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
Analytic introspection, p.9:内省分析法。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16:人工智能
Behavioral approach, p.18 : 行为学研究方法
Behaviorism, p.10: 行为主义
Choice reaction time, p.5: 选择反应时
Classical conditioning, p.11: 经典条件反射
Cognition, p.4: 认知
Cognitive map, p.12: 认知地图
Cognitive psychology, p.3: 认知心理学
Cognitive revolution, p.14: 认知革命
Information-processing approach, p.14: 信息加工观
Logic theorist, p.16: 逻辑理论家
Memory consolidation, p.18: 记忆巩固
Mind, p.3: 心智
Model, p.16: 模型
Operant conditioning, p.11: 操作性条件反射
Physiological approach, p.18: 生理学研究方法
Reaction time, p.5: 反应时
Saving methods, p.8: 节省法
Simple reaction time, p.5: 简单反应时
Structuralism, p9: 构造主义
Chapter 2
Action potential, p.34: 动作电位
Axon, p.31: 轴突
Brain imaging, p.36: 脑成像
Broca's aphasia, p.39: 布洛卡失语症
Broca's area, p.39: 布洛卡区
Cell body, p.31: 细胞体
Cerebral cortex, p.35: 大脑皮层
Cognitive neuroscience, p.28: 认知神经科学
Dendrites, p.31: 树突
Distributed coding, p.51: 分布式编码
Distributed processing, p.43: 分布式加工
Event-related potential, ERP, p.41: 事件相关电位
Extrastriate body area, EBA, p.38: 纹外身体区
Feature detectors, p.47: 特征觉察器
Frontal lobe, p.36: 额叶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 p.37: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Fusiform face area, FFA, p.38: 梭状回面孔区
Grandmother cell, p.50: 祖母细胞
Localization of function, p.35: 功能定位
Microelectrode, p.33: 微电极
Module, p.38: 模块
Nerve fiber, p.31: 神经纤维
Nerve impulse, p.34: 神经冲动
Nerve net, p.30: 神经网络
Neural circuit, p.31: 神经回路
Neural code, p.48: 神经编码
Neuron, p.29: 神经元
Neuron doctrine, p.31: 神经元学说
Neurotransmitter, p.34: 神经递质
Occipital lobe, p.36: 枕叶
Parahippocampal place area, PPA, p.38: 海马旁回空间位置区
Parietal lobe, p.36: 顶叶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 p.36: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Primary receiving area, p.35: 初级感受区
Prosopagnosia, p.36: 面孔失认症
Receptors, p.31: 感受器
Recording electrode, p.33: 记录电极
Reference electrode, p.33: 参考电极
Retina, p.46: 视网膜
Specificity coding, p.49: 特异性编码
Subtraction technique, p.37: 相减法
Synapse, p.31: 突触
Temporal lobe, p.35: 颞叶
Wernicke's aphasia, p.39: 威尔尼克失语症
Wernicke's area, p.39: 威尔尼克区
Chapter 3
Action pathway, p.92: 运动通路
Algorithm, p.77: 算法式
Audiovisual mirror neuron, p.95: 视听镜像神经元
Bottom-up processing, p.60: 自上而下加工
Brain ablation, p.89: 大脑切除术
Principal of componential recovery, p.63: 成分修复原则
Dissociation, p.91: 分离
Double Dissociation, p.91: 双分离
Experience-dependent plasticity, p.85: 基于经验的可塑性
law of Familiarity, p.75: 熟悉律
Feedback signal, p.65: 反馈信号
Geon, p.62: 几何子
Gestalt psychologist, 完形心理学家
law of Good continuation, 连续律
Chapter 4, 注意(attention)
Attention, 注意
Attenuation theory of attention, 注意衰减理论
Attenuator, 衰减器
Autism, 孤独症
Automatic processing, 自动化加工
Balint's syndrome, 巴林特综合症
Bottleneck model, 瓶颈模型
Change blindness, 变化视盲
Cocktail party effect, 鸡尾酒会效应
Cognitive load, 认知负载
Cognitive resources, 认知资源
Compatible flanker, 相容侧干扰项
Controlled processing, 控制性加工
Covert attention, 内隐性注意
Dichotic listening, 双耳分听
Dictionary unit, 字典单元
Divided attention, 分配性注意
Early selection model, 早期选择模型
Endogenous attention, 内源性注意
Exogenous attention, 外源性注意
Eye tracker, 眼动追踪仪
Feature integration theory, 特征整合理论
Fixation, 注视点
Flanker compatibility task, 侧干扰相容任务
Focused attention stage, 集中注意阶段
High-load task, 高负载任务
Illusory conjunctions, 关联整合
Inattentional blindness, 非注意视盲
Incompatible flanker, 不相容侧干扰项
Late selection mode, 晚期选择模型
Location-based attention, 基于位置的注意
Low-load task, 低负载任务
Object-based attention, 基于客体的注意
Overt attention, 外显性注意
Preattentive stage, 前注意阶段
Precueing, 预线索化
Saccadic eye movements, 扫视眼跳
Same-object advantage, 相同客体优势
Scene schema, 情景图式
Selective attention, 选择性注意
Shadowing, 追随
Stimulus salience, 视觉凸显
Stroop effect, 斯特鲁普效应
Chapter 5, 记忆(memory)
Articulatory rehearsal process, 发音复述加工:工作记忆中的复述过程,防止保存在语音储存系统中的项目消退。
Articulatory suppression, 发音抑制:干扰语音回路的操作,在执行涉及语音回路任务的同时重复一个无关的单词,如“the”,就会出现发音抑制。
Auditory coding, 听学编码:声音刺激的心理表征。
Central executive, 中央执行系统:工作记忆的一部分,负责协调语音回路和视空画板的活动。
Chunk, 组块:将有较强关联的元素集合起来,一个组块内的元素之间关联较强,不同组块间的元素之间关联较弱。
Chunking, 形成组块:将较小单元结合起来形成较大单元,如将一些词汇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意义的句子。形成组块可以增加记忆的容量。
Coding, 编码:刺激的心理表征形式。比如,信息能够以视觉、语义和语音的形式得以表征。也见神经编码,是刺激在神经元放电过程中的表征。
Control process, 控制性加工:在Atkinson和Shiffrin的多重记忆模型中,个体可以主动控制的刺激过程,并且在不同任务中表现不同。复述是一个例子。
Decay, 记忆消退:由于时间流逝,记忆中的信息不断消失的过程。
Delayed partial report method, 延迟部分报告法:Sperling的视觉后像实验中所采用的程序,实验中先向被试快速呈现视觉图像,然后要求其报告出其中的部分刺激。在视觉图像消失数秒后,通过一个线索提示音来提取被试要报告视觉图像中的哪部分。也见部分报告法。
Delayed response task, 延迟反应任务:先提供信息,经过一段延迟后再进行记忆测试的一种任务。可以用于研究猴子的短时记忆能力,在任务中测量猴子在延迟阶段后仍然保持食物位置信息的能力。
Digit span, 数字广度:一个人能记住的数字数量。数字广度被用来测试短时记忆的容量。
Echoic memory, 声像记忆:对听觉刺激的短暂感觉记忆,能够在刺激消失后持续几秒钟。
Encoding, 编码过程:获取信息并将其转入记忆中的过程。
Episodic buffer, 情景缓冲器:在Baddeley原始工作记忆模型的基础上增加的成分,被看作后援储存器,它连接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两个成分。它能够将信息保持较长时间,并且比语音回路和视空画板的容量大。
Iconic memory, 图像记忆:视觉刺激短暂的感觉记忆,在刺激消失后能够持续几秒钟。符合多重记忆模型的感觉记忆阶段。
Memory, 记忆:初始刺激、图像、事件、想法或技巧出现之后,在没有上述信息呈现时对该信息的保持、提取和加工过程。
Mental approach to coding, 心理的编码形式:(编码的心理理论)刺激过经验的心理表征方式。
Mental rotation, 心理旋转:在进行客体形状比较时,人们可能是通过在脑海里对其中一个客体进行旋转来完成的。是操纵视空画板的一个例子。
Modal model of memory, 多重记忆模型:Atkinson和Shiffrin提出的模型,认为记忆的机制中包含了一系列的信息加工阶段,包括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因为其中包含了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许多模型特征,所以被称作多重记忆模型。
Partial report method, 部分报告法:在Sperling研究视觉后像属性的实验中所采用的程序。实验中先短暂呈现图像,然后要求被试报告出他们所见刺激中的一部分。通过在视觉刺激消失后立即呈现线索提示音来提示需要报告视觉刺激中的哪部分。也见延迟部分报告法、感觉记忆、全部报告法。
Perseveration, 持续症:在前额叶损伤的病人的案例中发现了这种症状,患者从一种行为转换到另一种行为时存在困难,说明个体的问题解决能力需要灵活性的思考。
Persistence of vision, 视觉滞留:在初始的灯光刺激消失几秒后,仍然持续存在对灯光的知觉。视觉滞留使我们能够从移动的火光中知觉中光的轨迹。也见图像记忆。
Phonological loop, 语音回路:工作记忆的一部分,能够保持和加工言语和听觉信息。
Phonological similarity effect, 语音相似性效应:由于字母或单词的发音相似引起的混淆。如T和P发音相似,容易被混淆。
Phonological store, 语音储存器:工作记忆中语音回路的成分,它能够在几秒内保持有限的言语和听觉信息。
Physiological approach to coding, 生理的编码形式:通过神经元放电情况决定对刺激或经历的表征。
Proactive interference, 前摄干扰:先前学习过的信息会干扰新信息的学习。也见倒摄干扰。
Reading span, 阅读广度:一个人在阅读句子的同时在记忆中保持每个句子最后一个单词的最大量。被用来测量工作记忆的储存和加工能力。
Recall test, 回忆测试:一种记忆测试。首先向被试呈现刺激,经过一段时间延迟后再要求被试尽可能多地回忆前面呈现过的刺激。也见线索回忆、自由回忆。
Rehearsal, 复述:为了记住一个刺激而反复重复该刺激的过程,以使其在短时记忆中保持激活。
Release from proactive interference, 自前摄干扰释放:消除或减少由前摄干扰引起的成绩下降。
Retrieval, 提取:回忆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的过程。
Semantic coding, 语义编码:以意义的形式在心里编码,如,回想一段文字阅读材料时,可能想起这段文字的意义,而非其中的字词看起来是什么样子(视觉编码)和听起来是什么样子(听觉编码)。
Sensory memory, 感觉记忆:记忆加工中的短暂阶段,是多重记忆模型的第一阶段,信息在这个阶段通常可以保持几秒或几分之一秒。也见图像记忆、视觉滞留。
Short-term memory (STM), 短时记忆:在短时间内保持数量有限信息的记忆机制,保持时间通常可达30秒。如果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得到复述(如重复电话号码),则该信息可以保持更长时间。短时记忆是多重记忆模型中的一个阶段。
Structural feature, 结构特征:多种记忆模型中的各个阶段,包括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Visual coding, 视觉编码:以视觉图像的形式进行的心理编码。比如,想起记忆中一件东西的图像,也见语义编码。
Visual icon, 视觉图像:见图像记忆。
Visual imagery, 视觉表象:一种涉及视觉的心理表象,即个体在没有视觉刺激的情况下“看到”某种事物的形象。
Visuospatial sketch pad, 视空画板:工作记忆的一部分,用于储存和加工视觉和空间信息。也见中央执行系统、语音回路、工作记忆。
Whole report method, 全部报告法:Sperling在研究图像记忆属性的实验中采用的方法。在实验中首先短暂呈现图像刺激,然后要求被试报告呈现过的全部刺激。也见部分报告法、感觉记忆。
Word length effect, 词长效应:记忆一组较长单词比记忆一组较短单词更困难。
Working memory, 工作记忆:短暂地储存和操作阅读、学习和推理等复杂任务中所需信息的资源有限的系统。
Chapter 6 长时记忆的结构
Anterograde amnesia, 顺行性遗忘症:对损伤之后发生的事件的遗忘,不能形成新记忆。
Classical conditioning, 经典条件反射:将一个中性刺激与一个能够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配对呈现,使这个中性刺激也能引起该反应的过程。
Conceptual priming, 概念启动:启动刺激诱发的启动效应是建立在启动刺激的语义基础之上时。例如,先呈现“家具”这个词语,会导致被试对随后呈现的词语“椅子”的反应更快。
Declarative memory, 陈述性记忆:包含对经历过的事件(情景记忆)或事实(语义记忆)的有意识的回忆的记忆。
Episodic memory, 情景记忆:发生在某人身上的关于特定事件的记忆,这些事件通常被记忆为在某时某地发生的个人经验。和语义记忆共同组成陈述性记忆。
Explicit memory, 外显记忆:对过去学习过的事件或事实的有意识回忆的记忆。也叫陈述性记忆或有意记忆。
Implicit memory, 内隐记忆:即使个体没有意识到的经历也可能对个体后来的行为产生 影响,发生这一过程中的记忆。也称非陈述性记忆。
Korsakoff's syndrome, 科尔萨科夫综合征:由维生素B1长期缺乏导致的额叶和颞叶区损坏。
Long-term memory, 长时记忆:能够长期容纳大量信息的一种记忆机制,是多重记忆模型中的一个阶段。
Mental time travel, 心理时间旅行:个体在脑海中回到过去,再次体验发生在过去的事件。根据Tulving的观点,它是情景记忆体验的典型特征。
Nondeclarative memory, 非陈述性记忆:尽管个体没有意识到有过某段经历,但是这段经历仍然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这时涉及的记忆。
Primacy effect, 首因效应:在记忆实验中呈现一列词语,对初始位置出现的词语的记忆效果较好。
Priming, 启动:之前呈现的刺激导致被试对当前呈现的相同或相似刺激的反应发生改变的现象。也见概念启动、重复启动。
Procedural memory, 程序性记忆:关于如何执行熟练技能的记忆。是内隐记忆的一种,因为人们尽管能够完成某种熟练的行为,但是经常难以精确地解释该行为是如何完成的。
Propaganda effect, 宣传效应:人们仅仅因为事先接触过某些信息,就更可能把这些事先看过或听过的陈述当成正确的。
Recency effect, 近因效应:在记忆实验中呈现一列词语,对最后出现的词语的记忆效果会得到增强。
Recognition memory, 再认记忆:识别出曾出现过的刺激。在学习阶段先呈现一些刺激,在测验阶段再将这些刺激与其他新刺激一起呈现,要求被试找出学习阶段出现过的刺激。
Repetition priming, 重复启动:正启动的一种,指测验刺激与启动刺激相同或相似时产生的启动效应。
Retrograde amnesia, 逆行性遗忘症:对损伤或创伤之前的事件(如脑震荡)之前的记忆缺失。
Semantic memory, 语义记忆:对于知识的记忆,与任何特定的个人经历无关。和情景记忆一起组成陈述性记忆。
Serial position curve, 系列位置曲线:在记忆实验中要求被试回忆一列词语,然后将每个单词的回忆率与其在词表中的位置对应起来作图得到的一条曲线。也见首因效应、近因效应。
Chapter 9 知识(knowledge)
Back propagation, 反向传播:联结网络通过反向传播过程进行学习,在反向传播过程中,错误信号会沿着网络反向传输。错误信号的反向传输为联结网络提供了修正联结权重所需的信息,以得到刺激所对应的正确输出信号。
Basic level, 基本水平:在Rosch的类别图式中处于总体(高级)水平(Global superordinate level)之下的水平(比如“家具”这一高级类别水平之下的“桌子”或“椅子”类别),根据Rosch的观点,基本水平具有心理优先性,因为基本水平之上的类别水平会缺失大量信息,基本水平之下的类别只增加少量的信息。也见总体(高级)水平,具体(低级)水平(Specific subordinate level)。
Categorization, 分类:将事物归类到一个组别中的过程。
Category, 类别:属于同一种类的一组事物,比如“房子”、“家具”或者“学校”。
Category-specific knowledge impairment, 分类特异性障碍:脑损伤导致患者在再认某一特定类别的事物时存在的障碍。
Cognitive economy, 认知经济性:在某些语义网络模型中,将多数类别成员所共有的属性储存在网络中较高水平的节点上。比如,“能飞”的属性储存在“鸟”的节点上而非“金丝雀”的节点上。
Concept, 概念:在记忆、推理、语言应用与理解等多种认知加工过程中用到的心理表征。比如人们可以在心理表征“猫”或者“房子”。
Connection weight, 联结权重:在联结主义模型中,联结权重决定信号从一个单元向另一个单元传递时的增强或减弱程度。
Connectionism, 联结主义模型:心理操作的网络模型,认为概念在网络中的表征方式与神经网络类似。这种描述概念的心理表征的观点也称为并行分布式加工(PDP)观点。也见联结网络。
Connectionist network, 联结网络:从联结主义角度提出的概念表征网络模型。联结网络基于神经网络,但与神经网络不完全相同。联结网络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认为一个具体类别是由分布在网络中的许多单元的激活表征的。这与语义网络相对,在语义网络中具体类别是由个别节点表征的。
Definitional approach to categorization, 分类的定义理论:认为我们通过判断一个事物是否符合某个类别的定义来判断这一事物是否属于这个类别。也见家庭相似性。
Error signal, 错误信号:在联结网络的学习过程中,特定刺激引发的输出信号与真正表征该刺激的输出信号之间的差异。
Exemplar, 范例:在分类中指人们过去曾经遇到过的类别成员。
Exemplar approach to categorization, 分类的范例理论:认为在判断一个事物是否属于某一类别时,要将其与类别中的范例进行比较。范例是人们过去曾遇到过的该类别的成员。
Familiarization/novelty preference procedure, 熟悉/新异偏好程序:?
Family resemblance, 家族相似性:认为某一具体类别中的事物在某些方面与同类别的其他事物具有相似性,人们据此进行分类。这种观点与定义理论相对应,定义理论认为,只有当一个事物符合某类别的定义标准时,才会被判定属于该类别。
Global (superordinate) level, 总体(高级)水平:类别图式中的最高水平(比如“家具”或“汽车”)。也见基本水平;具体低级水平。
Graceful degradation, 渐进性退化:只有系统的逐步损毁才可能引起系统动作的瓦解。这一过程出现在一些脑损伤和联结网络部分受损的案例中。
Hidden units, 隐藏单元:联结网络模型中位于输入单元和输出单元之间的单元。也见联结网络、输入单元、输出单元。
Hierarchical model, 层级模型:由不同水平组成的模型,如知识表征的网络模型。具体概念位于底层,比如金丝雀和鲑鱼;总体概念则在较高水平,如鸟、鱼或动物。
Hierarchical organization, 层级组织:将较大、较一般的类别分成较小、较具体类别的类别组织方式,这些较小类别还可以进一步分成更小更具体的类别,进而形成不同水平的类别组织。
High prototypicality, 高原型典型性:类别成员与类别原型有较高的相似性。也见原型典型性。
Input units, 输入单元:联结网络中被环境刺激激活的单元。也见联结网络、隐藏单元、输出单元。
Lexical decision task, 词汇确认任务:要求被试尽快判断一个特定的刺激是词还是非词的实验程序。
Low prototypicality, 低原型典型性:类别成员与类别原型的相似程度较低。也见原型典型性。
Output units, 输出单元:联结网络中负责最终输出的单元。也见联结主义网络、隐藏单元、输入单元。
Parallel distributed processing, 平行分布式加工:见联结主义,也见联结网络。
Prototype, 原型:将人们过去遇到过的某一类别的成员进行平均得到的,用于分类的标准参照。
Prototype approach to categorization, 分类的原型理论:认为我们通过判断一个事物与某个类别的标准表征(原型)是否相似,来决定该事物是否属于此类别。
Prototypicality, 原型典型性:类别中一个具体成员与类别原型的匹配程度。也见高原型典型性、低原型典型性。
Semantic network approach, 语义网络模型:认为概念是以网络方式在头脑中组织的理论观点。
Sentence verification technique, 句子确认技术:一种要求被试判断一个句子是真句还是伪句的技术。比如,在类别研究中会用到像“苹果是水果”这样的句子。
Specific (subordinate) level, 具体(低级)水平:在Rosch的类别图式中,低于基本水平的类别水平(比如,基本水平是”桌子“,具体水平是”餐桌“)。也见基本水平、总体(高级)水平。
Spreading activation, 激活扩散:当激活一个节点时,这种激活会沿着语义网络中与该节点相连的所有连续传递扩散。
Typicality effect, 典型性效应:在判断一个句子的真伪时,对包含类别中高原型典型性成员的句子判断要快于包含低原型典型性成员的句子。也见句子确认技术。
Units, 单元:联结网络中与神经元相似的加工单元。也见隐藏单元、输入单元、输出单元。
Chapter 10 表象 Imagery
Conceptual peg hypothesis, 概念桩假设:与Paivio的双重编码理论相关的一种假设。认为个体能够根据具体名词创建表象,这种表象就如同桩子一样,可以使其它单词“依附”于它,进而增强对其它单词的记忆。
Depictive representation, 描述性表征:与空间性表征相似,之所以叫做描述性表征是因为可以用图画的形式来描述空间性表征。
Epiphenomenon, 副现象:伴随某种信息加工出现,但实际上并不属于该信息加工的心理体验。副现象的一个例子是计算机进行运算时不断闪烁的指示灯。
Imageless thought debate, 无意象思维争论:关于在没有意象的情况下能否进行思考的争论。
Imagery debate, 表象的争论:关于表象背后的机制是空间性(与知觉类似)还是命题性(与语言类似)的争论。
Imagery neuron, 表象神经元:个体进行表象加工时所激活的一种类别特异性神经元。
Mental imagery, 心理表象:个体在没有感觉输入的情况下体验到的一种感觉印象。
Mental scanning, 心理扫描:个体对其头脑中的心理表象进行扫描的过程。
Mental simulation, 心理模拟:个体为解决问题而在脑海中创建的模型,可以模拟出不同选择可能导致的结果。
Mental walk task, 心理行走任务:表象实验中使用的一种任务,在这种任务中被试需要在脑海中想象出一个客体的图像,并想象自己正走近想象中的客体。
Method of loci, 位置记忆法:一种记忆方法——创建一个具有空间布局的心理表象,并将需要记忆的事物放在不同的位置上。也见字钩法。
Paired-associate learning, 配对联想学习:一种学习任务,这种任务可分为两个阶段:在学习阶段向被试呈现词对;在测试阶段只向被试呈现词对中的一个词,要求被试回忆出学习阶段与之配对出现的另一个单词。
Pegword technique, 字钩法:一种将需要记忆的事物与具体词汇相联系的记忆方法。也见位置记法。
Propositional representation, 命题性表征:一种信息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利用抽象符号来表述客体关系,比如通过语言文字来表征客体及客体之间的关系。
Rule-based approach(to mechanical reasoning), 基于规则的方法(用于力学推断):运用规则来解决力学推断问题,是一种与涉及心理表征的方法截然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法。
Spatial representation, 空间性表征:一种信息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将图像中的不同部分与特定空间位置相对应。也见描述性表征。
Tacit knowledge explanation, 隐性知识解释:对表象实验结果的一种解释——认为被试在做出判断的过程中无意识地运用到了与世界相关的知识。这种解释常用以反驳“表象是一种描述性或空间性表征”的观点。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 经颅磁刺激:通过刺激线圈形成一个脉振磁场,将并之作用于颅骨,进而暂时性地干扰某一特定脑区的功能。
Unilateral neglect, 单侧性忽视:由脑损伤导致的一种问题,通常与右侧顶叶受损有关。存在这一问题的病人会忽视出现在其左侧视野中的客体。
Visual imagery, 视觉表象:一种涉及视觉的心理表象,即个体在没有视觉刺激的情况下“看到”某种事物的形象。
Chapter 11 语言(language)
Anaphoric inference, 回指推理:在阅读的过程中,将一个句子中的人或物与另一个句子中的人或物联结起来的推理过程。也见因果推理、工具性推理。
Casual inference, 因果推理:阅读中对于事件原因的推理,是将当前句子中的事件结果与前文中的事件原因联结起来的过程。也见回指推理、工具性推理。
Coherence, 连贯性:当前阅读内容和前文内容在读者头脑中的表征一致性。
Garden path sentence, 花园小径句子:对花园小径句子进行语义分析时,之前看似正确的语义理解,很可能被正文证明是错误的。对句子的理解取决于句子后部出现的信息。
Given-new contract, 已知-未知协定:为了确保会话顺利进行,交谈的句子中一般包含两种信息,一种是个体已经知道的已知信息,另一种是个体过去不知道的新信息。
Inference, 推论:在阅读中根据文字提供的表面信息生成文中没有明确说明的信息的过程。
Instrument inference, 工具性推理:对篇章中所涉及的工具或方法进行推理。也见回指推理、因果推理。
Interactionist approach to parsing, 语法分析中的交互作用原则:认为句法和语义信息可以同时对句子加工产生作用,读者可以随时利用各种信息去理解句子。和句法优先观点相比,这一观点强调了语义在句子理解中的早期作用。
Language, 语言:一种由声音和符号组成的,用来表达情感、想法、思维和经历的交流系统。
Late closure, 晚封闭:在句子理解中,个体会尽量将新遇到的单词归纳到当前正在加工的短语中,直到一个新单词的语义不再适用这个短语内容为止。
Lexical ambiguity, 词语模糊性:词汇通常含有多个含义。
Lexical decision task, 词汇确认任务:要求被试尽快判断一个特定的刺激是词还是非词的实验程序。
Lexical priming, 语义启动:与词汇语义相关的启动,当语义相似的词汇连续出现时可以产生启动效应。例如,与目标词“bug”之前不存在语义相关词相比,当“bug”之前出现语义相关词“蚂蚁”时,个体对“bug”的反应更快。
Lexicon, 心理词典:词汇的心理表征,表征内容包括单词发音、语义以及与其他词汇的关系。
Morpheme, 词素:语言的最小单位,具有独立的语法功能。比如,英文单词“truck”虽然含有多个音素,却只含有一个词素,因为每个音素并不含有独立的意义。
Parsing, 语法分析:将句子分析成短语的心理分组过程,对句子的句法分析决定了句子的含义。
Phoneme, 音素:语音的最小单位,如果改变一个词汇的音素,其语义也随之改变。
Phonemic restoration effect, 音素恢复效应:自动将缺失的音素或噪音(如咳嗽声)屏蔽的音素补回到单词中的现象。音素恢复效应在句子语境下尤其明显。
Psycholinguistics, 心理语言学:对语言进行心理学研究的学科。
Sapir-Whorf hypothesis, 萨皮尔-沃尔夫假设:认为特定文化下的语言的性质可以影响该文化中个体的思维方式。
Semantics, 语义:词汇或句子的含义,不同于语法。
Situation model, 情境模型:篇章的心理表征方式。
Speech segmentation, 语音分割:在连续的语音信号流中知觉出单个单词的过程。
Syntactic priming, 句法启动:先前出现过的特殊句法结构在稍后的会话内容中更容易出现。
Syntax, 句法:词汇组成句子的规则,不同于语义。
Syntax-first approach to parsing, 语法分析中的句法优先原则:强调句法在语法分析中的重要作用,也见语法分析中的交互作用原则。
Temporary ambiguity, 暂时性歧义:无法根据句子开头的几个词语确定句子的含义,因为开头几个词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释,只有展开整个句子后才能确定其具体含义。例如“Cast iron sinks quickly rust”就是一个典型的暂时性歧义句。
Word frequency, 词频:某一具体词汇在特定语言中的使用情况。例如,单词“家”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远足”
Word frequency effect, 词频效应:个体对高频词的反应优于低频词。
Word superiority effect, 词优效应:与单独的字母或非词中的字母相比,个体更容易识别词汇中的字母。
Chapter 12 思维:问题解决
Acrobat problem,
Analogical encoding,
Analogical paradox,
Analogical problem solving,
Analogical transfer,
Analogy,
Candle problem,
Convergent thinking,
Creation cognition,
Design fixation,
Divergent thinking,
Experts,
Fixation,
Functional fixedness,
Goal state,
Ill-defined problem,
Initial state,
Insight,
Intermediate state,
In vivo problem-solving research,
Means-end analysis,
Mental set,
Mutilated checkerboard problem,
Operators,
Problem,
Problem space,
Radiation problem,
Restructuring,
Reverse acrobat problem,
Source problem/source story,
Structural feature,
Subgoals,
Surfaces features,
Target problem,
Think-aloud protocol,
Tower of Hanoi problem,
Two-string problem,
Water-jug problem,
Well-defined probl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