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关于演讲,在很多人第一次接触的时候,内心都是拒绝的。觉得这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首先写稿已经让人很崩溃了,要让我们一个普通人一下子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去“指点江山”,总觉得有点心虚气短。最要命的是要把所有的稿子都背下来,万一上了台,大脑一片空白,给晾在台上,那不就出大糗了吗?还不得被人嘲笑个一年半载。
当然还有很多可以脑补的情节,于是乎,我们就找到了各种理由借口去推脱送上门的“演讲机会”。
一、你是不擅长演讲?还是不喜欢演讲?
逃避演讲的一个最常见的理由就是:我不擅长演讲这件事,所以我应该尽量避免做容易失败的事情。
北北老师说,大部分认为自己不擅长演讲判断的人,只是来源于自己面对登台演讲、面对众人审视的那种压力的抗拒。准确的说,你不是不擅长演讲,你还不知道自己擅不擅长,因为你没有接触过,没去验证过,你知道的只是:你不喜欢。你的本能让你觉得,逃避才是一个更安全的选择。
在北北老师历届的训练营调查当中,往往给自己下这种演讲定论的人,其实他登台演讲的次数通常还不到10次,所以这个结论下得非常的不科学。
就像知乎之前有一个热门的话题:“贫穷是如何限制你的想象力?”一样。就跟你还没有下水10次,就判定自己学不会游泳,是一样的道理。
等于用了一个小概率的事件,去给自己判定了一个终生的“无期徒刑”,太不划算了。
更多的时候,其实我们需要给自己充分的练习机会,给自己一个像模像样的、认真的去准备一次演讲的机会,给自己一个真正接受听众验证的机会。只有这样子的机会累计的足够多,你才会对自己演讲的语言表达的判断,才算是相对科学的。
案例——第七片雪
从一个过去对自己口语表达不是很满意的人,变成了演讲训练营的优秀代言人,也走上了自己开课的IP之路。
启发:很多时候我们认为自己的那个不擅长,只是你的自我感觉,造成这种认知的偏差,那可能的原因是:
1、不太有机会去做演讲,所以你不清楚自己是否擅长,对于演讲只是停留在一个笼统的、没有经历过所以害怕的阶段;
2、你是确定了自己的确不喜欢当众说话,不喜欢那种压力感。一般这种情况,不擅长和不喜欢是有因果关系的,因为你不喜欢,因为你自己认为不擅长,所以它就真的可能变成一个你认为不擅长的事情。
对于站在众目睽睽之下,脑袋开始一片空白的情况很多人都有,这是由于我们人类进化的本能决定的。在原始社会里,我们的祖先一下子被圈在中心围观,一下子被很多双眼睛围观,意味着什么情况?意味着你被野兽围攻,就要被吃掉了。于是我们脑海当中,大脑当中的杏仁体就提醒我们要小心,要逃跑。一旦杏仁体启动,我们就会脱离这种理智大脑的控制。这个就是我们演讲时候,脑袋一片空白只想逃跑这样子的原因。
自然界的丛林法则,它决定了谨慎、胆小和敏感的人,才能迅速逃生,他的基因也才能够流传下来。那些冒险的人,因为遇到了危险和挑战的机会多,他们的基因很难流传下来,所以网上不会有一个玩笑的说话吗?钢铁直男早晚会被灭绝,因为他们根本找不到老婆繁衍后代。
我们应该接纳自己的恐惧,这是所有人类的天性,但是我们不要被恐惧所控制。
在日常当中,我们有很多需要面对众人的场合,我们大部分人也都完美的支撑下来了。如果这些场合你可以顺利度过的话,那么当众演讲也一定可以。
回忆一下几个生活场景:参加婚宴、晚宴、酒席,KTV唱歌,在酒店或者饭店,当服务员没有很好照顾到你的时候,你会大喊一声让服务员过来,这个时候所有的人都会看你,那这个时候,你会紧张吗?好像都不会,对不对?
同样都是陌生环境,陌生人群,你甚至可能发现自己不紧张,甚至观众越多,你唱歌越来劲。哪怕是跟一群陌生人一起凑局吃饭的时候,你也能找到这样子的机会去做这样子的一个交谈。
所以说,认为自己一面对众人就会紧张、怯场的观念,是我们的一个错觉。
前面几个生活场景中,我们不紧张,是因为我们知很清楚自己的目标、很清楚自己的角色和能力,所以同样是人多、陌生场合,但我们觉得自己是完全能够掌控的,这种信念感让你从来不会觉得这个是一个让人害怕的场合。
演讲也是一个信念感的较量,如果在未来的28天,你能够做到每天都很认真的去做作业、打卡,同学之间彼此关注和点评,你可能也会意外的发现:原来我也可以。
对于演讲这件事,在你没有讲出来,没有经过市场的验证之前,你真的不会知道观众到底会对什么细节买账,想要知道答案,验证就是最好的办法。
信念感就是在别人这一步一步的正面的、肯定的反馈当中建立起来的。
二、演练是不可忽略的必经步骤:
有的人好像天生就是属于舞台的,他们从来不用准备,张口就来出口成章。当其实很多人眼中的演讲高手,不是不做准备,而是不做短期准备。他们是通过一个长期的积累,还有对套路的这种熟练的运用跟把握,才有了你看到的那个超凡的表现。
演讲不是天赋,而是一种技能,技能是通过训练而习得的。
有天赋的人,在学习技能的过程中,他会在艰难的训练过程里面更容易找到乐趣,也就是说有天赋的人也是要经过训练才能得到一个技能,只不过他对这种训练的过程,更容易找到乐趣,更容易投入。那么大家投入的时间、精力跟有没有天赋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巨大。
换句话说,你眼中的哪些高手,他们不是高在了天赋,而是高在了专注,高在了早起步。这跟开车是很类似的,新手开车上路总是手足无措,而哪些演讲的老手就相当于老司机,因为他经常上路、经验足,他自然就容易大幅提升。所以越是觉得自己在演讲方面有欠缺的人,你就应该尽快的行动,想办法去增加自己的演讲经验值,把自己也变成一个老司机,用输出来倒逼你的输入。
演讲届的大神罗永浩,锤子手机发布会演讲,一票难求。他的现场演讲,风趣幽默,非常口语化,好像都是临场发挥一样,但其实罗永浩本人有透露过,一场两个小时的演讲,他是花了200小时以上的时间去做准备的。
演讲楷模——奥巴马:
也引发了我们另一个思考,大部分人对于演讲恐惧的人,他其实是高估的登台演讲的难度,而子在平常沟通表达当中又容易放过自己,陷入这种无构思、无意识的草率的表达,这也导致了一个认知偏差,也就是说,需要你日积月累努力锤炼表达能力的时候,我们往往放弃了,不去思考,没有规划,更不要谈什么设计语言的习惯了。而到了需要验证你的语言表达能力,需要你调用你的所有积累去到更大的舞台爆发的时候,又显得特别的力不从心,所以留下了失败的阴影,不说必然吧,至少它的几率也非常的高。
三、学会与压力和平相处:
面对恐惧,不要总想着试图消灭它,它是不可能被消灭的。它是来自于我们的本能,但是我们可以控制它,你可以和它和平共处,我们把消极的压力转化成积极的压力。因为适度的压力,它可以帮我们带来兴奋感,可以帮我们取得更好的发挥。
每当我们被恐惧笼罩的时候,请刻意的给自己建立一个强大心理支撑。
建议——列出恐惧清单的模式。拿出一张纸,把自己所恐惧的点都在左边列出来,然后在右边写下积极的理由,尝试让自己说服自己。如,“逃避演讲”→这是一个机会,我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说不定还可以影响一批同频的人;“自己不是一个好的演讲者”→没有人是完美的,但是我可以一次比一次更好。紧张是每个人都有的,别人都可以控制的话,我也可以。
当你有一个消极的想法的时候,尽量的去找到5个积极的理由来对抗,让你的注意力聚焦在内容本身,而不是投射在演讲这件事笼统的恐惧上面。
四、不要给自己可以逃避的选项:
现在的通讯和网络超级发达,让我们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频率被无限扩大,各种自我展示的场合无处不在,人人都是超级个体。
每个想实现崛起,想在未来占有一席之地,想发散自己影响力的人,他都没有办法越过演讲这个无处不在的沟通途径。
1、哪里有人倾听,哪里就有舞台。
过去我们认为演讲只存在赛场之上,只存在于舞台之上,是少数人的专利;现在这个观念要更新了,因为你不知道哪一个讲述,哪一个倾听者,他就能够给你带来最大的成长机会。只要有人开始倾听你,只要你开始了语言表达,我们就已经进入了一种,有目的的展示自己的沟通行为。
所以从今天开始,请慎重的面对每一条微信语音和每一通电话,把它当做一次最小单位的演讲机会,随时随地的来训练我们口语表达能力,和整理语言的能力。
2、你想要成为谁,就像他那样思考与表达。
日本女生对自己的形象是很严谨的,即使是商场的清洁工、超市搬运工,都画着很得体的妆容。他不会因为自己的工作粗重,而让自己的形象也粗重。因为在日本有一句话,已经成为了共识:你想要成为谁,你就先穿成谁。用这种形象的暗示,来督促自己向目标奋进。
你想要成为谁,就像他那样思考与表达。如果你想要自己的表达能力比较亲和、领导力,那你的思考和表达就应该体现这类人的思维特质。
谁都想让自己职场顺利、升职加薪,成为领导,但是你有没有体现出来你的决断力和领导力呢?你的发言是否理性客观?是否有全局观念?是否关注集体利益?你是否很草率的就进行了一次沟通或展示?如果你平时经常发牢骚,你觉得这样子的人会成为一个领导者吗?
你的语言是站在谁的角度去表达的?有没有经过思维整理?
始终相信,一切精确的事物本质就是控制,演讲也是一个我们对自身、语言、情绪、心里状态的综合控制能力。
3、演讲的每一个字都是带着使命的,都有预期功能。
大众传播的理论基础:不要急切于关注自己想要说什么,而是从听众的角度出发,关心他们想听什么。怎样把听众想听的内容,以及你想说的内容,用他能够记住和理解的方式编排出来。
大众传播的环境下,观众的行为和心里规律是上升到一个科学的层面上去研究的,怎么样抓注意力,不同群里对什么样的话题有渴求,听众记住那些信息对自己最有利,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演讲的每一个字都是带着使命的,都有预期功能。达到这样子的效果,你的影响力就输出成功了。
股神巴菲特说:有一件事你是必须做的,不管你喜欢与否,那就是轻松自如的当众演讲,这可能得花些功夫,这是一种财富,将伴随你五十到六十年之久,如果你不喜欢这样做,那就是你的不利条件,同样会伴随你五六十年,这是一项必备技能。
没有一件稀缺的、终生受用的技能,它是让你轻轻松松就获得的。
与世隔绝的孤岛依旧有生物生存。
善知鸟:世界上潜水本领最强的鸟
这两种小动物,都是单一物种,单一物种也就是他们世界唯一,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生存目标而实现了自我进化,硬是把自己活成两栖动物,打破了旧模式的这种物种属性。
所以我们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也要开始我们自己的演讲观念计划,要通过让我们自己这种好好说话,去吸引到到更积极的生命磁场,让美好的声音,让深刻的思想,成为你的终生能力。这是一个人人都有机会,为自己站在舞台上发声的时代。
让演讲这个过去,牵制着你的软肋,变成你的铠甲,来帮助我们成全自己,更踏实的跟世界好好相处,更快速的走向理想的那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