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老师,全名王长庆。字乙名,正德斋主人,正德斋公益书法班的创办者。
第一次见王长庆老师,是在他位于北五环的工作室里。说是工作室,其实是一套供以居住的房屋,因为几十年在墨池耕耘,每天的书法练习和书法创作已经成为王老师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一套本可以用来住或者用以产生其他更大经济收益的房子,就被他“征为”了工作室。
1.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所处环境的变化,自己逐渐对书法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闲暇之余总喜欢铺好纸、饱蘸墨写上几笔,一来觉得是一种放松;二来呢,书法可以是一个人的活动,像我这样长期独身的人,独自一人时也正好用书法来打发时间。
2018年初的时候,机缘巧合和一位前辈一同去东北出差,在寒风朔朔的出差途中,不知怎样就聊到了书法,原来他也是曾经的书法爱好者,紧接着就从手机里翻出了一幅书法作品让我看,是一幅行楷书的作品,内容是汉代董仲舒的一段话:“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净,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作品俊秀飘逸而不失中正,气韵贯通、灵动隽秀,我立刻被吸引了,向前辈索要了照片,出差途中遇有空闲便细细欣赏。
也许是因为那次出差工作完成比较顺利,也许是因为看出我是真心喜欢书法。回到单位后的一天,那位前辈喊我去办公室,我本以为是工作上的事,结果进门后,开口边问:“小吴,你学书法多久了?”我老老实实回到,“大约自己写也近十年了”。
“专门拜师学过么?”前辈又问。
“没有。”这下我的回答没了底气,“都是自己在瞎练习”。
“看你也是真心喜欢,上次给你看的那幅字,那个老师你可以试着接触一下,我给你电话你自己联系。”前辈说着便把电话给了我,上面就一个名字——王长庆。
“我从来没有向他推荐过学书法的人,你是第一个,周末有空了你打电话联系一下吧。”
2.
我也没有想到会有这样好的运气,拿到电话内心一时间竟充满激动。从前辈那里出来后,我并没有等到周末,而是回到办公室立即就打电话了。
电话接通,尊称一声老师,然后说明来电的缘由,王老师很爽快邀我周六去工作室聊天,顺便让我加微信,把地址发给我可以导航,以便顺利找到地方。
这就回到了文章的开头,一个冬日里的周六早上,我满心欢喜从西三环前往北五环。虽然在路上一刻也不敢离开手机导航,但还是因为北京道路的复杂,在路上多花了一个小时才找到。期间,王老师用电话指路好几次。
初见老师,书卷气质、温文尔雅,但又不失平易。因为还没有开始跟随王老师学习,所以老师几乎将我当作同行、同事来接待,用一种朋友式聊天的方式给我讲书法、讲写字。看我之前的字,多是鼓励,讲自己的书法之路,多是谦辞。最后,约定下个周六上课的时候,我若有空可前去试听,觉得可以就参加他的公益书法课,如果不适合还欢迎我常去工作室聊天探讨。
得到能上课的答复,我已是受宠若惊了,怎么还敢对此讨价还价,而且在工作室里确实看到了堪称精品的书法作品,我亦被深深折服,哪有不珍惜机会的道理?
3.
长庆老师生活中平易随和,但在书法艺术的追求之路上却精益求精、百折不挠。有这么几件事,我感触颇深、受益良多。
一个是关于王老师自己在书法上下功夫的劲头。有一次与老师小酌后,他看着我们几个说到,书法不是玄学,是需要下功夫的。后来我才知道,他曾经在书法练习的道路上,多方拜师求道,更可贵的是用勤奋弥补了很多东西:早上五点起床,到单位不到六点,等别的同事到单位开始准备上班的时候,他已经在办公室里练字大约两三个小时了;晚上下班回家,吃完饭又开始练字了,这些年来几乎不参加什么酒局饭局,更愿意在家吃饭,而后陪孩子一起练字画画,晚上的练习又是三四个小时。所以,有了时间的保证,基本功才打得牢固。
后来我也在反思,为什么现在我们培养一个爱好、学一门新的技艺这么难,主要还是在手机、网络绑架的时代里,集中时间和精力干一件事太不容易了,惭愧啊!
另一个是关于严格教学的事。我是因为有一点小小的基础,所以在班里上课的时候有自信,但也容易”飘“。开始学写《灵飞经》的时候,因为以前的野路子写习惯了,觉得敢下笔,乍一看还有点意思,就开始有点沾沾自喜。没想到老师看见了之后,毫不留情地说:"你这字很多是错的,读帖、临帖很不仔细,认真看清楚了再写!"
我仔细一看还真是,临帖的字写得似是而非,经不起细推敲,怎么敢那样沾沾自喜?。老师也因此传授了他关于读帖、临帖的书法学习方法:
1.读帖。不要一上来就开始照着写,因为还没有把字帖上某个字的细节掌握清楚,使转提按摸索清楚了再写,这个摸索的过程就是读帖。
2.临写。最好不要把字分成好几个笔画来临写,看清楚一个字,一口气写出来,这样临写便于保证笔画的连贯性。
3.对照。这是一个关键的步骤,写一个字之后一定要和字帖对照,看看哪些笔画写得比较到位,重点看看哪些笔画写得不到位,差距在哪里?原因是什么?一定要分析琢磨清楚,因为练字不仅仅练手,更重要的是练脑。手、眼协调,全凭大脑指挥,所以,一定记得对照分析。
4.修正。也就是按照对照分析的结果,再写几遍,不断修正以争取达到完美。
后来,我们都以此为鉴,按照老师传授得方法,认真加以练习,果然在书法学习上都有不小进步。
再一个是关于书法和文化的关系。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总是给我们强调,书法是要有文化作为依托的,否则它那背后源远流传的博大源泉就容易成为无源之水。而且学习书法与修养人品人格、塑造精神气质密切相关。为此,老师特地摘编了《正德斋书法教育诗词选编》,挑选近百首历代经典古诗词,要求大家一边学习书法,一边学习背诵古诗词,不断厚实文化底蕴。
对国学修养之于书法的意义提出了独到见解:汉字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催生了独特、灵动的气韵、风骨、写实、写意、言志、抒怀等艺术审美观念。而这些,不仅仅是一个画出的符号所能够传达的,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中国特色的独有艺术。
上面引用的一段话,很恰当地表达了王老师对书法和文化之间关系的见解,这些见解在近一年跟随学习中,王老师也在用自身的言行举止在向我们诠释着、示范着。
老师几十年笔耕不辍,取得不小成绩,如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协考级中心高级教师,中国书协会员,中央国家机关书协会员,中国收藏鉴定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书协会员,中国道教书画院委员,《中华英才》艺术顾问,等等。但近知天命,仍勤勤恳恳,在笔墨天地间甘做一名“匠人”,在书法传承的公益事业上继续不忘初心、努力前行着。
我很庆幸,一次偶然的出差能够获跟随老师学习书法的机会;我也庆幸,这一段笔墨情缘到现在让我受益匪浅;我还坚信,以后必将指引我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