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洞穴遗址发掘获重要成果
在秦岭地区首次发掘出土早期现代人化石及共生的小石片工业类型的石器
为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早期现代人演化自本土古人群假说提供重要的考古学证据
中国及东亚地区的早期现代人是演化自本土古人群,还是自非洲迁徙而来?中国南北过渡地带秦岭地区旧石器时代石器工具的制造和使用者是谁,他们的体质特征和生存背景如何?秦岭地区的旧石器文化发展演化的过程如何?这些事关中国和秦岭地区旧石器考古学研究的重大课题,有赖于考古材料的新发现和持续深入的研究。针对上述问题,1995 年以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在秦岭地区进行了 20 多年持续不懈的努力。已发现的遗址以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为主,洞穴遗址仅有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洛南龙牙洞遗址。
为了弥补秦岭中西部地区旧石器时代洞穴类型遗址发现的短板,2017 年以来,研究团队在秦岭南麓和巴山北麓的汉中盆地开展了以探寻更新世洞穴遗址为导向的专项调查,重点调查了汉中南郑区龙岗寺旧石器遗址所在地的梁山及其周边地区,在南郑区梁山镇南寨村附近新发现疥疙洞遗址。该洞位于梁山余脉、汉江右岸第三级阶地上,龙岗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西北约 3 公里处。洞穴朝向西北,调查过程中发现丰富的石制品和动物化石。鉴于存在严重的文物安全隐患,2018 至 2019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和南郑区龙岗寺遗址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联合组队对该洞穴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发掘收获
此次发掘布 1×1 平方米探方 27 个。发掘中开展了航拍、航测、三维摄影建模,将文化层与水平堆积层相结合,同一文化层内以 5 厘米为水平层逐层发掘,尤其关注不同文化层之间的人类活动“地面”信息,测量了所有出土遗物的三维坐标和产状信息。除采集的测试、浮选土样外,还以 1×1 平方米为单位对其他堆积物全部进行了水洗,并进行了石器类型学、动物考古学、体质人类学、地层年代学等多学科研究,确保科学而全面地获取遗存信息。在 27 平方米的发掘面积中,发现人类活动面、石器加工点、火塘等遗迹,出土人类化石、石制品、烧骨、动物化石等遗物万余件。
遗址地层堆积厚约 1.6 米,可划分为 13 层,其中第 3~10 层为旧石器时代文化层。根据地层关系、堆积特点及初步的光释光测年结果,古人类利用疥疙洞的过程可划分为三个时段:
第一期遗存为第 10~9 层,堆积为深灰黑色粉砂,夹大量灰岩碎屑。出土石制品、烧骨、动物化石 100 余件,遗物分布较稀疏。石制品数量较少,原料以石英砾石为主,工具多见以石片为毛坯生产的小型刮削器。动物化石多为碎骨,少量为牙齿化石,以鹿科、牛科动物较常见。该时段人类仅偶尔在洞穴活动,绝对年代为距今约 10 万年或更早。
第二期遗存为第 8~6 层,堆积为深灰棕色粉砂,夹少量灰岩角砾。出土石制品、烧骨、动物化石 1400 余件,遗物分布较密集。其中石制品 600 余件,原料以石英砾石为主,其次为石英岩和凝灰岩砾石;类型包括石核、石片、工具、断块和片屑;工具多见以石片为毛坯的小型刮削器,其次为尖状器。属于华北小石片石器工业。动物化石多见碎骨,牙齿化石亦较多见,主要为鹿科和牛科动物。该时段是人类在洞穴活动频繁的时期,绝对年代为距今约 7~5 万年。
第三期遗存为第 5~3 层,堆积为浅黄棕色粉砂,夹较多灰岩角砾。发现人类活动面 1 处、石器加工点 3 处、火塘 2 处;出土人类化石、石制品、烧骨、动物化石等遗物万余件,遗物分布十分密集。人类活动面位于第 4 层以下,具有明显的踩踏面。人类活动面上的遗迹和遗物分布较有规律,其中石制品集中发现于洞口区域,见有制作石器的作业点,显示洞口区域曾作为石器加工的场所;火塘发现于洞口东侧,其旁见有较多烧骨和石制品,应是人类日常生活、取暖和消费的区域;动物化石多集中分布于洞内近洞壁处和洞口石柱下方的低矮处,这些区域应是人类堆弃消费品的区域。第 5层下洞口处亦见有 1 处火塘,以火塘为中心分布有较多的石制品、动物化石和烧骨。原生地层中出土 2 枚早期现代人牙齿化石,分别发现于第 4 层和第 3 层。另在早年被人工搬运至洞外的、含石制品和动物化石的堆积中筛洗发现人类牙齿 4 枚、头骨残块 3 块,这些筛洗出土的人类遗骸石化程度多与原生地层中出土的人类化石相当。石制品 1500 余件。原料以石英砾石为主,其次为石英岩和凝灰岩砾石。类型包括石锤、石核、石片、工具、断块和片屑,构成了石器生产和使用的不同环节。工具大多以石片为毛坯,多为中小型刮削器,存在少量尖状器,偶见个体较大的重型刮削器。主体属于华北小石片石器工业。动物化石及烧骨 8000 余件,大多为碎骨,牙齿化石亦较丰富。初步鉴定有鹿、麂、牛、剑齿象、犀、野猪、大熊猫、熊、狼、最后鬣狗、黄鼬、豪猪等 20 余种,其中鹿科和牛科动物占绝大多数,属于晚更新世“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该时段是人类活动的繁盛期,洞穴被作为居址长期利用,绝对年代为距今 3-1.5 万年。
学术意义
疥疙洞遗址是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中罕见的、保留了距今 10~1.5 万年间人类化石和丰富文化遗存的洞穴遗址,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
首先,该遗址发现的人类化石,具有典型的早期现代人特征,是中国南北过渡地带秦岭地区首次发掘出土的早期现代人化石,为研究秦岭地区晚更新世晚期的人类体质特征、现代人在中国境内的扩散与时空分布提供了十分关键的材料。该遗址地层堆积基本连续,层位关系清楚,出土遗物性质明确,对于研究中国古人类体质及其文化的连续演化、不间断发展和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过渡提供了弥足珍贵的人类化石、文化遗存和地层年代、古环境证据。特别是从中发现的共生关系清晰的早期现代人化石和华北小石片石器工业系统的石器,显示其制作和使用者应是生活在疥疙洞附近的早期现代人。而小石片石器工业是华北地区自旧石器时代早期以来长期流行的、由中国本土直立人创造的石器工业,从直立人阶段到早期现代人阶段,中国石器的类型和制作技术并未发生明显的转变,这充分表明该地区的早期现代人可能演化自本土古老的人群。因此,这一发现为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早期现代人可能演化自本土古人群的假说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学证据。
其次,秦岭地区以往发现的绝大多数旧石器遗址为位于河流阶地上的旷野类型地点,秦岭中西部地区仅洛南龙牙洞、蓝田锡水洞等极少数旧石器时代早期洞穴类型遗址发现,此前尚未有明确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洞穴遗址发现。疥疙洞遗址发现了丰富的古人类活动遗迹和遗物,其石器工业面貌与本地区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早期的石器工业面貌基本一致,也与龙牙洞遗址的石器工业面貌接近,而与本地区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早期阶段旷野遗址中常见含阿舍利类型器物的石器工业形成了鲜明对比。该发现填补了秦岭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洞穴类型居址的空白,对研究早期人类洞穴和旷野阶地两种类型的居址形态和生计方式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同时对研究秦岭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器工业面貌、人类技术行为方式、旧石器文化发展及演变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除此之外,秦岭中西部地区既往发现的晚更新世动物化石数量很少,疥疙洞遗址出土有数量众多、种类丰富的动物化石,且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极大地丰富了秦岭地区晚更新世的动物化石材料,为研究该时期动物种群演变、人类生存环境背景等也提供了重要的研究素材。
原文刊于《中国文物报》2019年12月6日第008版。
作者:张改课 王社江 鹿化煜 赵汗青 弋双文 邢松 王先彦 张红艳 孙雪峰 王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