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三十的我,曾一度觉得自己还没长大,但现实和亲人早已不允许。
是的,人总会被迫长大,去接受一些现实。而我的这个时间点是从成家后开始的。
婚后和队友一起经营自己的小家庭,爱情早已转化成了亲情。琐事不断的柴米油盐生活,很平淡,但也很满足。
只是,从「依赖父母」到「经营小家」,随着角色的转变、环境的改变、经济的独立,感受到的人情世故也更真实、更复杂。
确实有很多的「想不通」,也有反感、厌恶和叛逆。
我曾说自己从小最爱做的事,是听爸妈在和亲戚聊天。对人情世故算是从小耳熟目染,但依然有太多不懂的事。
在爷爷的葬礼上,孙子和孙女“待遇”完全不同。
孙媳妇可以忙前忙后,接待来宾,作为亲孙女,只能像客人一样待在一遍,静静地看着一切。只因孙媳妇是本家人,亲孙女是外家人,是客人。
是男女的差别,还是重男轻女的思想习俗?我不明白。
虽然只是形式,给活人看的,实质更重要。只是,爷爷走了,以后想尽孝都没有机会了。
孙子和孙女不同,男方亲人离世和女方亲人离世竟也不同。
· 我婆婆的妈妈去世时,按规矩,我爸妈不用去,因为那是我婆婆的妈妈。如果是我公公的父母,他们不会缺席。
· 爷爷去世时,按规矩,我公公婆婆要来,因为那是我爸爸的爸爸。如果是我妈妈的父母,他们不用去。
· 然而,我婆婆的妈妈去世时,我嫂子的娘家人去了,因为离得近(一条街上的)。我爷爷去世时,本村庄的人,不管什么关系,都要去,因为离得近。
这些所谓的规矩,我是在和队友和家人反复周旋之后才知道的。并且,也只是我们这边的规矩而已。毕竟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
即便我家和队友家同处一个县城,相距不过七十余里,风俗也有差别。我家这边男方亲人离世和女方亲人离世不同,队友家却都一样。
在这个过程中,必然少不了误解和矛盾。说出来还好,憋在心里时间久了就是个疙瘩,为日后更多的矛盾埋下隐患。
说到这里,我更能理解当夫妻两家相距较远时,在“过年回谁家过年”这个问题上的争执了。由于风俗不同,各家看中的点不同,这便成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问题了。过程中必然少不了矛盾,有迁就,就有委屈,最终只能靠爱来平衡了。
我们村在婚礼前有“接客人"的风俗。在婚礼的前一两天,往往由人缘比较好的哥哥或叔叔带着新郎,拿着香烟挨家(有礼尚往来的亲戚和邻居)去通知喜讯,告诉吃席的时间和地点。
我弟结婚时,大哥毛遂自荐带着他去“接客人",阴差阳错出了乱子,奔四的人了被骂得眼泪打转。三家亲戚挨在一起的,中间那家人刚好不在家,接完第一家就顺道接了第三家。
在我们看来没什么大不了的事,人不在家顺道接下一家不是很正常的吗?结果中间那家人却不愿意了,直接打电话指责我爸,说些类似“在外面混好了,看不起人了”的话,把我爸气得不行。只得当着大家的面骂大哥,最后让二哥带着弟弟重新登门去接一遍。
在办结婚这样大事的时候,亲戚的脸面要照顾到,很多细小的点做得不到位的,都可能被他们日后指指点点,耿耿于怀,还在外人面前说你的不是。
曾经觉得很奇怪,亲戚之间难道不是应该互帮互助吗?不是应该有更多的包容吗?为什么会如此斤斤计较,争个谁是谁非呢?
后来我慢慢的明白,所谓的亲戚,只是「恰好投胎投得比较近而已」,他未必希望你过得比他好,即使希望,也不希望过得比他好。
看清亲戚关系的本质后,也明白了「礼尚往来」「行礼往户」的意义,维持亲戚关系,在办事时热热闹闹的,有人捧场证明你混得好,那么你就有面子。至于最本质的祝福之心,大概所剩无几。
看起来很讽刺,但也很无奈。与过去的时代不同,这个时代的人们背井离乡,亲戚聚少离多,一年甚至几年才见一次面,感情自然淡了。见面时也很难找到共同的话题,基本聊几句就各自看自己的手机,到点了便各回各家。
很遗憾,这成了常态。
曾经认为爸妈势利,总把人想得很坏,但慢慢地也理解了。他们只是把人性看得比较真实而已,我只是活在书本上太久了,一个没有太多社会经验和人情世故的“书呆子”而已。
不知道舅舅很少参与这些人情世故中,是因为看清了本质,还是不想麻烦呢。答案我大概永远不会知道,因为我不可能直接去问他这个问题。
至于我嘛,对于复杂的人情世故,经历过困惑、反感、厌恶、叛逆,现在看清了,想明白了,也就释然了。打不过就加入,但不过分,以舒心为主。毕竟人是群居动物,不可能真正脱离人群而生活。
于是,我在常用的笔记软件上,建立「人情世故」笔记,专门用来记录礼尚往来的事项。包括:
· 别人给我们的每一笔,都需要清清楚楚的记录,日后还别人时,绝对不能还少了。比如,我结婚生孩子时,别人上了多少礼钱、送了什么礼物;逢年过节时,别人给我女儿的红包、礼物;去亲戚家,第一次见孩子时给的红包等等。
· 记录风俗规矩等等,有必要去梳理梳理,三十多岁的人了,不求做事出彩,但求稳重不出错。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详细记录礼尚往来,可以吃亏但不能出错,这也是用心的体现,算是不枉亲戚一场吧。
普通的亲戚这样「浮于表面的应付」我姑且能接受,可至亲,我绝对不允许。
也许是各自经营自己小家之后,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们,不再是从前的我们。
这种改变最早的感受来自二哥,成家之前,跟着他到处转,好吃的好玩,那是一段美好的回忆。成家之后,这样玩的机会基本没有了,原本调皮的他,偶然间在他脸上看到了忧郁。
至于我,我感觉结婚前后似乎差别不大,心态没有变化,依然爱听爸妈闲聊,依然会经常厚着脸皮抱着妈妈甚至亲她一口。如果说变的,大概是不再和爸妈一起住了,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女儿身上了,还有想着如何尽快坏买房借款了。
弟弟似乎一直是那个长不大的孩子,即使结了婚过年时还能带着一帮小孩放鞭炮。看到他对我女儿的疼爱,就像他小时候我对他的疼爱一样,仿佛间总会有种时光的错觉。尤其是当他抱着自己孩子时,我惊讶的发现,二十多年前那个我抱在怀里哄睡的孩子,如今也当爸爸了。今年回老家送爷爷时,我们聊了一路,发现他是个有担当有理想有才华的孩子。他的导演梦,我的作家梦,哈哈。
和妹妹之间,偶尔竟会有种说不出的陌生感,这让我很悲伤。我们结婚前同睡一张床,无话不聊,很亲密,她对我很依赖,我对她很疼爱。结婚之后有了各自的家庭,各忙各的,虽然经常聊天,但话题也始终聚焦在孩子身上,聊到我们各自身上也总浅尝辄止。每当听到她和妹夫关系越来越好,我由衷地为她感到开心,希望他们长长久久。只是有时会被她的想法惊到。被同化?心在远离?我太敏感了?迟钝了?矫情了?
最不愿意发生的事,似乎在固执地悄然的发生。
成家后,回家偶尔有种“外人”的感觉,有时插不了话,因为不常在家,对近期发生的事不熟悉,就像同学聚会一样,只能聊熟悉的人和事。而我,多想像以前一样融入,参与家庭的事。这大概也是我结婚后,一直想要回家过年的原因吧。这么重要的节日,大家都聚在一块,我却不在家,心里难免空落落的。所以我不止一次地和队友说,真羡慕你啊,能够天天和家里人在一块。
或许,妈妈也有过类似的感受吧;或许,这也是他们那一辈对儿子执著的原因之一吧。都说儿子女儿都一样,但事实上真的一样吗。曾经我一直想当一个男孩,因为他们的期待,因此知道他们因此所受的折磨。
我承认,我是个敏感又迟钝的人,对于改变,我接受得很慢。我也总想着能做点什么。既然有些事无法阻止,就让它慢一点,再慢一点,等我能接受了,也就心安了。
我知道,懂得人情世故的人更吃香,精明的人往往过得都不错,而愚钝慢节奏寡言少语的人往往不受欢迎。
但我只能做到后者。我只有用心一点,憨厚一点,吃亏一点,才能让自己安心一点。
也许,以上的思考看起来有些矫情、做作。但它就是我的成长之路。我希望理顺并记录下来,也算是为日后「缩短女儿的这个成长过程」做些准备吧。
有些道理,只有当阅历到了一定阶段时,才能理解;有些状态,也只有经历过之后,才能感受得到。
学生时期看课本上描述的陶渊明田园归隐的心境、庄子逍遥自在的状态,并不能理解,只当作业去背诵了。随着这几年经历的过了,慢慢能理解那种状态,开始羡慕了。但也仅仅停留在心动上,真正的行动,恐怕我很难做到。
房子、车子、教育、医疗......被太多现实的东西裹挟着。躺不平,也战不动,只能困在这里。这,是围城。
最后,借用我最喜欢看的小林漫画中的一句话来慰藉自己:大城市累在节奏,小地方累在做人,这世间哪有什么真正的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