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上海书城看书,偶然到达教育类书籍区域,书架上语文数学英语的试卷书籍满满当当,按照年级排列的板板整整,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各种基础卷提高卷花样繁多,目不暇接。
路过小学语文区的时候,看到这一片都是教如何写出好作文的书。我对于这类书籍并不陌生,在上小学的时候也买过一本,每次诵读都昏昏欲睡,若硬要摘出一句放进我的作文里,就像一桶沙丢进一块金子。不能说那本书毫无用处,基本上也是一句都没记住。之前的记忆翻涌流淌,我饶有兴致地拿起一本翻开来看,不由得默念起来:
“错落有致,古朴典雅,深宅大院,描龙绣凤,古刹钟声......”我顿了一下,自言自语道,“嗯?描龙绣凤?”从裤兜掏出手机,一手拖着书,一手迅速完成了搜索工作。“描龙绣凤”一词指的是精美的手工刺绣,泛指古代女红。我合上书看了一眼,封面写了几个大字:“四年级专用”,我哭笑不得,心想连四年级的小孩子们都比不上了,翻了一页继续看下面的好句。
“点点的繁星好似颗颗明珠,镶嵌在天幕下,闪闪地发光。”这比喻好像地主家的传家宝一样传了一代又一代,在我上小学那会,也是比喻成什么明珠,玉盘之类,嚼了二十年的东西似乎还在给新的一代嚼,只要小孩子没看过就行了。明珠是什么?忽的想,比喻的目的是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这一比喻却更加抽象。是夜明珠么,那得到北京故宫或者私人博物馆才能看得到了。
“明亮的街灯与天上的群星遥相辉映,整个街市都沉浸在一片珠光宝气之中,炫人眼目。”四年级的孩子知不知道珠光宝气的意思我不清楚,但是如果四年级的孩子能自己写出来这样一些的“好句”的话,那他应该生活了三十年,并且每天都有大把的时间来思考。
“小燕子又黑又亮的羽毛像是抹了油,白肚皮就像是穿了一件白衬衣。”记得小时候一对燕子在家的大门屋檐下筑巢,人们都说燕子做窝,喜事多多。我听了高兴,有空就去门口站着看好久。后来生育了一窝小燕子,两只燕子飞来飞去倒也不怕人,轮流出去觅食。这是我唯一一次近距离观察燕子,不知居住在高楼广厦里的孩子们有没有这个机会。
我津津有味地品尝这些好句,背后有一位妈妈带着一个小男孩走过来,在后边的书架旁停了下来。
“你看看这些好句......你要是能背几个......”说着从像砖摞似的书顶翻开一页。
“看看这些......你要是背出几个,考试也不至于......”
这位妈妈扎着马尾,夸着米黄色帆布包,五分裤,脚穿一双粉红色平底鞋,小腿粗且脚踝胖,旁边站着一个穿蓝色上衣的男孩,约莫三四年级,带着一副蓝色塑料边框的眼睛,四肢细细的,随着妈妈的说话声像海草一样扭来扭曲。让我想起来那会我也是这样的瘦,像一根干树枝仿佛一阵风就能刮倒。
我假装继续看书,实则耳朵已经飞到他们中间。我的余光看到,那本书的厚度甚至比小男孩的胳膊还要厚,穿两根背带已经可以当书包背了。小男孩听着妈妈的唠叨嘴里还小声地回应:“嗯......可以......我应该......”
看着琳琅满目的素材书,又回头看看小男孩瘦弱的身影,心想恐怕他是无论如何都写不出来的。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如何能让一个十岁的小孩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呢?我生活二十多年才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读用心感受形成一个小小的宝贵的文字袋,才能勉强的写出几句话来,才能慢慢的理解学过的一些文章。也没有那么多的写作神童天才奇才,所以普通家庭里的小男孩,或者不普通家庭里的普通小男孩,似乎只有一个办法了,背吧,努力地辛苦地把这些装进脑袋里,背吧。可是真正的文章......
"我给你买一本......回家去,每天背几句......"
我看着小男孩熟悉的身影,想说什么,又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好撂下书,大步地走开了。 今天去上海书城看书,偶然到达教育类书籍区域,书架上语文数学英语的试卷书籍满满当当,按照年级排列的板板整整,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各种基础卷提高卷花样繁多,目不暇接。
路过小学语文区的时候,看到这一片都是教如何写出好作文的书。我对于这类书籍并不陌生,在上小学的时候也买过一本,每次诵读都昏昏欲睡,若硬要摘出一句放进我的作文里,就像一桶沙子丢进一块金子一样。不能说那本书对当时的我毫无用处,基本上也是一句话都没记住。之前的记忆翻涌流淌,我饶有兴致地拿起一本翻开来看,不由得默念起来:
“错落有致,古朴典雅,深宅大院,描龙绣凤,古刹钟声......”我顿了一下,自言自语道,“嗯?描龙绣凤?”从裤兜掏出手机,一手拖着书,一手迅速完成了搜索工作。“描龙绣凤”一词指的是精美的手工刺绣,泛指古代女红。我合上书看了一眼,封面写了几个大字:“四年级专用”,我哭笑不得,心想连四年级的小孩子们都比不上了,翻了一页继续看下面的好句。
“点点的繁星好似颗颗明珠,镶嵌在天幕下,闪闪地发光。”这比喻好像地主家的传家宝一样传了一代又一代,在我上小学那会,也是比喻成什么明珠,玉盘之类,嚼了二十年的东西似乎还在给新的一代嚼,只要小孩子没看过就行了。明珠是什么?忽的想,比喻的目的是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这一比喻却更加抽象。是夜明珠么,那得到北京故宫或者私人博物馆才能看得到了。
“明亮的街灯与天上的群星遥相辉映,整个街市都沉浸在一片珠光宝气之中,炫人眼目。”四年级的孩子知不知道珠光宝气的意思我不清楚,但是如果四年级的孩子能自己写出来这样一些的“好句”的话,那他应该生活了三十年,并且每天都有大把的时间来思考。
“小燕子又黑又亮的羽毛像是抹了油,白肚皮就像是穿了一件白衬衣。”记得小时候一对燕子在家的大门屋檐下筑巢,人们都说燕子做窝,喜事多多。我听了高兴,有空就去门口站着看好久。后来生育了一窝小燕子,两只燕子飞来飞去倒也不怕人,轮流出去觅食。这是我唯一一次近距离观察燕子,不知居住在高楼广厦里的孩子们有没有这个机会。
我津津有味地品尝这些好句,背后有一位妈妈带着一个小男孩走过来,在后边的书架旁停了下来。
“你看看这些好句......你要是能背几个......”说着从像砖摞似的书顶翻开一页。
“看看这些......你要是背出几个,考试也不至于......”
这位妈妈扎着马尾,夸着米黄色帆布包,五分裤,脚穿一双粉红色平底鞋,小腿粗且脚踝胖,旁边站着一个穿蓝色上衣的男孩,约莫三四年级,带着一副蓝色塑料边框的眼睛,四肢细细的,随着妈妈的说话声像海草一样扭来扭曲。让我想起来那会我也是这样的瘦,像一根干树枝仿佛一阵风就能刮倒。
我假装继续看书,实则耳朵已经飞到他们中间。我的余光看到,那本书的厚度甚至比小男孩的胳膊还要厚,穿两根背带已经可以当书包背了。小男孩听着妈妈的唠叨嘴里还小声地回应:“嗯......可以......我应该......”
看着琳琅满目的素材书,又回头看看小男孩瘦弱的身影,心想恐怕他是无论如何都写不出来的。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如何能让一个十岁的小孩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呢?我生活二十多年才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读用心感受形成一个小小的宝贵的文字袋,才能勉强的写出几句话来,才能慢慢的理解学过的一些文章。也没有那么多的写作神童天才奇才,所以普通家庭里的小男孩,或者不普通家庭里的普通小男孩,似乎只有一个办法了,背吧,努力地辛苦地把这些装进脑袋里,背吧。可是真正的文章......
"我给你买一本......回家去,每天背几句......"
我看着小男孩熟悉的身影,想说什么,又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好撂下书,大步地走开了。
您的点赞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