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纪录片《人类》,心灵接受了一场“人性布道”。
《人类》导演是法国知名的摄影师阿尔蒂斯-贝特朗。他筹备了15年,用了3年的时间,走访全球60个国家,让2000多位世界不同肤色、种族、性别的人在镜头前诉说自己的故事,从而集结成了一部震撼人心的电影《HUMAN》。
片子的中文配音是周迅。周迅说自己在配音的过程中哭了好几次,并说第一次看完后,她就觉得一定要为这部电影做些什么。
《人类》化繁为简的叙述方式成为饱经俗世风霜的灵魂脱胎换骨的直接受洗方式。
的确,当我们忙碌和奔波于各自生活圈,为凡尘琐事所困,哪里还会感同身受于不同圈层、不同肤色、不同国籍之间的大情小况?只会扬起“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风帆闭塞前行,却忘了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种群——人类。
1
《人类》中的受访者囊括了世界各地的人:有饱受战争之苦的难民、有阿富汗战争中的美军官兵、有衣不蔽体的非洲难民、有旅居欧洲的叙利亚侨民、有同性恋、有经受虐待的男孩女孩、有丧失子女的父亲、也有为了保护儿女对家庭暴力说“不”的母亲、有对爱充满了理解的幸福祖母、也有对爱抱有无限憧憬的家庭妇女、还有被人类大爱挽救了的罪犯……
涉及的话题囊括了“爱、快乐、生命、贫穷、战争、虐待、生存、同性恋和对性与爱的理解”等等。 摄影师的高超技能,穿插其中的各种壮观的自然界及人类世界的画面,衬托出了本片宏大深沉的主题。
画面定格于每一位受访者的面部讲述过程,每一张面孔和每一次讲述极具穿透力,让你震撼于来自同类的困难和对生命的种种感悟。
2
苦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苦难背后的灵魂沦陷。受访者中一名侵略阿富汗的美国军人谈及的一幕让人泪目,他谈起在一次搜查武装分子的行动中,他所在的部队包围了一幢建筑物,然后喊话……最后从建筑中走出一名当地妇女,领着一个小女孩,怀里还抱着一个孩子,小女孩本能向他们飞奔过去。美军立刻喊话让小女孩停止,但小女孩还在跑。为了不伤及小女孩,这名士兵本能朝小女孩头顶鸣枪警示。
枪声响起的一刻,他分明感到有些事情不一样了,无论是留住步伐的小女孩还是他自己都被迫做出了改变。作为一名成年人,他在向一名手无寸铁的异国孩子扣下扳机的一刻,他身体里的某些东西发生了可怕的流失,那是人类不可触碰的良知底线。受到警告的小女孩眼中流露出的目光也表明那一刻她对周围事物的认知发生了观念性地转变,仇恨自此生根发芽。
还有一名丧失爱女的异国父亲,10岁的女儿在学校门口被一颗橡胶子弹击中后脑而亡,他一再表明自己女儿不是武装分子、不知道内战的缘由,只是一名普通的孩子,但战争还是夺去这名女孩的性命。女儿被杀后他并没有采取极端的报复行动,很多人认为他不该以孩子的名义选择原谅。但这名父亲说,“他也绝不以女儿的名义选择报复,他相信女儿的在天之灵会理解这一切。”那一瞬间,我突然明白“宽恕其实正是自我的救赎。”
一位31岁同性恋者的父亲说出了一段过往:儿子因为性取向曾在十八岁时选择自杀。但他一直对父亲采取隐瞒,直到有一天他再也隐瞒不下去时,才选择对父亲坦诚。没想到父亲不但表示这没什么,还依然对他说出了:“我爱你!儿子。”儿子紧紧拥抱住父亲,那一刻,父亲感觉到父子之间的心更近了。
片中还有无数逃亡的难民发出对战争的不解和堪忧处境的哀叹、很多贫困地区的人民借助节目隔空对世界上的富人喊话,喊出他们对现状的不满和呼告。失去父亲的孩子一脸冷静地对镜头讲出:“我什么都不再惧怕,不管是割喉还是击毙,什么都不怕了,因为战争让我失去了父亲,死亡可以让我和父亲更早地相遇!”
一名被父亲暴力对待长大的非裔囚犯,从小曲解了爱,认为爱是伤害。长大后他也用伤害来爱别人,最终暴力地杀死了一对母女。然而死者年迈的老母亲用她的无私和宽恕让这位囚犯开始对爱有了正面的理解,也逐渐懂得了爱的真谛,最终流下真心忏悔的泪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智障孩童的父亲分享了他与儿子的对话,他告诉儿子:这是一朵花、这是一片树叶……因为上帝就存在于一片叶、一朵花,存在于无所不包的大自然中,在这个认知过程中,他教会了孩子感知生命、感受世界的能力。
还有悉心照料瘫痪在床妻子的丈夫,白发苍苍,在讲述中却丝毫没有任何的抱怨和疲惫,只是不停地重复诉说妻子的重要,能照料她也是一种幸福,相守的幸福!人生所经历的苦难并不是困住我们追求幸福的枷锁。心灵的苍白和丑陋才是坠入不幸的源头!
3
在纪录片展示出的各国人民代表的面孔中,也见到了一张中国女人的黄色面孔,这是在富士康做工的一位广东女性。节目中她讲述自己的生存状况,语言匮乏不说,所谈的内容毫无生命的底色和认知,只是祥林嫂式的絮叨和牢骚满腹。
那一刻,我突然感到汗颜。语言在我们这个民族的口中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单调、刻板和荒凉,听不到任何有关心灵方面的感悟和讯息,一切都是物物欲化的表述。
那一刻,你会充分领悟到鲁迅先生压榨出的我们民族性皮袍之下的“小”。
对比片中其他种族的叙述方式, 多多少少充满了生命的底色和张力,极具魅力。一个生活在贫民窟的八、九岁非洲男孩,等待他的不是渴死就是饿死,教育根本不可能光顾他。面对如此严酷的生存环境,他没有丝毫的抱怨,他经常会思考:“为什么人类是人类,鸟类是鸟类?”一个隶属于哲学范畴的问题。
还有一个饱受蹂躏的非洲少女,前半生跟随她的除了被虐、杀戮和逃亡之外,别无其他。但在谈及生命中最重要时光的一刻,她提起自己的父亲,并流下了泪水,因为失去父亲意味着她从此失去依靠,这样艰难的生存没有磨去她的灵性和对生命的感悟,她的讲述让我动容。
而对比富士康女工,语言的匮乏暴露出的是精神资源的贫乏。换言之,文化的断裂、思维方式的呆滞、对自然和生命敬畏感的缺失……让我们不再仰望星空,不再崇尚科学,沉迷于争名夺利,甚至全民拜金蔚然成风,久而久之,我们被灵魂所弃。
以往,我经常在美剧的台词中反思为什么我们影视剧的对白如此苍白,如此缺乏生命力。重温《人类》之后,我恍然找到答案,不再肤浅地认为好台词是欧美编剧的专属,而是因为他们生活在一群有信仰、充斥着智慧和体悟的人群中。
从孩提时代会停下脚步看蓝天白云、日月星辰、感受四季交替、生命轮回。他们在《圣经》和莎士比亚的沿袭中求索生命真谛和宇宙的真相。
4
泱泱大国,五千年文明史,我们也曾出口成章,用语言震撼过世人的心,引无数文人骚客敬仰学习,顶礼膜拜。
然而,现在呢。许多人早已无暇仰望星空,将自己拘禁于“名利圈”中,所处的环境,张口就是利益、权利、金钱,充斥在孩子之间的也是各种的攀比,比成绩、比名牌、比才艺……现实的丰满造成了精神世界的骨干和荒芜。
有谁能相信我们曾经生活在唐诗宋词的国度里,拥有过汉赋这样的华章丽典,同时兼具《论语》、《周易》这样深不可测的思想制高点?
为什么现实人,许多人张口不是抱怨就是满口细碎的现实,是语言封印了我们的思想?还是我们逃离了语言的灵质空间?
时代在发展,我们大步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也要让我们的心灵和灵魂跟上,否则丢弃灵魂的发展只会让我们苍白铜臭,乏味枯燥而令人生厌。
同样,作为人类的一份子,我们更是无权自暴自弃;无权轻视我们必须肩负的参与感;无权淡化因环境破坏而带给后世子孙的负疚感……
每天我们要学会抬头看天、学会微笑对人,要学会抛开现实利益发自内心地关怀身边人、找回“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热情,认真思考我们个体存在的价值,探索生命生生不息的意义。
唯有如此,我们才会活的有价值有意义,才不会在自我膨胀中凌驾他人之上;不会为一己之利损公肥私,危害他人之利益;不会急功近利、不择手段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既然我们生而为人类的一份子,就要善待同类、善待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为人类的大同谋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