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写东西了。觉得对现在的自己,并不是一种很满意的状态。总是想着,等自己本质上或者某种意义上真正有所成长了了,再提笔,这样才觉得虔诚。等着等着,便等到现在……
这段时间有太多情绪上的包袱,对生活感到沉重,感到无力,感到忐忑。这种情绪来势汹汹,试图自我调整,却收效甚微。试图寻求倾诉,一张口却变成了抱怨。所以想在这个安静的夜晚,与自己进行一次面对面的谈话。
想对自己讲一讲温和的力量。这是丸子童鞋跟我说过的一句话:温和的力量最强大。我很喜欢并信仰这句话。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对着这句话,却总有种“大道理人人都懂,小情绪难以自控”的无力和讽刺感。我细细观察了身边很多人,发现95%的人都比我做的好,这一点我必须得承认,我是一个情商很低的人,我知道我身上所有的缺点,却眼睁睁看着它们一天比一天张狂一天比一天壮大,无能无力。
在我看来,所谓温和的力量,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所产生的力量,就是能够不动声色的处理好内在和外在的所有的情绪,就是能够有使他人感到舒服同时又不会委屈自己的一种生活能力。这种能力或状态,是我一直以来可望而不可即的。
每当有朋友委婉的说起我现在的状况,我感到羞愧的同时,总是试图去辩解曾经的自己不是这样的。但是现在想来,这种辩解毫无意义。曾经的自己是怎么样的呢?一个总是笑眯眯的好脾气好性子的老好人。这是周围亲朋好友对我最多的评价。可是到了青春期的时候,我突然推翻了这样的自己。我把好脾气的那个自己定义成了“懦弱”,是因为从小到大,我有一个脾气暴躁的姐姐,为了不因为我们的冲突惹得父母难过只能一再忍让。甚至我身边最亲密的十多年的朋友,脾气也很暴躁,每次产生冲突的时候,最先低头的那个一定也是我。青春期的时候,我开始对自己之前所经历的人生感到极大的委屈和被禁锢,并决定重新开始。
这种执念,后来一直伴随我至今,影响我至深。大学填写志愿的时候,我一心想的是要离开这个地方,越远越好,过一场属于自己的人生。虽然因为亲人的不舍,最终还是留在了省内。但好歹,此后的人生,开始不再那么窒息。大学毕业的时候,终于有了正大光明的理由,离开生活了多年的城市,来到这个城市。呃,怎么说呢,这是一个我并不喜欢但是某种意义上让我感到绝对自由的城市。如今,已在这里生活了四年。这几年的时光,丝毫没有委屈自己,可以说一直是按照喜欢的方式随心所欲的生活。朋友不多,就那么一两个,不常联系,偶尔小聚,不说话也不觉得尴尬的朋友。有一场欢喜的恋爱,一个喜欢的人,朝夕相处的陪伴。一份说不上多喜欢但感到充实和进步的工作。说到这里,我心里有一个声音对我说:是呀,你应该知足了。
可是我还是觉得不满意。是的,我觉得对自己不满意。我感觉到,如今的自己,有些矫枉过正。曾经的自己,为周围的人和事考虑的太多,他们感到和我的相处舒适并快乐,可是我不快乐。可是如今的我,为自己考虑的太多,因为不愿意委屈自己,常常使他人感到不舒服。这个时候,我感官里因为没有委屈自己所产生的舒适感已经大打折扣。就像我当时窃喜终于摆脱了束缚来到这个城市,给自己带来的满足感,常常因为母亲一个充满挂念的电话荡然无存,剩下的就只有不能承欢膝下的内疚和自责。也像为人处世的脾气耐性,种因得果。因为控制不住自己一时的情绪,口不择言,虽然得了一时口舌之快,但事后只有烦恼忧愁做余味。今天在书上看到一句话,所谓的脾气差,就是自私自利。虽然我不完全肯定这句话,但也不否认有它的道理。
有时候对人生感到迷茫。虽说有心做到使他人舒适又使自己舒适,但是否该忽略外界各有差异的处世方式而只坚守自己,这样难免因为人本身存在的劣根性要承受委屈。毕竟“人善被人欺”不是空穴来风,而习惯得寸进尺的人也大有人在。坚守自己或“礼尚往来”?觉得为人处世的这个“度”,实在不好把握。
不论怎么说,不好的情绪,就像这瞬息万变的天气,总该告一段落。接纳还不够好的那个自己,学会放下,学会忽略。温和的力量最强大,总是要去不断尝试的,努力,改变。活出全新的自己。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