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丹参考的是傅佩荣老师的《人能弘道-傅佩荣谈论语》,绿窗幽梦参考的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由弘丹整理。
小编会每天推送一则论语,与大家一起学习《论语》。欢迎大家关注,并一起学习《论语》。大家如果对每日的论语学习有任何感悟,可以留言讨论。
今天学习《论语》为政篇第二十则。
1、原文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2、傅佩荣原文
季康子问说:“要使百姓尊敬、效忠与振作,应该怎么做?”孔子说:“以庄严态度面对百姓,他们就会尊敬;以仁慈之心照顾百姓,他们就会效忠;提拔好人并且教导能力不足的人,他们就会振作起来。”
傅佩荣:正义和仁爱并重
正义就是善恶有报。为什么善恶要有报应?因为人有做任何事情的自由,同时后果自负。如果只讲自由不讲责任,这个自由就是空洞的。真正的自由是行为的结果是好的,就得到称赞;行为结果是坏的,就收到惩罚。
仁爱即让活着的人有归属感。凡存在之物,皆有其存在的理由与条件。人生在世,总希望知道自己活着的凭借,也希望被人宽待、接纳。
“孝”、“慈”,即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百姓。先说庄严再说孝慈,正如“父严母慈”,百姓自然既敬又忠。由此可见,人的生命有庄严和仁慈两种要求。
3、绿窗幽梦学习心得
季康子问,怎样才能让人民敬畏、忠诚而且勤勉?孔子说:用庄重的态度面对人民,人民就会敬畏;做到慈爱和孝顺,人民就会忠诚;能够对善举进行褒奖,对没有能力做事的人进行教导,人民就会勤勉。
其实可以明显地看出,两人各自所言针对的主体是不一样的。季康子希望是知道能够有什么方法让人民行动,获得某种敬畏、忠诚和勤勉的品格,为统治制造便利。孔子却没有直接回答他的疑问,而是告诉他应该从统治者主体做起,以身作则,那么最后人民自然就会受到教化了。儒家所认为的为政之道,是在统治者层面就要贤明正直,从上至下的一种教化。上一则的“举直错诸枉,则民服”,宣扬的一个道理。不要老是要求人民这样或那样,不能舍本逐末,应该追求正本清源。
4、弘丹学习心得
这一段也是与政治有关的。我们读了《为政篇》,看到孔子的政治构想,他对统治者是有比较高的要求的,他希望统治者“仁爱”,“庄严”,“孝慈”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百姓。这样的构想是非常美好的,但是统治者却很难做到。而且,孔子在《为政篇》只讲政治构想或理念,很少涉及如何操作的层面,这也许也是难以落实的原因之一吧。这些政治构想就像公司的企业文化,需要有《员工守则》这样具体的可操作的步骤来实践企业文化。
这段话对于企业管理层如何管理员工也是有借鉴意义的。我觉得这三点中,“仁慈之心”是最重要的。当你以“仁慈之心”对待员工时,他们是可以感受到的。
家庭教育也可以借鉴这段话。在教育孩子时,仁慈之心要贯穿始终,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同时,也需要教育孩子,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行为,孩子错误的行为要及时得疏导和教育,父母要陪着孩子一起改正。当然,身教胜于言传,你不能告诉孩子不要做这个和那个,但是,自己却去做这样那样的事情,这样孩子也会开始反驳,不认可你的教育。在孩子教育过程中,身教胜于言教,该严肃的时候要严肃,该慈爱的时候要慈爱,但不管是那种方式,都要让孩子知道,父母是爱孩子的,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5、都市隐居人 对《论语》为政篇第二十则的理解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季康子是鲁国的执政。实际上他和鲁君一样,是个有远大理想而懒得去努力的执政。这一点从他和孔子的对话就可以看出。
这次他问的这个问题,也是很多对国学有兴趣的企业主想问的问题:“我想要教导老百姓学会尊敬领导、忠于领导,还要让老百姓互相督促着共同提高,要怎么做才好?”孔子的回答是:“领导接近百姓时注意保持形象庄重,则老百姓自然会尊敬领导;领导推崇孝和慈,并用父母对子女的慈一样的态度对待老百姓,则老百姓自然会将对父母的孝的态度用来对待领导,这样就是忠了。提拔做得好的,对做得不好的教导他们如何做,这样老百姓自己就会互相勉励提高了。”
在这个问题上,孔子的思想更多地体现出传统贵族的行事原则——身为领导应该以身作则,以德服人,选拔人才要首先重视道德。
实际上在创业阶段很多老板都能或多或少地做到这三点,这也是他们能够不断提升的动力源。所以说,成功的老板真的和一般人是不一样的。只不过后来随着地位的提升,手中掌握的资源越来越多,身边拍马屁教人学坏的也多了,有些领导受到蛊惑,开始认为自己拥有这些是理所当然的,也就不再继续努力,不再坚持这些让自己成功的原则。这时候的领导往往会觉得下属不如当初努力,不如原来那样尊敬领导了,就会想到借助各种管理工具,借助《弟子规》,殊不知最重要的问题只是出在自己身上。
这一章和上一章讲的问题大致相同,都是告诉领导,首先要自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