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芹菜
大二的时候,我无意间看见了重庆国际马拉松赛的通知,我非常心动。想检测一下自己的意志力有多强,体验自己到底能够跑多远,鉴于自己从来没有长跑的经验,就报名了女子半程马拉松21.0975公里。而当时,距离马拉松比赛只有15天的时间了。
我不是体校生,也不擅长跑步,只是当时莫名的心底一热,就想去跑跑。说干就干,迅速的给自己制定了“训练计划”。所谓的训练计划,也只是在网上搜索了一些长跑的注意事项,然后简单给自己制定了每天必须要跑的路程。
我的训练场地是学校的400米塑胶跑道,半程马拉松需要围着操场跑53圈。我从第一天的10圈打底开始,逐渐增加圈数。每天分为早晚开始锻炼,比如第一天早上10圈,晚上10圈,第二天再加5圈,逐步递进。
跑到第7天的时候,我已经能在操场上一口气不停歇的跑30来圈。常常都是一个人背着一瓶水,在热闹非凡的操场上不断的跑着,见证一个操场是怎样一点一点归于寂静,有几个夜晚,跑到操场的灯都熄灭了。我就借着夜空的点点星光,听着自己的脚步声,一步一步……异常的踏实,不知疲惫。
第10天晚上,下着小雨,但是我的跑步状态已经比较好了。自由自在的徜徉在操场上,拔腿就能跑的豪迈,以及一圈一圈给自己带来的充实和成就感让我有点洋洋得意,觉得自己没问题。熟料,被雨淋湿的地面有点滑,在三十圈之后我成功的把脚崴了,脚在瞬间就肿起来了。
我去看了医生,说明了5天后有马拉松比赛,我得去跑步的情况。医生奉劝我:你这情况,不适合再跑了,怕对以后脚踝产生影响。
心瞬间滑到谷底。在药物的催眠下睡了两天。第12天,我觉得不能就这么放弃,我还是要去跑。于是,又去找医生,诊断,积极用药,不停的治疗想让自己能够以尽量好的状态去参加跑步。
第13天,走路20公里去看了马拉松赛道。领取了马拉松用品。看着周边的长跑跑友,我热血沸腾,那股斗志就被激发了,想着无论如何自己都要参加。
第14天,马拉松赛道上走来走去,不停的研究路线,准备了云南白药、葡萄糖、面包、毛巾等第二天需要用的东西。
马拉松比赛那天是周六的早上八点半,我在六点起床,六点半吃了面包,喝了一支20ML的葡萄糖(具体的葡萄糖量是根据个人身高体重以及即将参加的赛程来定的)。七点开始出门,乘坐公交车前往赛场,提前了2个公交站下车,慢走热身。
万人沸腾的赛场,人山人海,红色的是参赛队员,蓝色的是啦啦队,还有很多外国人也来参加。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太过紧张,我口渴得厉害,但是只敢喝一口水闷在嘴巴里做润唇用,不敢咽下去。
八点半一声炮响,我跟着人流开始往前涌动。人太多了,根本无法施展,我倒也不急,只是见缝插针的往前跑去。到了五公里,有一批迷你马拉松的队员到达了终点,人开始减少,我通常会在10圈的时候开始加速。五公里,正是我开始加速的起点。
八公里的地方有一个上坡,腿真的很累,就像机械一般往前迈。我看见路边有人拿出云南白药开始往小腿上喷洒,看见有人停下在喝水,看见有三五结对前行的。“不能停下”我告诉自己,“只要一直保持在跑的状态就好”。九公里,十公里,我跟上了一个大叔的脚步,一直跟着他,我觉得他的步伐很均匀,就上前攀谈了起来。
原来,这个大叔五十多岁了,今年是他第八次参加全程马拉松比赛。难怪感觉这么稳健,我跟着他,边跑边聊着,忽视了路边的公里数。
跑着跑着,不知道是我慢了还是大叔太快了,也忘记了是何时和大叔跑散了。17公里的时候,前方围成了一圈,我边跑边观察,原来是有人倒下了,救护车已在路边等着…
“调整好自己的呼吸”,我暗暗告诫自己。
20公里的时候,抬头好像就能看见终点了。兴奋、激动、胜利各种情绪涌来,全身仿佛充满了力量,往前冲……
2小时10分57秒!
我完成了。终点过后,我拿到了面包和牛奶,开始坐下来补充体力。一股又一股的汗水倾盆而来,眼睛都快睁不开了,擦完汗水,才发现,这一路上我居然没怎么流汗,却在终点的时候汗水一股脑儿的出来了。
很平静的去打印了成绩,女子半程马拉松第38名。
也许还没到拼命的时候,但是我那时的确拼尽了全力,用尽我所有的力量去参加了第一次的马拉松。
此后的学业里,我一直在坚持跑步,并且保持了连续三年去参加马拉松比赛的经历。
这些经历除了给了我一个很棒的身体基础之外,还支撑着我去做各种各样的事情。更教会了我:不管你想做什么,只要你肯去做,你就能完成。哪怕结果差强人意,依然比你不去做要好上几百、几千倍!更何况,只要你用心去做了,对你自己而言,肯定不是差强人意,只会给你更多的力量,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