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学期,我在小姨家里走读,丹丹就是我小姨家的邻居。
那个学期,我跟丹丹同进同出,几乎形影不离。
但即便如此,要说我跟丹丹之间的感情有多深厚,那也谈不上,甚至当我此时此刻,在这里想要写一写关于她的故事时,都想不起来我们之间曾发生过什么特别的事。
但不知什么原因,我却常常会在不经意间想起她,她那个瘦瘦的、小小只的身影,总在我记忆里挥之不去。
我试图去探寻原因,得出一个结论:可能是因为,她十分的维护我,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一个无条件维护过我的人。
她总给我一种感觉,好像不管我对她怎么样,她都不会生我的气,不会不理我。
被偏爱的人,总是有恃无恐。
我觉得,我对她并不很好,至少,不像她对我那么好。
从小姨家到我们学校,要过一座桥,再穿过一片空旷的田野,是有一段距离的,所以寨子里的孩子们总是结伴一起上下学,尤其是晚自习,每天晚上10点才结束,为了安全,更需要结伴同行了。
我最开始住小姨家的时候,跟寨子里的孩子们都不熟,上下学都找不到伴,是丹丹带着我融入这个小团体的。我又不太会说话,每当别人开我玩笑时,都是丹丹替我解围。
有一次,班上一个调皮的男同学在上晚自习时,大声的打闹,波及到了我,我忘记具体是什么原因了,就记得自己坐在位子上傻愣愣的,旁边的丹丹却冲了出去,跟那个同学吵了起来,最后硬是押着那个男同学给我道了歉。
去参加野外活动,她也会多带我的那一份干粮。
跟丹丹在一起,我坐享其成的时候多。
我知道自己性格挺别扭的,不合群、不讨喜,很多时候不想说话,这时就显得有些冷漠,别人看起来,难免给人一种爱答不理的感觉。
在丹丹面前,我总不自觉的就会流露出这一面。丹丹从来没有为此生过我的气,至少,没有当面表现出来对我的不满。
回想起来,跟丹丹的相处,是我最放松的时候,不怕得罪人,也不必顾虑对方是否喜欢我。
那时,我还不懂得,这样的相处有多难得,这样的朋友,有多珍贵。
每天三次,她都准时来我小姨家里等我一起去学校,很少有我去她家里等她的时候。
若有哪一次,别人看到我俩只有一个出现时,必会问一句:“丹丹/安安哪去了?”
寨子里的长辈们都说:“你俩要不结拜做个姊妹吧?”
想想,如果那时我们结拜了姊妹,那之后我们的关系也许会流于世俗,变得世故,但同时,也会变得紧密,难以斩断。
在我们那里,结拜姊妹就像是联姻结亲,要上双方家里送礼,做个仪式,要叫对方的父母为“爸妈”,逢年过节要互相拜访,请办酒席要人情往来,就像真正的亲戚那样。
我俩相视笑笑,说现在的年轻人不时兴这一套了,做好朋友就够了。
我私心里还觉得,我俩的感情,没到这份儿上。
长辈就嘱咐我们:“你们这么要好,即使以后不在一起上学了,也要继续好下去呀,要记得互相关心,常来往。”
我们没有做到。
那个学期结束后,我搬回了学校宿舍,宿舍里有佳哥,有灵儿,还有太多可以一起玩耍的同学们,我跟丹丹的关系就这样渐渐疏远。
后来,认识过很多新的朋友,然后又不断的告别更多的老朋友,却再也没有遇到过一个女孩,像丹丹这样包容我,维护我。
遗憾的是,我却把这样的一个她,弄丢了。
如果能跟那时的我对话,我一定要告诉自己:友情跟爱情、亲情一样,都需要小心的呵护,耐心的经营,更需要同样的重视和同等的付出,才能够走得长久。
珍惜每一个真心待你的人,这是少年时的我,缺了席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