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比烟花寂寞》英文名叫《Hilary and Jackie》。最初接触这部电影是在大学时代,某个难眠的夏夜,看到这部名字如此文艺的电影,鼠标在手心滑动,轻轻点下去,情节缓缓流转,回过神来的时候,已是泪流满面。这样的故事,此生,再难相忘。
《她比烟花寂寞》,寂寞的是她,也是她,是Hilary 也是Jackie,或许还有守护在荧屏前,同样形单影只的我们。
很多人将这部电影解读为一个天才的传记,二十岁的时候,我也是这么认为的。看电影之所以会落泪,是有感于天才的落寞和孤独。如今,我已年近三十,初为人母,再次品味这部电影,我读到的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
不论是灿若烟火的天才妹妹,还是一切归于平淡的落寞姐姐,她们的故事里都有着满满的孤独和心酸。或许,人生而孤独,几经辗转,我们能依靠的,终将只有自己罢了!
1.孩子的眼中没有高低贵贱,一切不过是成人强加给她们的桎梏
影片的一开头,姐妹俩还是个孩子时,一起嬉戏玩耍,那时的她们天真无邪,无忧无虑,在钢琴家妈妈演奏的时候随着曲子尽情地表演起舞。这个时候她们一无所有,却又仿佛拥有了全世界。她们的快乐和对彼此的爱那么单纯,没有受到这个世界的任何干扰和歧视,所以没有一丝一毫的杂质。
故事的转折起源于BBC电台邀请姐姐去为儿童乐团表演节目,这个时候,妹妹很不服气问妈妈:“为什么姐姐可以去而自己就不可以?”深爱妹妹的姐姐则说:“如果妹妹不一起去,我也不去。”毫无办法的妈妈只好为妹妹谋了一个敲击最后一下鼓声的表演位置。
正式表演时,妹妹Jackie过于专注地看姐姐表演,差点忘了要在演出快结束时敲最后一下鼓,等她意识过来,又过于激动把鼓给敲破了。
妹妹的表现令人失望,所以她受到了妈妈喋喋不休的责骂。而此时BBC记者又问她:“你有一个天才姐姐,一定感到很骄傲吧?”敏感如她,觉得只有自己表演好才能得到世人关注的目光,才能得到家人的爱。从此她就废寝忘食地练习,饭桌上、课堂上她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孩子哪里知道什么高低贵贱,一切只不过是强加给她们的桎梏。试想一下,如果当时妈妈对失误的她,给予的不是责骂而是安慰。如果那个记者当时不给予她那么大的压力,让她过早受到名利的刺激。是不是她就能够守住本心,不会迷失了呢?
可能你会说,如果那样,这个世界就少了一个大提琴天才。但我说,我们也多了一个平凡但快乐的女孩儿。你看,世事总是这样的矛盾。
2.为什么平凡的姐姐更幸福?
很多人都感慨于天才妹妹的孤独,其实在当时的环境下,姐姐的成长显然更艰难。如果说妹妹是先苦后甜,并且最终取得了成功。那姐姐无疑是先甜后苦,从少年天才最后沦落为平庸之辈。
当她渐渐感到妹妹比自己天分高而心生沮丧时,当家人尤其是妈妈的重心全都扑到了妹妹Jackie身上,没有人安慰她。因为一场比赛,她输掉了全世界。
所幸她的性格够温和,够大度。当记者在比赛结束要求一起照张全家福并问姐姐Hilary,“有一个天才妹妹,你一定很骄傲吧?”她依然能强颜欢笑地回答:“是的,我很骄傲,我们全家都很为她骄傲!”
可是此后,她的人生就一直处在妹妹的光环之下。当她不能按照教授的意思吹奏出音符时,想必内心是极度奔溃的吧!
所以当姐姐Hilary遇到Kiffer的时,很快就坠入情网,并与之结婚,甘愿居住乡下过着平淡的生活。不为其他,只为姐姐Hilary在Kiffer向她求婚的那个夜晚和妹妹Jackie所说的:“I love him,he makes feel special.”每个人都应该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即使她平凡如姐姐。
这个输掉了观众,输掉了亲情的姐姐,终于在爱人的眼中找回了只属于自己的光彩。即使是在妹妹提出无理要求与她分享丈夫时,即便难过,我想她的心是安定的。因为,她知道,那个男人眼中心中只有她一人。
也是那个平凡男人,完成了对她的救赎,即使归于平凡,粗茶淡饭,了此一生。但生儿育女,烟火人间,也不失为一种幸福。
3.那个来不及长大的小女孩儿
妹妹Jackie16岁一举成名,一个匿名的赞助者送了她一部名贵的大提琴“大卫多夫”,告诉她:“It will give you the world, but you must give it all yourself.”这句话仿佛预言就此预示了Jackie以后的人生轨迹。
接着她开始了辗转世界各地的演出,一个人走遍欧洲一个又一个城市,一个国家辗转到另一个国家,一间间豪华酒店、一个个陌生的宴会、一个又一个机场。没人在乎她不会洗衣服、不会照顾自己,身边也没有一个人可以倾诉和作陪。无助的时候,只能把从家里寄过来的衣服铺在床上,闻着家的味道。
想想16岁的我们在干嘛?按部就班的上学,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悠闲日子。可是对于16岁的妹妹Jackie来说,变化来得太快。她还没来得及长大,陌生的世界就猝不及防地来到她的面前,她又惶恐,又孤独。
她练大提琴是为了得到家人的爱,可最终,最想要的一切还是离她远去了。
所以在俄国的大提琴家夸她是在有天分的大提琴家时,她只是平静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恨大提琴,我根本就不想成为所谓的大提琴家,我明明就在16岁的时候好好地在舞台上表演,突然间一大堆人围着我,说我是最有天分的大提琴家,接着我的演出就排到了两年后,我根本就没有做好准备。”
是的,她还没有准备好,没有准备好长大。父母的远离,给不了她想要的爱。而她的丈夫,也没有给她想要的依赖。她在感到自己身体不适时,问她的丈夫Daniel:“如果我不会拉琴了,你还会爱我吗?”而Daniel的回答是:“如果你不会拉琴,你就不再是你了,就像舞者和舞蹈是分不开的一样。”
他爱的终究和他们一样,不过是舞台上,那个流光溢彩的她,却从来都不是,藏在她心中,那个缺爱的敏感小女孩儿。
落寞的时候,她想到了姐姐,那个处处让着她的姐姐。看到姐姐平凡的幸福,她像小时候一样想要任性的索取,最终却不得不承认,姐姐已经成熟长大,她有她要守护的家人,爱人。姐姐的世界不再是自己的世界,而姐姐拥有的爱,更是她偷不走抢不来的。
再没有人可以保护她,给她想要的安全感。这次之后,她的心彻底成为了一座孤岛,再也没有人能够抵达。而那里面住着的那个小女孩儿,再也没有停止过哭泣。
她42岁离世,天才的戏码落幕,这世上,从此少了一颗孤寂的心灵。死者已矣,愿她心中的小女孩儿,在天堂不再哭泣。
4.写给二胎时代的中国家庭
开头我就说过,这是一个关于两姐妹成长的故事。在这部电影中,我还看到一点,那就是家庭教育问题。
其实,不论是天才妹妹,还是平凡姐姐。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都应该得到父母全心全意的关心和爱。可惜,她们的父母在意的是天才的培养,而不是孩子的快乐。
可能你会说,孩子追究要长大,总要面对竞争,面对比较,这一切在所难免。可是我们能不能在孩子对这一切还一无所知的时候,平等地对待他们,用你的爱告诉他们,家是他们永远地港湾,灵魂的归处。
好多独生子女家庭,估计没有体会过这种来自家庭内部的比较和歧视所带来的伤害。可是我们听到的关于别人家的孩子,关于谁更优秀,谁更上进,谁更听话,谁更孝顺的比较还少吗?
或许家长是无意的,但带给孩子的伤害和不安全感却是久久难以磨灭的。可能你会说,我们家的孩子没有那么脆弱,可每个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你确定要用孩子一生的幸福做赌注吗?
随着国家老龄化问题的严重,中国终于迎来了二胎时代,很多家庭开始磨拳擦掌,蠢蠢欲动。
可是我们真的是为了爱孩子而给予他们生命吗?这里面有多少人是为了生儿子而生的二胎?又有多少人是为了儿女双全凑成一个好字而生的二胎?
当这个生命还未来临之前,我们就戴着有色眼镜给了他们诸多考量,这样的成长环境,真的能给孩子带来幸福吗?
只有一个孩子,我们尚且不能保证将所有的爱都给他。如果是两个孩子呢?你能保证不歧视,不偏袒,不偏爱吗?即使你的心是公正的,如果你的精力和金钱有限呢?你将会选择成全谁,放弃谁?
如果这些你都没想好,甚至没想过,我劝你还是别那么着急生二胎。与其到时候痛苦纠结,不如想好了再行动,才是对自己,更是对孩子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