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位朋友问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如何成为独立学习者。这是新的一年里我们要持续讨论的话题。我们还要讨论如何成为独立的思想者,如何成为独立的行动者。我们不但讨论,还要实践。
恰好是在昨天,我在家中发现了一本多年前的日记,成功的抢救了一段精神生命。其中有好几页摘录的是“理想和目标”铭言。回头看,那时不是幼稚,而是大脑空洞。那时能判断出什么是好的思想,但自己却没什么思想,所以只是阅读和摘录。偶尔才有自己写的完整的段落。
今天,我把对这些铭言的评论补上去。补充了逻辑,补充了事实,当做当年思考的延伸。
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个思维生命很容易中断。如果我没能发现当年的那个日记本,许多思考可能会中断。尤其是,当年写了计划,写了理想,跨度为5年、10年的计划和目标。在这些设想之下,是对生活、对生命的认知。
回头看以往的经历,我越发觉得“网络生命体”这个概念的重要性。如果我早些意识到这个概念。尽早在网上注册ID发布自己的感想、作品,那么我的思想发展的速度,不知要快上多少倍,今天所应该呈现出来的内容必然有巨大的不同。
那句鸡汤是有道理的,“当你感到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好的开始”。因为遗憾,懊悔,会给人带来巨大的动力。
我把那篇铭言摘录日记、对日记的评论和原始照片贴在下面,与你分享,也是自勉。
徐特立
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艰苦困难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
人生中有些时候总觉得缺点什么,实际上是缺乏一种生命的力量感。理想,能提供这种力量。如果把这句话用在教育子女的点滴上,而不是说教,那会是伟大父母。如果把这句话落实在教育学生上,那么他会是一位伟大的老师。显然,徐特立是一位伟大的老师,因为,他有一位不得了的学生。
陶铸
伟大的理想是合乎社会的进步,合乎人民利益的要求,合乎社会发展规律的。所以,对于一些具有伟大理想并为伟大理想而斗争的人,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尊重他们,怀念他们,纪念他们。
许多人的愿望加在一起,是一种巨大的力量。《道德经》说,“死而不亡者,寿。”
爱因斯坦
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爱因斯坦不是象牙塔里学者,他本质上是一位实干家。他明确、公开的反对希特勒,他承受了代价和风险。他研究的许多问题,不管在有生之年是否能得到满意的答案,他一往直前。
爱因斯坦
现在,大家都为了电冰箱,汽车,房子而奔波,追逐,竞争,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了。但是,也还有不少人,他们不追求这些物质的东西。而追求理想和真理,他们内心的自由和安宁。
物质和精神的东西不矛盾。对于智者来说,二者可以兼而有之。对于爱因斯坦来说,他是追求理想和真理的,而电冰箱、汽车、房子,是跟着到来的。其核心在于,他为其他人输出了他的思想、他的认知,因而产生了社会价值。所以,精神追求和物质回报之间的链条是社会价值,是价值输出。
考虑一个极端情况,如果爱因斯坦所有的论文都不发表,躲在家里思考宇宙,写出的文章都放在抽屉里。那么,他很可能没有物质条件支撑他去做更深入的研究。事实上,他跟普朗克、跟居里夫人、跟薛定谔、跟玻尔,跟这些同代的科学家的交流,对于他的思想发展至关重要。他去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继而联名给罗斯福写信启动研制原子弹。这个事件改变了世界历史进程。
莎士比亚
一个最困苦,最微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仍抱有希望,便可无所怨惧。
所以,有所怨愤、有所怨恨、有所恐惧的人,悲惨之处不在于怨惧,而在于没有了希望。
陀思妥耶夫斯基
没有理想,即没有某种美好的愿望,也就永远不会有美好的现实。
现实不是铁板一块,不是固定不变,不是一堵墙,一把椅子那样的硬邦邦的东西。现实是什么,取决于“观察”现实的那个人。
弗兰克被抓到集中营里,父母、妻子,都死在了集中营,他身边的许许多多的人也死在了集中营。集中营这个看似“客观”的、在所有人看来都一样的现实,其实并不客观。
在有些人那里,集中营意味着绝望,意味着人间地狱。而在弗兰克那里,成了不可替代的人生经历,他梦想着走出集中营,梦想着有一天,能在讲台上,给人们讲述集中营里的故事,讲述人面对苦难的心理。
他当然体验到了苦难,可除此之外,他还追踪每个细节中的感受和心理。如果一个人总是琢磨每个细节,试图去记忆它,试图去认识它,那么即便在一模一样的环境下,他自然比其他人感受到的苦难要少。因为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当注意力在认知上,就不会在感受上。
相关的心理实验有许多。例如,在感到痛苦的时候,觉察它,觉察那个痛苦的感觉,结果痛苦不像自己原本感受(其实很大一部分是想象)的那么强烈。同理,焦虑、抑郁,也是如此。古人说,“念起即觉,觉之即无”。
哥德
向着某一天终于要达到的那个终极目标迈进还不够,还要把每一步骤当做目标,使它作为步骤而起作用。
显然,伟大的歌德是修炼出来的。向着终极目标迈进固然好,但是不幸的是,有些人把迈进的过程当做了苦役。而把每一个步骤都当成了目标,那就是打怪升级的生活了。生活如同游戏。
雨果
动物有了物质才能生存;
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
你要了解生存与生活的不同吗?动物生存,而人则生活。
推论,没有理想,则不是人。同理,“人没有理想,跟咸鱼有什么分别”。
哥德
成功之秘密在于目标的不变。
如果成功的定义是达成目标。那么这句话仅仅是一个推论。成功的要诀不仅仅在于行动,还在于形成目标,在行动中保持目标。于是,许多人倒下,许多人崛起。
索洛
理想与妄想不同,因为妄想偷越人生的范围;
理想与幻想不同,因为幻想是无可遵循的途径;
理想与野心不同,因为野心常出之于自私和占有。
这段话给理想下了定义。理想要在人生的范围内,有途径可遵循,而且不完全出之于自私和占有。前面两个意思容易理解。要点在第三点。理想跟自私和占有,并不对立。智者的理想,利人利己。如此,才更可能实现,更可能长久。
波普
希望永远在人的胸膛涌动。
人要经常感觉不是现在幸福,而是就要幸福了。
波普的意思是说,理想就像兔子眼前的胡萝卜。欲罢不能,想方设法要吃到。吃完了,还得再悬上一根。生命在于运动,也许不仅仅指的是跑步锻炼身体的那种动,还包括,有点东西在胸膛里涌动的那种运动。
加里宁
只有向自己提出伟大的目标并以自己的全部力量为之奋斗的人,才是幸福的。
加里宁预言了“心流理论”。积极心理学的心流理论是说,全力以赴的为着一个目标努力的时候,例如音乐家弹奏一首高难度的曲子,登山者的攀岩,或者致力于解出一道难题,或者作家努力写出一部荡气回肠的小说。在那个过程中,他们已经忘我,因为全力以赴。而当努力告一段落,回顾那段时光的时候,却感到无比的幸福。这种体验称之为心流。这个事情,中国的古人早就发现了,名之曰,“忘我胜仙佛”。
罗素
只有同这个世界结合起来,我们的理想才能结出果实;
若脱离这个世界,理想便无果实可结。
罗素的意思是说,理想是种子,世界是土壤。世界是什么?世界就是现实啊。所以,真正的理想主义者,必定是强烈的现实主义者。所以,罗素可以为他的理想坐牢,也可也以埋首于书斋沉浸于抽象的数理逻辑即便当时无人问津,他已经在心里看到果实了。
伏尔泰
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希望。如果只着眼于当前,我们就不会去播种。
不要被老奸巨猾的伏尔泰欺骗。伏尔泰先是当上了大富翁,然后,他才有资格说,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希望。否则,他这句话就是不真诚的。事实上,伏尔泰确实成了文坛大富翁。根据伏尔泰的个性,这段话应该是后来写的。
后一句话说的是,人生要有投资意识。有了希望,就意味着开始投资了。用你的专注力和行动力投注在希望上,看着它生长。
华盛顿
一切的和谐与平衡,健康与健美,成功与幸福,都是由乐观与希望的向上心理产生与造成的。
显然,华盛顿不仅仅是美利坚合众国的缔造者,还是一位心理学家,成功学作者。
积极心理学里有一个定律,叫做“自我实现”预言。这个定律可以这样理解。无论你对自己抱有怎样的期望,你都是对的,因为它很有可能实现。
莱辛
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徘徊的人走的快。
如果我们用起点同比较远的终点(或者中点)的距离除以时间来计算速度的话,那么莱辛的这句话,就是一条科学定律。
爱因斯坦很喜欢莱辛的另一句话,“可贵的,不是对真理的占有,而是对真理的追寻”。对此,我的理解是,前者永远不可能。
科切托夫
人身上潜藏的力量是巨大的,但远没有不断地发挥出来,远没有使一切经常地开动起来。发挥出潜能的程度,决定于一个人向前所展开的目标,决定于一个人意识到他已接近目标的程度。
读博士的时候,我给自己留了一年的时间写论文。按照均匀的速度,一个月写一章,9章用9个月,然后花三个月的时间修改。实际上,越写到后面,越发现论文的诸多重大问题,需要重新调整。
写到最后三个月的时候,基本上是每个月一个新版本,最后一个月每周一个新版本,到临近答辩的那个星期已经是一天一个版本了。答辩结束,松了一口气。此前的那一周搞得非常狼狈。
答辩之后很惊讶,原来一个人的效率居然可以这么高,一两天改出一个论文版本竟然是有可能的。回想起来,跟大学时代期末考试突击是一个道理。成功突击之后,除了心有余悸之外,也会感叹,一周学一门课,甚至3天学一门课通过考试,原来是可能的。
还是詹姆斯的那句话,“与我们能做到的相比,我们只是半睡半醒而已”。
提升效能的办法是,把计划时间压缩到原先设想的十分之一。你会高强度的工作一段时间,然后,从容的修改完善。这样,你训练了爆发力,而且整个过程都是从容不迫的。无论对于应对考试,做项目,还是写一本书。
德莱赛
理想是人生的太阳。
反之,没有理想,人生黯淡无光。
列宁
谁害怕暗礁而滞留在港湾中,虽然不会有什么危险,但是他永远也不会达到渴望的彼岸。
理想是有危险的,有风险的。这是事实。危险在于,达不到,在于途中有各种可能的意外。
各有各的活法。有人喜欢活在此岸,安安稳稳。有的人,喜欢看到不一样的风景,体验不同的人生,品尝不一样的果实,那就要接受风险,以及一切可能付出的代价。
托尔斯泰
要有生活的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还得为大目标牺牲小目标。
托尔斯泰说的是理想的人生,更是在说方法。着眼于方法,从现实可行来看,刚好应该倒过来。
对于许多人来说,别说定一辈子的目标,即便是定一个月的目标都是困难的。有些人能定出一个月,一个星期的目标,但是做不到。所以,踏踏实实的人,应该从一个小时的目标开始。学会定一个小时的目标,努力达到。然后就有了定一天目标的能力。然后扩展到一个月,一年。制定目标和执行能力是训练出来,甚至是磨炼出来的。磨炼是指在挫败中的反思和改进。
随着经历和阅历的积累,他才可能知道一个很长的阶段应该干什么。再随着阅历和经历的沉淀,才了解自己,了解社会,懂得一些自然法则,才知道自己的一生该干什么。
这样的人是自己的人生工程师,把命运掌握在了自己手里。这样的人在人群里,不过万分之一。他们都像托尔斯泰的这段话所说的那样,是修炼出来的。
康德
没有目标的生活,恰如没有罗盘而航行。
使康德感到神圣庄严的是,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那是胸怀,是格局。回到现实生活,还是得有具体的目标。既然康德这么说了,那就表明,他曾经迷路过,找不到方向。所以,伟大的人也会迷惘。
爱因斯坦
个人的生命只有当它用来使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生活得更高尚、更优美时才有意义。
既然是一切生命,那么自然包含猪、狗之类的动物。也就是说,猫狗猪这些动物,也可以生活的高尚和优美。现实也确实如此。
这段话的必然推论是,有些人生不如狗。我见过,很多。但反过来,让自己生活的优美,才能体会到优美,才有可能让别人生活的优美。显然,这个小目标,也足够的困难。但爱因斯坦这段话的推论是,再难也得努力,因为,否则人生没意义。
切诃夫
谁要是以为崇高的、遥远的目标对于人是没有必要的,那他就只有吃啊,喝啊,睡啊,当厌倦这些时,就只有跑过去,撞死在箱子角上。
有一句名言是说:有人忙着活,有人忙着死。前半句很好理解。有了切诃夫这句话,后半句就不再抽象了。至于,撞死在箱子角上,实际上并无必要。古人说了,哀莫大于心死。没有目标,心就死了。
但是,心死也未必绝对是坏事。古人说,“人心死而道心生”。有时,心如死灰,反而更容易不带有太多偏见的看到事实和真相,乃至看到法则和规律。所以,就有了浴火重生、凤凰涅槃之类的人生经历。
我是核聚,人生核聚变的核聚。阅读更多类似文章,关注我的订阅号“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