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青年怎么避免阶层固化
小镇青年
网传小镇青年将是下一个消费升级的主力人群,他们有车有房有存款没房贷压力,每日上着班,满足现有生活,他们有强大地消费潜力。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讲,小镇青年的生活就是他们向往的生活。
很多人以为小镇青年在小镇,其实不然,我在上海、深圳、成都这些大城市都见过这样的人群,这个人群如此之庞大,想想那些城市拆迁后手上有房有钱的人。现在的小镇青年已经不是特指某类人群,而是一种思维方式,他们好像什么都不缺,又好像什么都缺。在我看来,他们缺奋斗的目标,他们的车房工作都是家里长辈安排好的,他们所要做的就是按照长辈的计划行事。我姑且将这些人的思维方式称为“小镇思维”,这个思维有几个特点,满足(不思进取),迷茫(没有目标),懒惰(缺乏主动),三者相辅相成,没有目标自然不思进取,不思进取则导致缺乏主动。
并不是所有小镇青年都有“小镇思维”,带着76个熟鸡蛋到北京念书的苏北小镇青年刘强东;引领80后文学潮流的郭敬明与韩寒,分别来自四川自贡和上海郊区;又比如果壳网的姬十三,让来自城里城外的科学爱好者、青年科学家结为兴趣共同体,他同样是出身浙江舟山群岛的小镇青年。我不敢说他们在小镇的时候就有远大志向,但我敢断言那时候他们就有改变现状的渴望。
阶层固化
5年前的我也是个小镇青年,坏消息是小镇思维的三个特点我都有,好消息是我知道这种状况可以改变。我花了很长的时间来改变自己的认知,这个过程到底有多长呢,我真是捂脸不好意思说,经过那段时期我才知道机会成本的代价到底有多大,
我损失的远远不止时间。
因为认知的局限,5年前我毫无例外的错过了很多机会,耗费了很多时间,真的是不知道“时间都去哪了”
想了解什么是阶层固化看看这部名为《7 UP》的纪录片7UP看完这部片,我才真正明白了孟母为什么要三迁。家庭和环境是造成阶层固化的两个最重要因素,绝大多数小镇青年会具有小镇思维,很大程度上是拜这两个因素所赐。好在破局的办法很简单,走出去。去做一个怀揣梦想的青年。
大部分小镇青年都是“走出去”创造的成绩,如上面所述的。当你做决定的时候,你周围肯定会有很多人告诉你这样做不行,那样做不好,首先跳出来的一定是你的长辈,但什么是真的不行,真的不好,只有做了才知道。你主动去做,是创造有利环境的前提。原来写过一篇文章《你在哪个维度》里面引用了一个关于选择的观点,选择就是去做收益高,半衰期长的事情。阅读就是这么一件收益高半衰期长的事,它不仅能辐射到你的周围以及下一代,而且还能告诉你阶层并不能固化你。
杀不死我的只会让我更强大
最近一段时间因为业务需要,我重新链接了好多以前认识的人,发现时隔几年以后,人与人的差距越来越大,其中认知的差距几乎超过了所有其他差距的总和。
之前文章提到过的大M,和我同校,来自汉中的小镇青年。我们是在一次校友会上认识的,当时的他四肢健康、充满活力、锐气逼人。这次见面少了几分锐气多了几分沉稳,左手的空袖更是增添了一丝神秘感。以前从他嘴里说出来的事情,我们都要打个对折,现在我提个需求,他却能先把准备工作做完再来和你谈。忘记过去,关注当下,面向未来应该就是形容他们这样的人,车祸没有让他消沉,反而让他更强大了。
Was mich nicht umbringt, macht mich stärker. - 《Götzen- Dämmerung. Oder Wie man mit dem Hammer philosophiert.》
很多人怕别人看到自己的失败,这是有道理的,最好的失败是在没有人的地方跌倒再爬起来,失败的最大价值是提供反馈,这种反馈最好是通过小失败或者别人的失败中获得。在《精英日课》里我得到一个观点“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有效的失败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犯错要及时纠正,养成正确的习惯才能发挥习惯的力量;第二点是对事不对人,不要上升到个人能力高低这个层面,否则就会带来挫败感;第三点,失败的代价要小,用小的代价换取有价值的反馈,直至成功。
就好比我原来待过的一家公司,一直都没法成功。每次失败的代价太高,各种自欺欺人,不汲取教训,公司把失败都归咎在人的身上,以为换人能解决问题,但不管换多少人,换多少业务,结果都是一样。
不想被杀死,就应该让失败来得更有效些,有效的失败才能让你更强大,无效的失败只会让你更加失败。当你还远未碰到你能企及的阶层天花板之时,你所能做的依然只有努力学以致用所有能学到的技能,更新认知重塑更好的自己,与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结盟。
参考资料
《精进》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精英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