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看《三国演义》之“卧龙吊孝”。戏中戏,作为演员和作为诸葛亮自身表演的至高境界。内心感叹万分!
普通人的想法是:人皆言周瑜因诸葛亮而死,诸葛亮与周瑜关系很差,不会去吊孝;其次东吴周瑜手下大将无不为周瑜之死感到愤慨,皆认为是诸葛亮所害,诸葛亮去东吴吊孝,凶多吉少,不该去吊孝。
但诸葛亮的想法却是:一、周瑜确实为儒雅将帅之才,且胸怀大志,世之罕见,内心钦佩其才华。二、周瑜死后将都督之位荐于鲁肃。鲁肃向来主张孙刘联合,于刘极为战略有利。三、既然众人均认为周瑜和诸葛亮不和,那么他就要改变这个舆论观点,所以必须逆向而行。
到了吴地后,悼文感人,扶棺痛哭流涕,感情真挚,让鲁肃和孙权都认为并非诸葛亮害死周瑜,也因此将周瑜之死与诸葛亮分开。成功扭转了舆论。
诸葛亮所做的一切,无非在践行他自己的立国策略,和吴而拒曹。为了建立与东吴的和平关系,演出了这一幕“卧龙吊孝”。其感情之真挚、悼文之感人,无人不信以为真。而达到这种人皆信之的地步,其心已真假难辨。我认为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知行合一尔。
近日,由于外界的一些短暂失败,我仿佛又陷入到自我怀疑和倾向于放弃的情绪之中。这种情绪再过去2-3年一直波浪式伴随我,甚至更长时间都是如此。而作为强者或者不断前进的人生(你别无选择)而言,这种心态和意志力,是自身前进的绊脚石。
我感觉自己没那么聪明、锐利,很多人际沟通和语言可以解决的问题,我却无法通过此种方式解决。而这种语言沟通,是上升的必由之路。也是我成长的绊脚石。这种人前的圆滑,又何尝不是一种表演呢?只是做到知行合一,便不会有表演的痕迹,也不会有分裂的风险。
我想的一些方法,比如学习某种技能这些,都是避重就轻的做法。有些问题不解决就永远解决不了。我必须下定决心,改进、改革,突破。人生的中场,还要继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