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女儿们的恋爱》里,节目组要求情侣们写一个和对方有关的愿望。
沈梦辰的心愿是:带着杜海涛挤痘痘。
这个愿望直接吓坏了杜海涛。
他把美容院挤痘的小姐姐形容为“女刺客”:弄完不管你多疼她也不会管,非常恐怖。
看着挤痘痘的海涛痛得“宛如在生孩子”,社长想起了另一“对自己够狠”的女明星:
秦岚说,曾经因为拍戏,每天接触黑烟、轮胎、灰尘,皮肤过敏得厉害,从脖子到脸长了无数痘。
她“下了狠手”,挤掉了满脸的痘,差点“毁容”。
其实,挤痘这件看起来正常不过的事,除了痛苦和挤完痘痘的“爽感”,还暗藏着许多被人们忽略已久的风险。
1
挤痘一时爽,乱挤火葬场
挤痘痘有多爽?
网友说自己的常态是:“一照镜子就找痘 ,一看见痘就上手。 ”
热衷于“挤痘痘”的人们甚至专门建立了一个小组,彼此交流挤痘心得。
某视频网站上众多挤痘有关的视频,最高的播放量已达百万。
那群不敢亲自上手挤痘痘的同学,都偷偷在网上“云”挤痘寻找快感。
但挤痘这事儿背后的风险,其实比许多人了解的高得多。
上周末,“挤痘被送进ICU”的新闻上了热搜。
江苏淮安的嵇女士,随手挤掉了嘴唇上方的一颗痘后,嘴唇开始红肿,左脸也越来越肿胀,左眼皮无法抬起,最终高烧不退,险些危及到生命。
经检查,发现嵇女士双侧肺炎,胸腔有少量积液。
ICU病房护士回忆说,患者一直处于昏睡状态,呼吸心率都比较快,出现了大小便失禁的情况。
医生回应:嵇女士是由于挤痘使面部的危险三角区出现感染,造成的海绵状静脉窦炎。
面部危险三角区(从鼻根到两口角,通俗来讲就是鼻子+嘴角)血运丰富,有许多血管和颅内相通。
由于危险三角区的静脉中没有静脉瓣来保证血液只能单向通行到心脏,导致在危险三角区入侵的细菌,在外力刺激下可能随血液向上攻入大脑,进入海绵窦(颅内的一部分)引起海绵窦炎。
在海绵窦内祸害完,细菌还可能继续在大脑内攻城略地,引发脑膜炎等各类颅内感染疾病……
其实类似新闻,并不少见。
总而言之,随便挤或用粉刺针挑这个区域的痘痘,极有可能产生致命威胁。
面部三角区的痘痘不能随便挤,那可以把“毒手”伸向脸部的其他区域么?
也不行。
国外有一个叫Katie的女孩,一时手痒挤掉了额头上的痘痘。
两天后,挤过痘痘附近的皮肤开始溃烂,连带着左眼肿胀睁不开。
女孩吓得不行,赶忙跑到医院,医生诊断:脸部细菌感染,导致了“眶周蜂窝织炎”。
简单来说,就是皮肤伤口受到感染,细菌侵犯到真皮及皮下组织而导致的炎症。
红肿疼痛都是轻的,严重时会引发败血症,有致死风险。
医生说,Katie如果不及时就医,轻则左眼失明,重则死亡。
无数前人用血积累下的教训告诉我们:
从面部危险三角区到额头、下巴,随意挤掉哪里的痘痘,而无消毒或其他处理,都有可能带来意外。
真所谓挤痘一时爽,乱挤火葬场。
2
“都是成年人,凭什么只有我长痘?”
青春痘,学名痤疮,是皮肤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据统计,男性青春痘的发病率高达95%,女性发病率高达85%。发病过程短则数年,长则数十年。
痘痘的形成,主要和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①面部皮脂分泌过于旺盛
皮肤表面并非无菌,痤疮丙酸杆菌、蠕形螨以及马拉色菌等,都是在皮肤毛囊中正常存在的微生物。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和这些面部的“隐形破坏者”可以相安无事,但只要给了它们茁壮发育的“土壤”,它们就能让痘痘一颗接一颗的冒出来。
面部皮脂分泌过于旺盛,正是这些微生物迅速繁殖的重要条件。
油腻的表皮提供了天堂般的生长环境,痘痘不发育成熟,都对不起这片“土地”。
②内分泌
青春痘的产生与睾酮有关,这种物质男性、女性都可以合成。
该物质通过5α-还原酶转化为的双氢睾酮能够刺激刺激皮脂腺增生,进而分泌油脂增多;
同时导致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阻塞毛囊形成脂栓,再合并痤疮丙酸杆菌感染,就可导致痘痘出现。
③遗传因素
中国科学家在2014年的一项研究发现,长青春痘与基因也有关。
他们通过GWAS(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DDB2和SELL两个基因分别与雄激素代谢,炎症的发生和疤痕的形成有关,有可能会增加人患重型痤疮的风险。
也许早在出生前,你就早已注定将战“痘”半生。
④不良生活习惯
医学研究发现,与长痘有直接关联的饮食因素有两种:一是高糖饮食,二是摄入过多乳制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食物中的糖、动物性脂肪、蛋白质的比例增加。
年轻人们喜欢的外卖、快餐、蛋糕、零食中富含这些物质,它们能够促进皮脂腺的分泌,使青春痘加剧。
吃辣是否会导致长痘,并没有权威研究能给出答案。
但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辣味食物往往都伴随着高油高盐,所以吃辛辣食物一般就相当于摄入“高脂食品”,恰恰是长痘期间必须避免的。
在一项调查中,研究人员发现,接受调查的有痘同学中,经常食用辛辣食品的占74.5%;
而在长过青春痘的同学中,一日三餐不规律的近2/3。
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也可能导致青春痘的幕后推手。
⑤滥用化妆品
化妆品所引起的痤疮,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使用了与肤质不适应的化妆品,例如在油性皮肤上使用了油质化妆品;
化妆品质量不过关。
没有一款美容产品或化妆品,能轻松治愈困扰你多年的痘痘问题,千万别让自己的脸,成了五花八门的化妆品的实验场。
3
长痘痘,千万别做这些事
很多人长痘痘后,会不自觉用手挤痘痘,对挤痘痘有一种天生的快感。
也有人认为勤洗脸,就能解决……
殊不知,不少人迷信的这些“战痘”方法,都是错的。
①随便乱挤痘痘
脸上长痘痘随手挤出来,是人们最常犯的一个错误,以为只要将痘痘挤破就没问题了。
痘痘长得越多,还会越来越想挤。
但频繁地挤痘痘,只会让本就脆弱的皮肤雪上加霜。
挤破痘痘,伤口暴露在空气里,本身就增加了感染的可能性;
挤痘痘时,手上的细菌,也极有可能从伤口进入血液。
如果一定要“挤”痘痘,请去正规医院皮肤科做“痤疮挑治”,专业的事情,还是要让专业医生来。
自己乱挤痘,一个不慎就可能感染、留疤、留痘印痘坑,“性价比”这么低,社长劝你还是不要轻举妄动啦。
②过度清洁
有人可能会想,长痘痘可能是我的脸“藏污纳垢”,多洗洗不就没事了?
因此凭脑补得出结论:勤清洁面部,就可以防止痘痘“爬”上我们的脸。
这些过度清洁面部的朋友,一天洗七八次脸,洗一次恨不得把脸搓掉一层皮……
殊不知,祛痘,并不等于要彻底祛除面部油脂,正常分泌的油脂可以保证皮肤不会紧绷干裂。
哪怕是“大油皮”,其实也只需要适当控油,而非去油。
过度的清洗面部,会导致皮肤干燥、敏感,擦洗太过用力的话,还会刺激皮肤、加重炎症。
③完全放弃治疗
不让我自己挤痘痘,又不让我过度清洗,完全不管,过段时间痘痘是不是就能自愈了?
这又是一个常见误区。
粉刺的出现,足以证明你的面部皮肤出现了问题。
对它完全不搭不理,微粉刺可能会变成粉刺,要是发炎了,还会变成丘、结节、囊肿……
想想都可怕。
痘痘面前,千万别佛系手软,该治就治准没错~
④频繁敷面膜
市面上,不少面膜在宣传时,都鼓吹自己有祛痘护肤功效。
但面膜能祛痘,只是一份美好的谎言。
通常来说,长痘痘后皮肤会变得更敏感,平时习惯用的面膜也可能会出现过敏症状。
与其相信面膜,不如还是养成健康的作息吧~
4
面对痘痘,到底应该怎么做?
知道了治痘误区后,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①不听信偏方秘方
社长写这篇文章时,问了身边很多被痘痘祸害过的朋友。
部分朋友相信“偏方治百病”,随便找点治痘偏方秘方就觉得挺管用;
还有一部分人,认为为治痘花钱不值得,索性在一些不正规的小美容院草草治疗了事,甚至干脆彻底放弃治疗。
无论是迷信偏方还是对痘痘敷衍了事,都难以有效对付这位对手。
想治痘成功,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对症下药才是王道。
②日常勤护肤
治痘,需要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勤护肤,认真涂防晒是祛痘的“必备功课”。
在护肤上,社长有几个小建议:
先用温水洗掉脸部污垢,后冷水浸洗,每天2-3次。
尽量用流动水洗脸。
有条件的话,可以选择质量过关的一次性擦脸巾代替毛巾。
如果不能,毛巾也要勤洗勤换,万万不能用到发黑变色还舍不得换洗。
卸妆、爽肤水和乳液等各类护肤品,也应当根据自己的肤质挑选适合的。
同时还应注意防晒。
迷信“晒太阳杀菌治痘”,迟早被坑惨。
轻微的日晒,没法带走你的痘,相反,面部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会促使皮肤分泌更多油脂,加重痘痘带来的威胁。
同时,日光中的紫外线,会激活痘痘附近的黑素细胞,合成黑素颗粒,在痘痘生存过的地方形成极难处理的痘印。
③规律饮食、健康作息
熬最长的夜,长越来越多的痘痘,涂最贵的护肤品来保养,是如今年轻人生活的常态。
早睡早起,养成健康的作息,才能避免痘痘三番五次光顾你精心呵护的脸。
日常饮食上也该有所节制,少给痘痘成长发育的机会。
至于刷酸等更专业的祛痘方法,应慎之又慎,了解清楚再对症下药。
参考文献:
[1]宋丽平. 青春痘的治疗及预防措施浅析[J].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2010, 19(s3):64-64.
[2]朱学骏. 青春痘的Q和A[J]. 中国保健营养, 2012(21):88-90.
[3]刘帅, 赵莉萍. 中学生患"青春痘"的非病理因素探析与对策[J]. 生物学教学, 2004, 29(7).
[4]盛晨怡, 林梅, 刘丽娟, et al. 大学生青春痘发病影响因素的分析[J]. 社区医学杂志, 2009, 7(12):75-76.
[5]柯学. “青春痘”病因治疗是关键[J]. 2011(3):48-48.
[6]唐红.颜面百慕大:致命的“危险三角区”[J].2017,No.624,60-61.
[7]刘晨,清凉夏末,战“痘”无痕[J].医学美学美容(财智),2008,76-77.
[8]Mary,黄月.一颗嚣张的痘痘[J].知识经济,2006,52-53.
[9]华华.脸上长痘痘,还可以化妆吗?[J].中医健康养生,2017,No.35,52-53.
[10] Two new susceptibility loci 1q24.2 and 11p11.2 confer risk to severe acne[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4, 5:3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