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从大脑的物理构成开始,来给大家揭示一个排程的核心方法,进一步提高大家对近期事件的组织管理能力。
一、了解我们的脑部结构
诺贝尔奖的得主斯佩里博士通过著名的割裂脑实验,证实了大脑不对称性的“左右脑分工理论”,我们的左半脑主要负责逻辑理解、语言和书写等,因此左脑常被称作是“意识脑”、“学术脑”、“语言脑”;与之对应的右半脑则主要负责空间形象记忆、视知觉、想像、灵感和顿悟等,因此右脑也常常被称为“本能脑”、“潜意识脑”、“创造脑”和“艺术脑”。不管是左脑还是右脑,它们内部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叫“脑前额叶”,也就是大脑额叶的前部区域,前额叶的主要功能是记忆、判断、分析、思考和操作,也就是说,我们对自己的“执行管控能力”是由脑前额叶掌控的,而这部分大脑的发育会一直延续到30岁左右,个体差异非常大。那么,如何开发自己的脑前额叶功能,提高自己的执行管控能力呢?我们可以利用易效能的三个问句。这三个问题,完整关联了左右脑和脑前额叶的功能,对事件作出判断,链接未来到现在的结果画面与行动的步骤。
二、高效执行的三个问句
面对一件事,到底要不要做,首先是一个选择的问题,对于要做的事情,重点的是达成什么结果,一旦明确,就要关心如何达成的路径、资源、何时展开行动?问一问自己以下三个问题就能清晰知道答案:
1、要不要做?
2、想象要达成的结果。
3、思考行动的步骤
当你问自己“要不要做”之后,如果你得到的内心答案是“不要做”,那么这件事你就可以放弃并且遗忘它了;但如果你内心的声音是“要做”,那么对于这件事,你就要想象你要达成的结果,充分发挥你右脑的空间形象创造功能,在脑海里,或者在纸上画出你对这件事的最终画面与场景,越清晰越好。有了结果的画面之后,你还要想象实现的过程与场景,接着你就可以思考要做成这件事,自己可以采取的行动的步骤,至少要分解到第一步,采用主语+动词+关键人+事件,主语可以省略。如果只是分解到第一步就是日历或清单事件,做完第一步,可以再开展第二步,以此类推,最终达成结果。如事情更重要更复杂,可以一次性分解成为多步骤的行动,这就成为就成为项目事件。这就是对一件事的完整执行规划,从最初的懵懂想法,到最后的清晰执行只需要三步。
三、执行事件的三大分类
时间管理的本质是对事件进行分类、排序与选择。日理万机三个流程是记录、排程、执行。执行时强调活在当下,特别是要事优先高能完成,碰到内部外干扰,就随时或者批量记录下来,推迟它暂时不做它。每天早晚再进行排程,对记录下来的事情进行分类,排程时现在你可以进行三个问句来进行。首先进行大分类,第一、把不重要、无意义的删掉;第二、把没想好或暂时没机会的搁置;第三、按照资源聚焦近期事件、执行的事件需要细化“近细远粗”的原则,把重要且紧急要马上做,重要不紧急的再进行分类,分成日历和清单。
建议对于紧急不紧急的时间按照两周进行划分。两周内就是紧急事件。选出最近2周要完成的事务,有明确时间日期起点和终点的事件的放进“日历”,其他的放进弹性清单。保持严谨不是弹性,日历事件一定要少,它是我们的承诺,弹性清单我们放置更多的事件。但不管是日历里的事件,还是弹性清单里的事件,只要是确定最近2周内要做的,我们就要把它们优化细化,按照重要紧急程度分别找到每件事的行动第一步。而不在这两周内的事件,我们就可以只是粗略地记录,不用过于细化出它的具体安排。等到把两周内的重要紧急事务做完,我们再来关注那些重要不紧急的事情。那些两周以上的重要不紧急事件包括:3-6个月要去完成的“项目”、一年维度的八大关注、1-2年的目标、长期的使命和愿景,一生的宗旨。
以上内容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全脑规划法”,使用三个问句,运用全脑的想象与思考,从选择、结果和行动三个维度训练大脑,可以刻意练习,形成神经链路与习惯。久而久之,我们对事件的选择判断能力会提高,同时链接结果与行动的能力会大大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