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的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毁他的人觉得他是严嵩党羽,贪污腐败,论罪当诛,而挺他的人认为他为国为民,功勋卓著,应当流芳百世。这个人,就是胡忠宪。
说到明朝的抗倭名将,大家最先能想到的就是戚继光和他的“戚家军”,可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当时戚继光的上司胡忠宪的名字。简单介绍一下胡忠宪:胡宗宪(1512年11月4日—1565年11月25日),字汝贞,号梅林,明代南直隶徽州府绩溪(今安徽绩溪)人。嘉靖十七年(1538)年进士,嘉靖三十四年的时候任浙江巡按御史。
当时的倭寇非常猖狂,三天一小抢,十天一大抢,有组织,无纪律,把当时沿海的朝廷官员折腾的够呛,百姓也深受其害。你会说,那朝廷的军队是吃干饭的?出动军队把倭寇灭了不就行了么?可是呢,事情还真没那么简单,一方面,由于当时明朝的官僚体系比较腐败,军队里面有好多都是吃空饷的,再加上沿海地区和平日久,军队战斗力本来就不行,所以,朝廷多次出动军队围剿,但收效甚微,还动不动吃几个败仗。
这里要简单说一下当时的倭寇,最开始的倭寇都是些日本失去土地不得不流亡的浪人武士,后来由于明朝彻底断绝了对外贸易和严禁百姓下海,所以,后来很多走投无路的中国人都成了倭寇,另外当时的倭寇里面还有一些葡萄牙人等欧洲人。他们的日常就是吃饭,睡觉,抢劫。经常不定时,不定期的光顾沿海各个地区,烧杀抢掠一番,然后扬长而去。而且,前期的倭寇战斗力很强,因为倭寇的主力都是些从小接受过严格训练的日本武士。有一则史料显示,有一次,有一股四十人左右的倭寇上岸抢劫,也不知怎么了,抢着抢着就迷路了,辗转多地,走到哪抢到哪,最后尽然转到了南京附近,几千官兵是围追堵截,最后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这一伙倭寇消灭,战后统计,被这四十几个倭寇砍伤砍死的军民合计约三千余人。你四十对三千啊,就知道当时的官兵有多弱,倭寇战斗力多么爆表了。
话说回来,当时江浙地区来了一个人,谁呢?大奸臣严嵩的义子,赵文华,本来他就是出趟差,搞个献祭仪式回去复命就行了,可是偏偏对倭寇感兴趣,也想掺一脚,估计是手痒了,也想跟倭寇过过招。可是他的满腔热情贴了冷屁股,当时江浙的一二把手都不愿搭理他,你哪来的回哪去,咱们这正忙着打倭寇呢,没空陪你赵大公子玩。江浙这边的大人物都不搭理他,赵文华很生气,所以,没过多久他就想方设法把这些人都给弄死了。而只有一个人对他很好,谁呢?胡忠宪,胡忠宪跟赵大公子打的火热,赵大公子竖起了大拇指,这位同志,很上道!说到这里,嫉恶如仇的人估计就要跳起来开骂了:这不就是典型的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小人行径吗?应该直接拉出去枪毙咯。可是,在一个复杂的大环境中,我们坚持自己的操守,信念固然值得敬佩,可是敬佩过后呢?除了一抔黄土,为国,为民,又留下了什么呢?本来有机会造福千万人,现在,只能滋润一下坟头的花花草草了。因此,对于历史上的很多所谓清官,所谓忠臣,我是不置可否的。
胡忠宪之所以和赵文华亲近,是因为在当时严党一手遮天的情况下,要想真正的为百姓做点事,没有严党的支持,根本无从谈起,能保住姓名都是奢望。在赵文华的帮助下,胡忠宪一举成为了当时江浙地区的一把手。上任后,他做了几件事,一个是提拔重用了俞大猷,徐文长,戚继光等一大批人才。二是在徐文长的帮助下制定了一整套对付倭寇的办法,那就是分化瓦解,各个击破。胡忠宪的行事风格其实很值得我们今天的人学习,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实用主义者,他很清醒的知道敌人是谁,敌人的特点和他们的实力。
敌人主要是两个人,一个是汪直,汪老板也是个传奇人物,他的事情都能单独拿出来说个一天。总之,您可以把他理解为跨国军火走私集团的老板,那可比那些个什么金三角银三角毒枭什么的牛逼多了,据说汪老板的生意额相当于一个浙江省的财政收入,而且,汪老板不仅有钱,还有枪,手下有上万的武装力量,在日本,东南亚那可都是横着走的,日本的各个大名见了都得礼遇有加。而另一个人,名叫徐海,他的钱没有汪直多,兵力也比不上汪直,可是,他有一个漂亮老婆,另外,他打仗非常厉害,每每都能把明军打的丢盔卸甲,大败亏输。对于这两个人,胡忠宪比了比胳膊,发现自己一个都拧不过,那怎么办呢?胡忠宪于是开展了一系列的斗智斗勇的工作,过程很精彩,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一下明史,这里我就不赘述了。总之,我们的胡总督把演员的天赋和脸皮的厚度发挥到了一定的境界,要是他能出一本厚黑学的书一定能版税拿到手软。什么派间谍啦,挑拨离间啦,敲闷棍,下黑手,拉关系,什么方法有用用什么。我们来看一下战果,徐海和他的几个合伙人在胡宗宪的手段下,不久之后就互相猜忌,分崩离析,大打出手,胡宗宪没费多少力就把徐海和他的部下一网打尽,徐海被迫跳海自尽,随后他的首级连同他的的弟弟徐洪,同伙陈东,叶麻,日本大隅岛岛主的弟弟辛五郎等人尽数被俘,徐海之乱,由此平息。而另一位大佬汪直汪老板,胡宗宪确是以何谈和劝降的对策来招安,本来汪直已经同意投降,沿海倭寇之乱就要圆满解决了,可惜,中途跳出来一个二百五,在汪直去杭州游玩的时候被王本固直接逮捕下狱。胡宗宪一听知道坏了,上书请求考虑实际情况放过汪直,可是,这时候跳出来很多键盘侠,大义凌然的指责胡宗宪为倭寇求情,有勾结倭寇,放纵倭寇的嫌疑,应该停职下狱。这一幕何其相似,今天,网上但凡出来一个新闻,那些键盘侠也不管事实是否清晰,直接唾沫横飞的开骂。而汪直的死,使得平倭的事情又向后拖了十几年,可是又有谁在意过,在这些年中,有多少百姓因为倭寇的入侵而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平定倭寇后,胡宗宪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太保。然而,没过几年,由于严嵩的倒台被牵连,那些清流才不管你为民为国做过什么,他们只知道,凡是严党的人,统统都要消灭干净,最后,胡宗宪虽然没有被处死,确是入狱后再无出头之日,病死狱中。而后世的清流,史学家等,因为他的严党身份,而对他的功勋一笔带过,以至于后人都不知道这位真正的抗倭名将。
从胡宗宪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种顺势而为,适应环境的人生智慧,是一种心系百姓,坚守原则的赤子之心,是一种随机应变,处变不惊的沉稳与从容。我觉得,这样的人要比那些高喊着爱国爱民,匡扶正义,忠君报国的人要可爱的多,因为他们是实干家,他们的着眼点永远是如何把事情做好,而不是如何把道理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