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15年老师。我想告诉大家,这个时代寒门再难出贵子。”
据中国经贸报道,目前城乡大学生的比例分别是82.3%和17.7%。而在上世纪80年代,高校中农村生源还占30%以上。那么也就是说农村孩子在大学生源中的比例30年以来下降了几近一半?反观我国的教育史,义务教育普及的范围,已经越来越广。几乎覆盖了中国的。所有乡镇。反观农民的经济收入也在逐年上涨。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下,农民收入增高。农村孩子上学的机会也增高。但是事实是,农村大学生的比例反而下降了。寒门真的再难出贵子吗?
寒门为何再难出贵子?
在教育投资上,农村远落后于城市。在同样的国家教育投资情况下,由于农村的教育起点较低,所以农村的办学成本远高于城市教育成本。对于师资的分配,我们经常会听到三支一扶和特岗教师等职位。为什么对这些教师特殊照顾?就是因为所在地区的条件恶劣。现有的农村学校教师大多是学历不高,年纪较大的老教师同时又由于这些地区办学条件比较落后,发展前景不如城市,所以对于高校毕业生而言,吸引力不及城市。缺少年轻力量。我们不排除有业务素养特别高,而且志愿服务于山区的老师。但是更多的年轻支教老师。将在农村支教看作是一块跳板。农村学校高学历教师的流动率较高。
决定一个孩子一生的,更重要的是家庭教育。但是往往在贫困地区的家长。接受的教育相比城市孩子的家长接受的教育更少,教育程度更低。大体上来看,农村的家长的学历普遍不高。因而对于孩子的教育缺乏科学性的管理。很多农村家庭的家长注重孩子教育,但是不知道怎么去教育。在幼年以及青年时代。不能很好的给孩子一个正确的人生规划和建议。对于自己孩子的期望也不高。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个笑话:从前有一只老鸡,从来没有飞到天空中去。有一天她生了一只小鸡,天天督促着小鸡往天上飞。很多孩子拿这个比喻家长但是请大家扪心自问一下。如果你没有一个往天上飞的想法,那么你怎么能飞到天上去?富家的孩子往往因其父母有更远的眼界走的更远。然而有些往往只期盼孩子考公务员当教师,已经足够了。甚至有的要求就是初中上完或者高中上完。因而只有那些具有自主探索能力的且具有正确价值观有更远眼界的孩子,最后可能会走出“寒门”。而更多的孩子将提前进入社会,进入第二个“寒门循环”。
温家宝总理署名的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的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现在不同了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这是我经常想的一件事情”。此言一出,激起无数人心中的涟漪。
然而在今天我们能想到更残酷的事实是,这个靠知识就能吃饭的时代正在悄悄改变。布迪厄曾在他的文化再生产理论中提出了文化资本,就是利用经济学法则分析各个阶级各阶层及个体所拥有的总的文化背景知识,技术和气质。通过种种的社会现象和理论知识,我们不难发现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将知识和积累文化资产作为敲门砖已经不再广泛适用。文化资本虽然已经得到了重视,但是教育资本也在不断增长。而且其带来的经济效益远不及经社会资本和物质资本。在这里我想讲在某视频上看来的一个笑话,一个工头问一个砌墙的工人:一个月给你三千你干不干?。工人笑了笑说:三千块钱,你只能请一个大学生,请不来农民工。这从侧面指出了现在大学生的廉价以及收入低。想凭借一纸文凭混一口饭吃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寒门真的不能出贵子吗?
英国有一部纪录片叫做人生七年,片中访问了12个来自于不同阶层的七岁小孩儿。每期年再去重新访问这些小孩儿。到了影片的最后发现富人家的孩子还是富人。穷人的孩子还是穷人,但是里面有一个叫做尼克的贫穷的小男孩儿。他到最后通过自己的奋斗变成了一名大学教授,可见命运的手掌之中还是有漏网之鱼的。而且现实的生活中寒门子弟逆袭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
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世界上有二八定律,世界上20%的人掌握了80%的财富,我们也许是那被剥削的80%,也许真的存在二八定律的界限。但是我们应该相信所有的界限都可以被突破。
我并不想把所有的原因都归咎于我们身边的环境。更不会去抱怨。父母为什么不如别人的父母?因为家境不好,这个社会确实在因为一些条件阻挡我们的进步。但是这个社会并没有抹去你所有实现梦想的可能。命运给了你一个比别人较低的起点,这是已经不可改变的。我的建议就是永远不要担忧既定事实,因为我们再怎么嫌弃这个起点,都不会对于我们今后的人生有任何改变,我们唯一能做的事,向前看,向上看,努力往上攀爬。否则我们的下一代也终将回到我们的起点。我们要相信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我们要相信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