活着”。
第二:心怀感恩,无论在职场还是家庭,不能将别人的给予视作理所应当,对生活的小事心存感激。
第三:真诚交友,现在我们常说:“我有一个朋友”,我们交的这个所谓的朋友带有功利性,我们想的是他能对我有什么样的帮助,通过权衡利弊去结交朋友是得不偿失的,我们必须“遵从内心而活”。
关于生活
很多成功学书籍要求我们必须要幸福,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必须要幸福是一个执念,而如果我们不幸福,就会对自己过于苛责,并且嫉妒着他人的生活。
而人的幸福与否,是人对自身状态的评估,我们奢求的太多,而不能马上满足,于是就会被欲望蒙蔽了双眼,我们只看到了成功人士奢侈的生活与风光,却没有想到在他们成功之前也曾经经历过生活的苦难,也有着自己的烦恼。
我们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当下,让心归于平静,不顺利时也要继续向前,只要我们有一份能够满足温饱的工作和能够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就不算太糟,由于幸存者偏差我们总是过于太过焦虑,但我们没有必要过度地比较,把弦绷得太紧,人迟早会出问题。
老太太说人毕竟是伟大的,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环境,都有可能坚定地认为“这就是自己的人生”,然后顺其自然地走下去。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痛苦的经历可以扩展人的本性,就像肌肉可以锻炼、拉伸一样,如果今后有了痛苦的体验,这也可能是学习“新事物、新看法”的重要时机。
但我们必须明白,痛苦的经历不是必须品,也不是宝贵的,没有人愿意以苦为乐,但我们生活在世界上也不可避免地遭受痛苦,所以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学会着从痛苦中汲取经验,不能白白受苦。
一个人的意志有时候会超乎我们的想象,有时候当我们挺过去,事后回忆起来,才明白,除了死亡,没有大事,人生的大多数问题都能够解决。
而有时候我们缺乏自信觉得自己做不好事情时,也是很正常的,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自卑感,所谓自信,是原本做不好的事一点点取得进步。
也就是说,自信不是稍微“改变一下思维方式”就能获得的东西。因此,如果想盲目建立自信,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相反,如果你试图改变固有的思维方式,你可能会觉得“为什么我这么没自信”,结果费尽心思,也只能徒劳无功。这种做法,并不可取。在我看来,“拥有自信,就能没有烦恼”并不符合逻辑。
人的一生都处在变化之中。一段时间内可能顺风顺水自信满满,但几年后也许会遭遇一些困难,让你觉得“为什么这么不顺利”。人生就是这样。自信绝非一成不变的,我们只能在某一段时间或某一领域经历它。
人生没有必要太用力,只照亮某个角落就够了。这句话真实朴实无华却戳中人心,老太太不是专家也不是教授,却比他们更令人钦佩,这一篇文章说不尽心中的话语,很多的宝贵经验只有我们经历过才能有更多的体会。
与其说这是一篇书评,倒不如说对老太太经验的反思、一封写给老太太的感谢信,对于她丰富的人生经历和人生经验,我怎能妄加评价呢?只能与你们一起慢慢品读,去学会坦然面对生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