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5.6
世界上最痛苦的事莫过于:写了一半的作业,一觉醒来,作业还在……书没了……
世界上最喜悦的事莫过于:你以为你珍贵的东西丢了……其实它还在,就在原处等你。啊哈哈哈(ಡωಡ)hiahiahia~~~
人生中的很多人、事、情感,都像失而复得,以为是失去,原来,都还在,只是一个停顿,一点迷茫,一个觉察,一次新的相逢和拥抱,一次充满希望的新启程……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我们的勇气,是爱的科学与艺术
由何笑飞老师带来的《父母的科学与艺术》线下课程,就是这样的一次赋予勇气和家庭动力的国内精品心理学育儿课程。
结束了紧凑又充实的首期三天学习之行,收获和体会仍在继续,思考和行动对于我这个11岁女孩的妈妈来说,注定会一直在路上。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我们的勇气,是爱的科学与艺术。
父母的科学与艺术——心理学育儿,带来心理学知识和新的育儿角度,更带来作为父母我们自身内省和成长的契机。内心里,我一方面感到遗憾,遗憾学习这样好的“入心”的课程晚了,女儿前些年的成长自己“缺席”和“疏漏”了很多,另一方面也庆幸,庆幸我现在还有机会、有时间去调整和弥补,而且还可以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现身说法,去把这门科学和艺术去分享给跟我一样有过类似经历和育儿困惑的爸爸妈妈们,尤其是即将成为爸爸妈妈的年轻人们,这样的心愿很强烈,这样的动力也很足。
如此,写在课后,再读我失而复得的宝贝书,谨以简书简言简问的形式,逐篇发起和记录自己学习感悟和心的触动。
五问家庭教养力
一问:我有没有做好自己?有没有带动好家人?
父母是养育孩子的第一站,家庭教养力需要整个家庭系统去支撑,亲子教育是父母的毕生共同修炼。一问:我有没做好自己?扮演好妈妈的角色?扮演好家庭一份子的角色?有没有在觉知和学习、行动的基础上,与家人很好地分享和沟通,有没有达成良好的合作式养育,有没有为孩子提供有爱的流动的家庭成长环境?问题即觉察,觉察即成长。(此处省略500字)。
二问:强迫型、补偿型和自由养育型,我家的亲子教育是哪种?
萨提亚家庭治疗相关知识告诉我,孩子身上必然有我们提供的原生家庭甚至我们的原生家庭所传递的家庭烙印,怎样吸收和强化优势传承,又如何避免因为我们成长过程中的缺失、创伤带来的代际复制?审视自己跟孩子的关系,分析我们的应对模式,这样带着思考,我开始发现强迫、补偿的痕迹…..第一次强烈的感觉到孩子和我之间是平等的,她是一个独立的,可爱的,需要按照她的轨迹去成长的生命,而我应该是她人生途中最重要的亲人、老师、朋友,陪伴并尊重她的自由。
三问:孩子是只可爱的小羊,我是在放养还是圈养她?
回过头来看,之前的养羊过程是否走了弯路?尊重孩子与生俱来的遗传因素和天性、气质,为孩子提供适宜的养育规划、教养方式和早期训练。无论是圈养型(控制型)还是放养型,结果都往往带来父母更多的焦虑,自由应该是自然,在养育中注重建立心理亲密,自由也即界限,在养育中又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貌似尊重孩子的天性、选择,给孩子的自由和放松,背后如果缺少了家庭教养科学而细致的规划,实质上则是父母的失职。养羊是一门科学和艺术。
四问:我给孩子的心灵和情感陪伴真实、足够吗?我的自然养育够吗?
静下心来,仔细地对照亲密度和界限感的纵横轴、四个象限,自己与孩子之间貌似比较亲密,实则有些疏离,貌似给予充分自由,实则控制有点过度。没有什么比内心的触动和觉察更能激发改进的行动,爱会滋养彼此的情感、心灵,让亲子关系变得真正亲密和生动。
五问:怎么引导和激发孩子的深层动力?
要激发孩子的行动和能力朝好的方向发展,最好的办法是从更高的精神、身份、价值观层面去引领和驱动。这一点我需要反省,平日里,注意力和精力比较多的“盯”在孩子的具体学习、生活的具体事项里,自我评价的标准是能不能指导和帮助孩子做的到,而不是能不能做的更好,而且是独立、有信心、有动力的做得好。究其原因,这是自己平日没有注意培养孩子的“目标”感,没有给孩子提供足够的有感染力的、获得孩子认同感的成长方向和目标,这是我当前最需要补的课。最简单的道理,你长大了想做什么?想拥有什么样的人生?这样的问题是时候去引导和带领孩子一起深入思考与探讨了,从我做起,从现在开始,学以致用,行动起来!
家庭教养力、人格心灵力、情商社交力、高效学习力、天赋创造力、自我控制力、人生设计力,力力给力!
好好学习,天天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