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成都市迎宾路小学校的杨珊珊,接下来的几分钟我想跟大家汇报一下我个人在阅读2022年新课标后的些许想法。若有谬误或共鸣点,欢迎大家一起讨论。我分享的题目是我在阅读新课标。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近期,国务院颁布《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这是我国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义务教育阶段的育人蓝图。而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有效落地实施,需要有能够真正理解它、执行它的“新”教师。因此,各地区、各学校,各级教育科研院所都如火如荼地开展新课标解读工作。当然,我们也不例外。5月中旬,我就在新教师群接收到了这条消息。
总共31位新教师领取课标相应部分,进行精读。涵盖了整个新课标的内容。我找到自己的阅读任务,一看页码才10页,感觉很简单,然后细看要对课标内容进行精读,就有点压力了;再仔细看除了精读还要写主要内容、精读体会等等,更是凝重。看来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精读重任成功战胜了我的侥幸心理。所以我想,正好借这个精读任务,好好读一读新课标,看看到底能给我什么启发和思考。抱着完成任务和“挑刺”般大大的疑惑,开始阅读课标。
要论思考,先说内容。我精读的部分,位于新课标第118页到128页。
我将其主要内容整理成了一张思维图。
可以看到内容是课程实施中的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其中教学建议分4点阐述,包括以什么为基础来确定教学目标、以什么为核心来组织教学内容、以什么为主题来进行教学设计,以及以什么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课标中建议围绕核心素养、核心概念、学生主体和探究实践等重点内容进行教学实施。
可能内容、术语有点多,不好理解,我刚读的时候就是如此。通读了一遍教学建议,觉得好有道理,可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具体操作实施呢?因此,满脑子问题。
比如,新课标中提出的核心素养有变化吗,具体有哪些?
新课标的学业要求具体有哪些内容?
学业质量标准是何种标准?
它们要如何体现,通过什么途径去体现?
新课标下的学科核心概念和跨学科概念有哪些?
教学设计时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如何在科学探究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等等。
我想这大概就是断章阅读的弊端。于是我带着疑惑往前翻阅,发现 “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都能在前面找到答案,所以后来我就一边往前翻一边往后看,但仍然无法解决”怎么做”的问题。于是我又再读一次,这次我边读边回忆联想一些教学实例。发现这样好理解多了。
例如,读到此处,我会思考新课标新四维目标已经出现,即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和态度责任,但是还没有更新的教参和教材,我们如何确定新的教学目标呢? 这是我当时还无法解决的。不过听了昨天成都市课标解读培训会上老师们的解读,我还是有了点新方向和新认识。可以调整目标表述,站在学生角度,整合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
又如,在围绕核心概念组织教学内容。里面提到了要“理解教材设计”。我认为是要思考教材上每个活动的设计意图,我们知道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那教材上这些活动分别是为了实现哪个教学目标呢?了解了意图之后再理出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最后就能化零为整,促进知识结构化。
那我是如何理解情境创设与问题提出的呢? 以五下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一课为例,就从用热水加热牛奶这样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热水是怎样使牛奶由凉变热的?牛奶变热了,那热水会怎样变化呢?以此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探究动机。
另外关于以探究实践为主要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其中的适时追问,及时点拨建议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思维状况。我想可以在进行实验探究的预测环节或实验设计环节时,根据学生的预测或设计,老师们可以追问学生“你这样想的依据是什么?”或者“你为什么这么想?是有什么生活经验吗?”以此来落实关注学生的思维状况。
接下来,我要说的是评价建议。课标中明确: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两大类。在过程性评价部分阐明了过程性评价的基本原则,同时,指出可评价的环节主要分为课堂评价、作业评价、单元评价和期末评价。并对这些主要环节的评价重心和方式进行了详细介绍。 在学业水平考试部分,介绍了考试性质和目的,阐述了命题的三原则并对命题规划和题目命制流程进行了介绍。
这里我重点关注的是过程性评价。评价原则让我进一步认识到综合评价体系在构建素养导向和改进教学中的重要价值,然而在日常教学中我通常重点依据的主要评价环节是期末评价,部分参考课堂评价和作业评价。课标中描述的课堂评价非常详细地指出了评价的方向,如学习兴趣、思维活动、学习方法、知识理解、学习困难及其原因等方面。评价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
例如我在理解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时。在一次使用红水温度计的实验操作中,我发现学生出现了甩温度计的现象,有些学生还问我:“这个温度计怎么让它降到0摄氏度?”。分析这些表现出现的原因:可以发现学生将测体温的水银体温计的使用方法迁移
我想我们要将其落到实处还应该细化:
4、思考如何分配各方面评价的比重,以完成对学生的综合评价;
5、根据以上思考制定一个或多个评价量表,用于实际教学中。
这一部分我的尝试有限,大家可以参考艳姐昨天在课标解读会上的分享。
通过此次精读课标,我首先在思想观念上发生了转变,从以前忽视对课标的研读,到现在认识到它是未来育人的蓝图,是教师教什么、如何教、教到什么程度等的指向标。
第二,我在反复逐字逐句阅读课标的过程中,用实际教学案例来帮助我理解课标内涵,明显发现我思考和关注的点更细致了,解读能力得到了提升。
最后是我个人的发展有了新的方向,希望通过研读课标或学习专家名师对课标的解读,成为能够真正理解它、执行它的“新”教师。
以上是我对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的一些精读思考。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