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老刘有向各位壶友介绍南部铁器的传承相较京都铁壶要久远的多,原因一是因为南部铁器的定位拥有更多的消费群体,另外便是历代南部藩主的支持。今天老刘就和大家细聊聊南部藩主、釜师与南部铁器间的恩怨纠葛。南部藩是日本江户时代位于东北地方陆奥国一个藩属领地(相当于现今岩手县中北部及青森县东部),藩主是南部氏。因为以盛冈为中心,又称盛冈藩,盛冈藩的支藩是八户藩及七户藩,藩主同样是南部氏家族的成员。
再向各位阐述一下南部铁器的来源,为何会有南部铁器的产生?那要从铁壶谈起,我们首先不能否认的是铁壶的发展离不开茶道的传播。茶道最先流行于富人阶级,作为28代南部藩主重直公在茶道上的造诣是颇深的,更因为自己的领地内产出良质的铁,所以于1659年聘请京都的小泉仁左卫门清行(在广辞苑查南部也可以得到此资料)来制造茶釜,此可说是南部铁器的起源。
南部历代藩主对产业和文化一直十分关心。8代藩主--利雄公对茶道可谓痴迷,不仅是他身边的人,就连城里的武士、商人都受其影响,爱上了茶道。御用釜师制作的汤釜,被幕府和各藩主作为送礼佳品,使得‘南部铁器’名声大噪。茶道的盛行在藩内行成了各种流派。8代藩主利雄公统一了藩内的茶道,并且拜师在第三代御釜师--小泉仁左卫门的门下,尝试自己制作茶具。当时的上层社会,视茶道为重要的社交活动之一,官员之间的交往都是在喝茶的同时建立的。
此时,流行一种新的煎茶法,小泉仁左卫门尝试改变现有的喝茶用具,思考着“用铁瓶代替汤釜泡茶”。于是,在汤釜上镶嵌一个壶嘴,添加一个壶把。改良后的铁瓶比汤釜,使用起来更方便,很快就被广泛传播。此后南部铁瓶的发展,基本上就不脱离这个雏型。如果说京都铁壶的发展离不开龙文堂与金寿堂两大体系的贡献,那南部铁器便离不开南部藩主与四大家族的贡献。南部藩主专属御用铸造师除了上述的小泉家还有有坂家、铃木家、藤田家,这四大家族可谓是奠定了南部铁器历史上的地位。
有坂家的初代茂右卫门信义是京都人,第七代茂吉右卫门吉家到了甲州(山梨县),明德年间(1390-1394年)为南部氏工作,也跟随到陆奥国。第十三代时移居到盛冈,在铸造上也获得很高的评价。铃木家的始祖,是宽永十八年(1641年)受到藩主之召唤,从甲州(山梨县)过来的铃木缝殿家纲。铃木家在当时以梵钟、灯笼等作品闻名,在幕府末期也受命,从事大炮的铸造。铃木家后来分成两大系统,一为忠兵卫系统(铃木主善堂),一为喜兵卫系统(铃木盛久工房)。
藤田家也是出身于甲州(山梨县),在其第二代时,定居于盛冈。一开始主要是生产锅类,因品质良好有“锅善”的美名,后来受到藩主的重用而成为藩的专属铸造师,于幕府末期,也开始制作铁壶,以豪华绚烂闻名。上面四家,后代便以御釜师小泉、御铸物师铃木、有坂、藤田等称号,将其精湛的技术流传至今,也可以说南部铁器主要是以这四家为核心,发展而来。
明治41年,大正天皇还是皇太子时,到东北地方巡查,参观当地各县的特产。岩手县南部藩主御釜师(第八代仁左卫门)制作的铁瓶和汤釜,也被列在行程之中。如此一来,东京为首的全国各大报纸刊登了这一事件,使得南部铁瓶和汤釜的知名度上升、人气大涨。与陶土烧制而成的土瓶相比,更显其坚固耐用的特性,因此广受当时民众的喜爱。
虽然南部铁器,已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品牌,但好景不常,后来因为战争的关系,制造武器所需的相关资源,铁、铜等金属,都受到了严格控制。与此同时,政府征召了大批铸物师、釜师等从事武器的生产。对此,8代小泉仁左卫门为了保存从古至今的制作技术,说到“拥有300多年历史文化传统的南部铁瓶也因此一时之间销声匿迹,享有300年历史的技术也因此消失是非常可惜的事”。因此日本开始从国外引进洋铁,并留下少部分人,从事汤釜、铁瓶等铁器的制造从而保留制作铁器的技术。
祸不单行,战后民间开始流行使用轻金属(铝)所制成的产品,原本从事铁制品制造的店家,纷纷关门大吉。南部铁器,虽说是全国知名品牌,但也难逃即将没落的宿命。政府为了挽救逐渐消逝的日本传统工艺,于昭和50年,制订了《传统工艺产业振兴法》,南部铁器被国家指定授予传统工艺品的称号。在政府的扶持下,南部铁器才得意复苏。
刘哥胡(壶)论
老刘认为南部铁器的品牌是建立在其产业基础之上的,如果南部丰富的铁矿及其他自然资源属于自然环境,那历代南部藩主则为南部铁器创造了人文环境。这样的环境为釜师提供了空间,即便期间有经历废藩和战争以及轻金属的冲击,但南部铁器的根基早已稳固。
•END•
本期关键词:御釜屋、四大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