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晚清左宗棠
“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12字道出了做梦、做人、做事的原则与尺度。
1.做梦——择高处立
人的一生不能只为物质而活,要有更大的格局和心胸。一个梦想改变世界的人,一定会勇于修正自己,一定比他人更有冲破黑暗的决心和毅力。我们的存在,应该一起让这个世界更为美好,不是吗?
志向,决定人一生的方向;视野,决定人一生的高度。方向对,努力才有意义;站得高,奋斗才显卓越。
张载《正蒙·至当篇》有言:“志大则才大,事业大。”
这句话告诉我们,志存高远,才识才会精进,而后才能干出一番大的事业来。
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曹操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王勃曰:“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这些无一不是在告诉我们,只有把梦想先放到高处、坚定凌云之志,然后朝着梦想前行、放手去干,甚至于野蛮生长,才能收获成功。
人有时候会有非常清晰的梦想,有时候也有不清晰的梦想,但是一定要有梦想在前面,引领你往前走。所以,人生要给自己定高度,高度定完了以后,你会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地往上爬。”
视界决定世界,只有向心而行,坚持自己,不被负面因素牵引,树立高远志向,才能不忘初心,最终做成大事。
当自己站得高了,一切困难和问题就显得小了。
人生自坚持梦想开始,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2.做人——就平处坐
曾国藩曾说过:“决定成败的,不在高处,在洼处;不在隆处,在平处。”
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的成败,取决于我们能否深藏不露保全自己、韬光养晦发展自己、不争风头成就自己。
在某些时候保持生命的低姿态,可以避开意外的伤害和无谓的纷争,在危机四伏的人性之林中为自己留下赖以生存的一隅之地。即:做人,当就平处坐。
正如明代思想家洪应明在其著作《菜根谭》中所言:“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他攫人噬人手段处。故君子要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肩鸿任钜的力量。”
的确如此,雄鹰和猛虎在准备捕食之前,前者立于枝头好像在打盹,后者走起路来似乎生了病。然而,这不过是麻痹猎物的一种障眼法罢了。
做人亦当如此。要知道,保持生命的低姿态绝不是无能和软弱,而是一种聪明机警的处世之道,是人生的大智慧和大境界。
曾在书中看过这样一则历史故事:
宋代著名政治家吕夷简曾在宋仁宗幼年时任辅政宰相,位高权重。
一天,其夫人入内朝觐见皇后,皇后跟她说:“皇上喜欢吃白鱼,但是按照祖宗旧制,不能取食四方。”
这位吕夫人回家后就马不停蹄地准备了十箱白鱼准备进献,吕夷简说送两箱就可以了,夫人却认为孝敬皇帝的东西怎么能这么小气。
吕夷简道:“贵而不显、华而不炫,皇家都没有的东西,身为臣子,家里怎么能有十箱之多呢?唯有低调做人、放低姿态,家族繁荣昌盛之景才能长久啊!”
做人,当就平处坐。历史上,官高爵显之人大多容易引起皇帝的猜疑,甚至会无端招致杀身之祸;同时,也容易引起同僚嫉妒,被诬蔑诽谤而难以自白。
究其原因,大多是因为他们自身锐气十足、自视甚高,做人锋芒毕露、高调张扬。他们不懂得保持生命的低姿态,放不下身段也弯不下腰,最后,落得个众人厌恶、四面楚歌的下场。
而深谙低调做人之道的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
只有聪明而不外露、有才而不张扬的人才能保护好自己,最终实现鸿鹄之志。而处事不留余地、处处咄咄逼人,注定难以得到一个圆满的人生结局。
做人,当就平处坐!
3.做事——向宽处行
做事,当向宽处行。即凡事留余地,做事不做绝。
做人太绝,断人后路,现在将来都净是弊端。不给别人留后路,就是不给自己留后路。
做事太毒,绝人活路,于人于己都没有益处。给别人一条活路,就是给自己一条活路。
做事予人一分余地,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宽、越行越远。
诚然,留个缺口给他人,是一种不同意义上的圆满,更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和大境界。
做事不能太过头,要留有一分余地。让人一尺,或许路宽一丈;而寸步不让,注定两败俱伤。
曾看过这样一段话,觉得颇有道理:
世事太喧嚣,凡事最好少计较,少争执,能往宽处行就莫往窄处挤。人多的地方是非就多,利益纠葛就多,与其乌烟瘴气地走一遭,不妨挑一个柳暗花明的幽静去处,三三两两的人结伴同行,走出人生的另一番滋味。
的确如此,人生之路,能往宽处行就莫往窄处挤。
做事,当向宽处行!
4.人生三宝
人生一世,白云苍狗,转眼,便是一生。
人生之路,坎坎坷坷,弯弯曲曲,有人欢喜有人悲。要想过好这一生,我们要牢记“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这无价的人生三宝,因为:
做梦,当“择高处立”,志存高远,才能高瞻远瞩;
做人,当“就平处坐”,为人低调,才能消灾远祸;
做事,当“向宽处行”,予人余地,才能畅行无阻。
内心富足之人,人生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