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何时起我们喜欢标榜自己很忙,以此体现自己的“显要感”。
好似只要忙碌就表明我们有价值,很重要,地球离了我们都会减缓转速。
我们看不起无所事事的人,朋友圈里到处充塞着我们忙碌的足迹。
美国的大哲学家杜威博士说:人类天性中最深层的冲动就是“显要感”,也即弗洛伊德所说的“成为伟人的欲望”。
从表象上看,我们热衷于忙碌,但又喜欢虚伪地表达“忙死了,好累,想休息。”
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忙碌吗?我们的忙碌是实实在在的吗?我们是真心喜欢忙碌吗?恐怕未必。
很多时候,我们喜欢的只是忙碌感,而不是忙碌本身。
我们要向世人证明我们很重要很有能耐,毕竟一个整日游手好闲不被需要的人是不会有太多价值体现的。
不得不承认,曾经我也是如此看待忙碌,喜欢忙碌。
初入职,不知自己能做什么,闲待着就内心发慌,倒不是因为虚度了光阴,而是闲适让我看不到自己的价值,更谈不上什么成就感。
所以我自己找寻各种工作来做,作为实习生很多事情没法上手,那么就算打下手我也心甘情愿。
后来到了质检部门,我的工作本就繁忙,反倒不再渴望这份忙碌,每天按部就班,忙忙碌碌。现在想来,那时手脚不停,大脑却缺少了些东西。
不是不好学,是人类天生的思维惰性,让我在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中渐渐迷失。而恰恰是这份虚无的忙碌感迷惑了我。
表面的忙碌让我忽略了深层次的自我成长,在当时引以为傲的忙碌感,现在呈现出一种苍白感。
犹记得调入车间的那段日子,哪怕是在车间帮忙包装、洗瓶子,哪怕主动申请进入无菌工房学习,哪怕为了学习情愿跟工人上早班,我一刻不愿停歇。
后来进入研发,这个大多人觉得神秘又遥远的部门,我体会到忙得四脚朝天是什么样的感受,体会到连续上夜班是怎样的煎熬,体会到国家药监局核查是怎样的紧张。
诚然,在这过程中我学到不少,但如若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去审视,肢体的过度忙碌让我无暇顾及其他,我终究是忙了手脚,闲了大脑。
当我重新回顾自己的职业道路,不禁怅然若失。很多时候我是舍本逐末。
行动固然重要,然而脱离了思想的行动怕是太过盲目,如无头苍蝇般瞎飞乱撞。这也可以解释为何至今我依然找不到太多的成就感。
看着一堆堆的实验记录,它们证明了我曾在这里浑汗如雨,证明了我的努力与勤奋。它们的存在让我内心有了些许安慰,但这不足以抵消我的失落感。
渐渐地,我不再一味追求忙碌感;渐渐地,我发觉张弛有度会产生更好的结果;
渐渐地,我不仅身体行动,大脑也在飞速运转;渐渐地,我终于找到了真正让自己心安,让自己踏实,让自己更有价值的行为方式。
我相信每一个成功者都是忙碌而充实的,但成功者与常人的区别就是他们从不标榜自己是个大忙人,他们只用现实告诉我们,他们的时间非常宝贵,价值不菲。
他们更懂得张弛有度,懂得享受生活,懂得奋斗的乐趣,他们不需要靠外在的东西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在他们心中自己的一切就是价值本身。
所以说,忙碌只是一种常见的状态,我们不该给忙碌任何附加意义,更不该用虚无的忙碌来提高我们的价值。
喜欢标榜忙碌是病,得治!
直到我们认清忙碌只是忙碌,直到我们真正的从忙碌中得到快乐和成长,直到我们不再为了忙碌而忙碌,直到我们可以正视自己,相信自己,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天分,我们的“忙碌病”便治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