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发表了4篇论文,改变了我们对物理学的理解。在这奇迹般的一年里,他用 E=MC²描述了质能方程,概述了波粒二象性的基础,定义了布朗运动,还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当时的他年仅26岁,认知过程已经充分发展,同时脑也还没开始衰退。那时的他,宛若在惊才绝艳中问鼎人生巅峰。
无独有偶,1504年,29岁的米开朗琪罗,因雕塑作品《大卫》挣到900个弗罗林金币。秒杀当时已经52岁,刚在米兰感恩圣母院食堂墙上画出《最后的晚餐》的艺术家达·芬奇。这笔钱,简直比达·芬奇一辈子赚的都要多。抛开金钱本身,深挖背后原因,我们不难看到,这是时代对米开朗琪罗能力的认可与回馈。少年有为,出道即巅峰,29岁的米开朗琪罗,或许已然拥有无数人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能力高度。
米开朗琪罗巅峰神作《大卫》
那么,人脑的智力发展,到底有没有巅峰呢?如果有的话,我们会在何时达到巅峰呢?同时,我们又该以怎样的方式促使自己达到人生的巅峰呢?别着急,了解脑的前世今生里动态发展变化,将会更好帮助我们理解这些问题。
根据大家熟知的斯坦福——比内测验,人们的智商呈正态曲线分布。约46%的人智商处于90~110分之间,即属于中等智力水平;越趋向两端人数越少,智商高于140的天才约只有1.3%,同样智力严重缺陷者(低于70)也只有2%。所以,我们大多数人,都只是芸芸众生。
接下来,我将从《我们的脑子够用吗》一书脑神经科学为基,结合教育学与认知心理学等相关领域知识,对人脑前世今生发展历程展开思考,并对大多数普通人何时何以达到人生巅峰加以探讨,相信我这将是一段动态发展且颇为有趣的旅途。
01脑之动态发展的前世今生,洞悉一切方能将深奥脑发展历程读懂
(1)脑之早期岁月,看似一无所成,实则暗藏发展
每次看《动物世界》的时候,总惊讶于在野蛮残酷之动物界中,小动物们竟才刚出生几个小时,便可以直立行走。而人类的幼崽,却往往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如书中所说,“人类的婴儿出生时,可被视为一种非常无助的生物。与其他大多数物种的幼崽不同,危险到来时我们的婴儿无法躲藏,更别提逃命了。它们自己无法保持体温,也不会觅食。事实上,它们几乎不能以任何方式使自己生存下去”。
但是,这又能算什么呢?在生命的最初几年里,孩子的智力水平一般会有巨大进步。
单从语言方面来看:
第一年,他会自然而然地开始将周围人发出的声音流分解成词汇,然后找出每个词汇的含义,学习他们的结合方式。
随后几年内的每一天,他都会理解并开始使用若干个新鲜词汇。
再过几年,他将学会使用复杂的符号系统,用绘画、字母和数字等来表达思想,并且系统化周围的世界。
因此,从这个方面来看,人类幼儿与动物幼崽相比虽有一定的运动劣势,但在脑发育这块却有相当的优势。脑发展的早期阶段,看似比较缓慢,实则发展蓬勃而迅猛。这也就是时下各种“早教机构”蓬勃发展,“乐高玩具”一度风靡热销的一部分原因所在了。
我们不难明白,在这一阶段家长可以试着赋予婴儿更多的能力和动机,促使他们在生命早期阶段学会更多地去探索新鲜事物,这样一定程度上将会对脑发育产生长期积极的正面影响。
(2)正常人脑发育所经历阶段,充满乐趣与神奇
人脑在受孕后第3周左右开始发育,细胞开始分化,逐渐转变为不同的类型,最终形成复杂的结构。
怀孕前几周,胎儿的脑会生成一个光滑的、有球状凸起的管状结构,然后逐渐形成脑的三个主要部分(前脑中脑和后脑)。
在第7~8周左右,神经元开始出现并分化出不同的脑结构,包括脑髓和沟槽。此后,脑将持续高速发展。
出生后最初几年,人脑仍然发生着巨大变化,最重要的变化是婴儿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数量远比成人要多。
进入青春期后,脑的一大变化是神经元数目开始逐渐减少,另一个变化是借助轴突的髓鞘化,信号通过脑皮层中不同通路的速度加快,效率提高。
髓鞘化顺序过程一般按照“处理感觉信息处理→运动通路处理→信息整合和高级认知过程的皮层”的顺序发展。从位置来看,髓鞘化发展顺序从脊髓和脑干→老的前部区域→前额叶皮层(脑最靠前面的部分)。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人类大脑的前额叶皮质层直到成年早期才会成熟,所以这一区域的通道髓鞘化,直到十几二十岁左右才会完成。
因此,但凡依赖于这个大脑区域的高级认知功能也是在持续发展的,而这些功能中就包括我们比较熟悉的工作记忆、控制和执行注意力等。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些功能将会在三四十岁左右才达到高峰。所以,熟悉这些,将会对我们更好地认识大脑发展过程提供帮助。
电影《超体》剧照
就如同我们在电影《超体》所看到的那样,所有人为了能够获得更全面的大脑开发而拼命争夺资源。我们现实中的每个人也是如此,无论本身智力如何,都希望能通过各种各样方式更好地开发自己智力,从而提高自己智力水平。
可现实不是电影,我们很难通过超现实的技术手段实现迅速开发智力,一键到达巅峰的体验。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于如何更好地开发智力方面一无所获,束手无策。通过对脑变化的熟知以及一定具体方式,我们将可以更好地了解并高效推动脑智力的塑性发展。
02深入洞见成人脑功能巅峰与低谷,了解衰退才能更好把握如何取得进步
(1)掌握人脑衰退秘密,深刻洞悉巅峰与低谷
人脑并不是一个静止器官,人类生育能力巅峰来得很早,大脑则很不一样,直到二十好几岁,脑功能某些方面可能仍在发展,脑中部分事物甚至还会持续发展下去。
例如,白质会持续增加指导成年后期,然后基本保持稳定,而灰质则会逐渐萎缩。
这也就是说,随着时间推移,我们的大脑将会逐渐收缩越来越轻,体积也越来越小,脑室却越来越大。
“二十几岁时的男性脑重约1.4公斤,女性约1.3公斤,脑的萎缩从40多岁开始,加速到60多岁。男性的脑质量约为1.3公斤,到90岁时,则会降到1.2公斤”,从书中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人们脑衰退的速度是非常之快。
正如美国心理学家雷蒙德·卡特尔,把智力构成区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大类来看一样:
其一,晶体智力。
它们是能从经验中受益,或与逐渐积累的息息相关的技能,所以达到巅峰的年龄相对较晚;并不随年龄的老化而减退(主要指学会的技能、语言文字能力、判断力、联想力等)。
比如,从事文学创作活动的作家(如莎士比亚等)他们一生的创作能力,将随着经验的增长逐渐累积,不断进步,直到生命尽头。
其二,流体智力。
它依赖于原始处理能力而非经验的技能,越年轻的人则越占有优势;是一种以生理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如知觉、记忆、运算速度、推理能力等)。一般人在20岁以后,流体智力的发展达到顶峰,3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比如,爱因斯坦,牛顿等科学家,他们一生的巅峰很可能是青壮年时期,随后各方面能力将逐渐迎来衰退。
爱因斯坦先生
通过我们对大脑功能衰退与蓬勃的把握,对低谷与巅峰的真实了解,我们将能够更好地以此来指导我们对脑功能的理解与更深一步的推进。就像《孙子·谋攻篇》所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影响脑力发展因素,学会脑力养成好习惯
我们的脑力发展,受到先天因素(基因)和后天因素(环境与习惯等)的共同影响。先天因素我们很难改变,但后天因素却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去调节或完善。
睡眠影响
在不同睡眠阶段,脑中有关记忆的过程有细微区别:慢波睡眠有助于巩固陈述性记忆(那些能够有意识回忆的部分);快速眼动睡眠似乎对情绪性记忆和程序性学习更重要。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睡觉的时间却越来越短,越来越碎片化,导致有些人逐渐出现健康老化问题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兹海默病)等情况。
学会衡量睡眠质量
青少年之间也是如此,很多孩子经常因为学业的沉重负担,而导致睡眠不足。在学校学习时,常常无法处于最佳认知状态;经过休息后,却往往能够令工作记忆提升。
这充分说明保持充足的睡眠,对于我们的认知能力是否能够维持常态影响很大。比如,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疲劳驾驶的司机,比较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而熬夜学习休息不足孩子上课容易分心,学习时无精打采注意力涣散。
习惯养成
每日变化的其他因素带来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也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累积起来,变得更为重要。
比如长期的营养不足,某些营养元素的缺失导致身体相应症状的产生。而短期营养不足,如低血糖会对脑功能产生很大影响,而极端低血糖,甚至可以完全摧毁复杂的认知功能。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应该及时为脑提供释放能量的营养。书中又提到“体育锻炼可以促使认知功能的短期改善,也有助于脑的长期健康”。因此我们还可以通过体育锻炼的方式,使自己大脑保持在一个比较好的认知能力状态上。
压力调适
根据心理学中很重要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我们知道,适度的压力,可能会使我们的思维更加清晰;但过度的压力,则可能会使我们认知能力受到损害。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为了保持我们的脑力,我们应当学会培养自己调试压力的能力,在面对问题的时候调适自己,避免将自己放在过度的压力情境中而损伤脑力。因为在过度的压力下,生理唤醒将使性能先提高到某个程度,然后使其逐渐恶化,产生不良影响。
比如,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孩子在面临大考之时,往往会因为压力过大而导致考试发挥失常,考出比平时差很多的成绩。长期压力的笼罩,不但会损伤我们的脑力,也会摧毁个体自信心与自我认同感。
总结来看,通过早期发展已经成年的我们,该怎样保持身体和心理的活跃性,让脑健康的面对衰老呢?
其一,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脑硬件的持续损害,主要通过尽可能地保持其血液供应;其二,尽可能的优化脑软件的运转。
这一部分,我们通过深入洞见成人脑功能巅峰与低谷,将更好地了解脑的衰退,并通过养成有助于脑力发展的好习惯,懂得如何做才能更好促进脑力保持与发展。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请看第三部分。
03成长型思维树毕生发展观,懂成长永无止境,知巅峰总在一番努力后
(1)什么限制了我们的脑功能?区分先后天因素是关键
谁也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同样也无法选择早年的经历。无论我们的父母怀有多么可取的打算,对发展最优脑似乎也没有什么用处。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生于何处,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基因;我们无法选择自己出生的家庭,所以我们无法选择自己早年的家庭经历;虽然父母竭力为我们的脑力发展费心筹谋,但每个人的脑能力以及由此带来的一切仍然各不相同。
可是在关乎脑功能这个问题上,我们还可以要更多地去考虑我们的受教育程度,职业和社会成就,以及晚年认知能力的保持与幸福等后天因素。这些因素,同样也对我们的脑力发展起着很大推动作用。
比如单从受教育程度这个维度来看,学校教育结束并不是教育的终止,或许一切恰是新的开始。有不少人,都是毕生学习的拥护者,他们哪怕到了八九十岁,也还依旧在学习的道路上不知疲倦且乐在其中,并努力取得不错成绩。
2019年,有这样一则新闻:96岁的李福洋老人,是县新华书店的一名退休职工。每天看新闻,作笔记,是他退休以后的生活写照。30年来,他用坚持为“活动老学到老”这句经典名言,添上了最生动的注解。
96岁的李福洋老人,30年如一日的坚持
类似的新闻还有很多,比如前几年很火的“重庆大渡口区新山村街道,102岁的戴立朝,像是把学习的乐趣融入到血液和骨髓中一样,哪怕戴着600度的近视眼镜看书、写字,依然乐此不疲”,也一度令人无比震动鼓舞。
就像俗话所说“接受不能改变的,改变能够改变的”,受教育程度,职业,社会影响,晚年认知能力保持等,都属于可以经由个人努力得以不断突破瓶颈,持续进步的范畴。
那么,在维持与发展脑力方面,我们应尝试如何做出应有努力,最大限度优化自己脑力呢?学会培养成长型思维,树立毕生脑力发展观,养成终身学习习惯。
(2)学会成长型思维,一种毕生脑力发展观的体现
在我之前从学习过的《终身成长》一书中,作者卡罗尔·德维克认为人与人之所以不同是因为思维模式差异所致。相比于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认为认为,人的能力可以努力培养,虽然人的先天才能、资质、性格各有不同,但都可以通过努力和经历来改变。
具体而言,成长型思维模式者:
对自己的现有水平,能以开放的心态评估。
认为成功意味着拓展自己的能力,而这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才能实现。
觉得即便失败是痛苦的,我们也能从中学习和受益。
认为天才也需要努力才能成功。他们虽欣赏天赋,但他们更崇尚努力。
脑力发展也是如此,流体智力虽然在20多岁达到巅峰后逐渐衰退,但晶体智力却持续呈上升状态。在发掘自己脑力的过程中,我们应充分重视对晶体智力的终身学习,用一种毕生脑力发展观的姿态跟观点,去动态看待并精进自己的脑力。
比如我们所熟知的比尔·盖茨,他最大的成**则,就是他始终没有停止学习,他认为学习并不一定非要在学校里完成,学校只是学习发生的一个环境。根据比尔•盖茨自己的估计,他坚持每周读一本书长达52年,其中许多书与软件或业务无关。整个职业生涯中,他每年安排两周时间作为阅读假期。在他的整个生活里,持续学习占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而这恰是为了帮助自己不断积累新知,达到新的巅峰。
终身学习者,比尔·盖茨
本书作者提到“在当代,人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拥有更多机会,我们拥有最优化的营养和教育;通过互联网和其他信息技术能够无限制的获取现有的人类知识;而贫穷的程度减轻了,苦役和智力没有要求的工作也比过去少了很多。”
这恰是时代给予我们的得天独厚的馈赠,由此我们得到能够更好地通过建立成长型思维,实现终身学习的温床。我们享有优化的营养,占有充裕的教育资源,拥有更多机会,它们都可以为我们持续努力,不断挖掘自己脑力潜能的过程提供助力。
如今,铺天盖地的线上教育雨后春笋般鳞次栉比,更是为我们随时随地学习带来便利。我们可以花一杯奶茶的钱,就能立刻听到大咖一期优质的线上课程,满足自己如饥似渴的求知欲。想学什么,想完善哪里,都不再是很困难的问题。时代给予我们成为更好自己的红利,抓与不住只看自己,你的脑力巅峰将无止境。
随时随地,线上教育
学会成长型思维,努力用终身成长要求自己,明白学无止境步履不停,将毕生脑力发展观作为自己持续精进脑力发展的标杆,将会使我们在不断的努力后,达到一个又一个新的巅峰,永无止境。这才是《我们的脑子够用吗》这本书所真正探讨,并向我们呼吁传达出的深刻理念。
小结
《我们的脑子够用吗》一书,不仅带领我们与剑桥脑科学家一起探索稀奇古怪的脑知识,领略脑的万千气象,叹赏灰质白质打造的“五彩斑斓”;也使我们弄明白了,千百万年来人类大脑经历的千变万化,指引我们勇敢接受人脑将在衰退中不断缩水这一无可回避的事实。
本书在引领我们弄清楚脑发展动态变化的前世今生后,帮助我们学会该如何更好地保持脑的机能,如何不断用持续学习终身成长,来维护脑力且进一步提升脑力。这一点使我收获颇丰,原本卡在职业瓶颈期的我,通过对这本书的深入学习幸运找寻到了新的方向跟动力。愿你不竭努力,得筑下一巅峰;而后步履不停,进步永不停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