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从小到大,在我心中一直很有地位的一个词。以前是接受,后来是感恩,现在是方向……对于三年前的错失,激发了我对执念的追寻,也让我在大学在生活中,慢慢靠近这个最初的梦想。
有的人,是天生的艺术家,有的人,是注定的科研者。我相信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做的事情。我也觉得,如果一个人的适合和兴趣能恰巧重叠,又能最终实现,那真的是世界上好幸福的事。
但可以说,以上的那些话,我在几个月前,也一样说的出来。但下面的,是这段日子,新鲜注入我生命里的一些新的滋养。
In your light, we shall see the light.是第一天上班的时候,在工桌上日历的右上角看到了,然后就莫名的特别喜欢。后来就查了查,这句呢,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校训,中文译过来是“借汝之光,得见光明”。突然,联想到,这句话在教育领域中,简直是沧海遗珠——老师和学生互相借助对方的“光”,收获光明。老师通过培养人才,践行教书育人的职业信条;学生通过从老师那里学习知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但真正踏入现实中的“教育”,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与美好。首先,这个圈,就没那么好进。什么是教育者?首先自己水平足够高于被教育者。虽然古人云“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此外,你有了足够高的知识水平,还要会传授,说白了,就是你自己会没有用,你还得会教。而这两种能力都具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实践,需要时间。你以为你很可以,但其实,以现在的资历,根本达不到那么高的格。
以及,我现在,无比同情我的初中老师。有些初中的青春叛逆期孩子,真的是世界上最可怕的恶魔。调皮捣蛋,油盐不进,恃宠而骄,口出狂言……原谅我用这么多负能量的词形容祖国的未来花朵。从刚开始的温柔循循善诱,到现在的麻辣教师,我觉得自己也真是也和这帮孩子一起在成长。以前的我不会和人红脸,黑脸,但现在,也是可以镇住班级,虽然,孩子们还是说“翠花老师,你是从骨子里透出的喜感”……其实,现在,还挺喜欢这个土到爆的名字——“翠花老师”,以后,应该也不会有人这么叫我了。
但,看着这些孩子,我渐渐明白,其实,教育者不止于教师,对于每一个人,只要你可以影响到别人,你就是教育者。而对于孩子,更重要的教育资源是家庭和朋友。我真切希望现在刚刚孕育生命的年轻爸爸妈妈,可以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同样的,我们这一代人,也必须要好好努力,做孩子们第一任,也是最好的老师。而我一直提倡的“针对性教学”,如果依靠现阶段中国学校的力量,是不太可能实现的,因为社会主义泱泱大国毕竟无法给每个孩子“一对一”的机会。但,每个家庭就是每个孩子一对一的最好摇篮。除了家庭,还有身边的环境,也就是身边的人对一个人的教育意义,也不可否认。你的幸运,你的倒霉,你的机会,你的波折,都离不开你身边的人,或是说,都是你周围的人带给你的。
之前的日子,真的对这些天天折磨我的孩子无语,但当真的要离开,还是不舍得的。我一直说,我讨厌离别,十分念旧。但人生这趟列车,买到终点站票的人,真是寥寥无几。有好多人,说了再见后就真的再也不会见。这些孩子,也许这辈子我也不会再和他们相遇,但我会永远记得他们,因为师生情这种东西,一旦建立,无法抹除。我也相信,相比于其他的生命过客,我会在他们的生命中留下更深的痕迹。这,也是我选择教育领域,一个新的动力吧——让彼此在彼此的生命中更深刻。
Education is a mystery. 以前的我,只是简单的把它理解成教书育人,只是单纯地把它定义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但现在,“教育”这两个字,有了更多不同的切面,也折射出更绚烂的光韵。执念这种东西,真的很强大,一直萦绕,始终如初。
我愿一直发着光,让更多的人“借吾之光,得见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