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试142.5,面试79.2,公考小白教你如何逆袭成“公”上岸
从公考小白到高分上岸,他的经历也许你无法复制,但可以借鉴参考。他3年时间参加过大大小小考试,招警,事业单位,公务员,从未进入过面试。三年备战终于笔试142.5,面试79.2让我成功登岸。贵州博汇将他总结一些心得分享一下,以供大家探讨交流。不一定适用于你,但博汇公考还是希望能够帮到一些人!
一、申论心得
(一)申论小题
申论中的小题是指概括题、分析题和对策题的一种统称。对于这样的小题,我们需要记住下面两句话:一是问什么答什么,有什么答什么;二是内容为王,按点踩分,酌情加减,兼顾逻辑。
所谓“问什么答什么”是指审题要审准,要有问题导向和问题意识,以题目为核心,准确理解题目意思,比如题目直接让写对策,我们直接写对策就好了,不需要分析原因。
所谓“有什么答什么”是指要有材料意识,以材料为根本,答案要点基本上都在材料当中,有的可以直接整合,有的可能需要做适当分析推导,但都是以材料为基础,切忌擅自加入自己的主观想象。
所谓“内容为王,按点踩分,酌情加减,兼顾逻辑”是指从答案呈现形式来看,内容要点最重要,我们经常说申论要写得多,不是指绝对的字数写得多,而是指关键信息点要多,在无法确保准确性的前提下,要尽量做到全面,而形式分逻辑分一般会有,但不会超过3分,所以兼顾就好,做到分条或分类或分层次作答,具体则取决于题目要求。
做好小题也要求大家具备三大基本能力,一是概括能力,二是分析能力,三是解决问题能力。
概括能力有两个要求,一方面要从字数较多且十分繁杂的材料里面提取信息要点,删繁就简,同类合并,异类罗列,二是要适当地扩大外延,比如铅笔、圆珠笔、钢笔,它们的外延就是笔。作答时这两个方面要兼顾,方为最安全的答案。
分析能力则意味着答案并不都是直接都能够从材料里面直接抄出来的,要求大家做适当的引申、推导,并进行论证说明,在这个方面要勇气打破“简单抄”的观念。
解决问题能力,可以理解为提对策,要求对策具备针对性、可行性、具体性,符合身份感和轻重缓急的原则,切忌对策谈得又空又大,要结合材料思考一下谁来做、对谁做、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二)申论大作文
1、要有套
就是套路。对于套路很多人是反对的,觉得千篇一律、审美疲劳,我却不这样认为。这个套路不是让你拿着辅导班的模板去死板硬套,一句话几千个人说,而是说一定要符合政论文的路子。什么是申论?申而论之,写成散文肯定是不行的,又不是文学大赛,所有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就是最基本的套路,这个套路是必须要有的,虽然你可以做到心中无码,自然高清,但毕竟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啊!
2、要有理
就是要政治正确。政论文是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首先必须要保证的是文章主旨正确、分析正确、对策正确,这是个前提,这要是出现了问题,这文章直接就废了。当然这个正确与否不是以你个人意志来判断的,而是以是否与中央政策、方针相一致决定的。比如对于房产市场,我是希望去他妈的,赶紧崩盘,但写申论就要希望它健康有序发展了。还要有条理、有逻辑,各个部分形成一个严密的系统,不能前后不着调,提出的对策跟分析的原因之间没关系,对策和对策之间没关系,这肯定是不行的。
3、要有新
就是要有新意、有亮点。这个新意是和套路相结合的,有套路没新意太死板,有新意没套路就跑偏了,所以在套路的基础上挖掘新意才是王道,达到的效果就是让考官眼前一亮,仔细一看又很懂行,自然高分了。比如我有一年参加公考的申论是让写基层留住人才的,我的题目是《种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这个题目看起来挺有新意,起码不落俗套,但细看还是老提法,常用的比喻,是我很满意的题目,现在这个提法也显得俗套了。
4、要有高
就是要有政治高度。要站在中央、全国、全局的高度来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用中央的政策、理论来分析解决问题。什么?实在不会?那就假装会啊!反正中央的很多政策都是方向性的,想办法往上靠啊,什么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精准扶贫、中国梦、民族复兴等等,再加点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之类的时髦词,指导思想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啊!做到这些基本上会让考官眼前一亮,加分!
5、要有情
在十八大之后,习总讲话明显更注重文采和感情,在十八大之前,领导人讲话都是一板一眼的,连声音都是一个语调。那时候辅导班也是不让写申论的时候抒发感情的,普遍认为政论文就是说理论事,写情感那是文学的事。无意中暴露了年龄,汗。。。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恰当的抒发感情会让文章显得更有温度、更有情怀、更人性化,真挚的感情也会让阅卷者刮目相看,何况习总已经有过示范了,何乐而不为呢?前提是要点到为止,只可点缀,不能喧宾夺主。
6、要有美
对于一篇好文章来说必须是美的,不是说要写成美文,政论文有政论文的美。一是美在整齐。要有条理,要分个一是。。。二是。。。三是。。。这样阅卷老师也能看的清楚啊,小标题要凝练工整,四六句该用还要用,长长短短的看的也显得凌乱,还显得语言组织能力不强,形式上一定要做到位,至于内容,呵呵,不都差不多,你能写的好到哪去?二是美在凝练。语言一定要简练,不要罗里吧嗦说一大段,一个意思在那反复说,你看你烦不?三是美在干净。这个没啥好说的,字能写好就写好,实在写不好就写清楚,别写错别字,别图的跟鬼画符似的。
二、行测心得
行测的心得就是题海战术+看解析+用心总结错题,这一块到最后没有巧秒方法,耐心+专心+细心,谁肯下力谁就能胜出。下面说说我对于各个模块的理解。
(一)常识判断
常识与基础关系较大,需要着重学习根据已知基础常识推断不熟悉知识的能力。现在很多常识题目不是考记忆而是考推理。其他的部分,很依赖于基础,一般情况下,文科学生会略占优势。
(二)片段阅读
这是较好把握的一个模块,摆脱自己惯性思维,随着材料的逻辑走,学习关键词,信号词等常用技巧,做题顺序一般是由问题~片段~选项。对于过度引申的选项,要形成敏感意识,过度引申项必错,因为是标准化考试,答案唯一。
(三)选词填空
这个重在对语句内部的逻辑把握,从而排除一半选项,剩余的类似选项,需要根据自己知识储备和语感做判断,往往难点也在这里。
(四)数量关系
对于该模块基础一般的,可以重点学习常规模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比如行程问题,工程问题,鸡兔同笼,和差倍比,顺逆水,空瓶换酒……这些模型是基础,练习熟练了能够保证考试中快速解题,很多解方程或者计算能力不够,那么也需要加强训练计算能力。至于其他思维难度比较大的题目,有这个能力很好,没这个能力不建议花太多时间在上面,复习必须讲求投入和产出。
(五)图形推理
技巧就是那么多,用的越熟练,见识的题目越多,盲点就会越少,每天坚持练习一定量图形推理题是必要的,练习思维敏感性。这一模块我自己掌握的并不好,考试中有一半都是猜的。平时练习中我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把这部分放在最后。
(六)定义判断
这个模块方法技巧学习以后,最重要的是做题心态,跟着题干信息走,不要掺杂任何个人以往知识经验判断,效果就会比较好,很多做错的题目,实质上是在想当然。
(七)逻辑推理
常规的几个推理模型需要牢固掌握,逻辑讲求严谨,凭感觉做出的选项往往是错误的。
(八)类比推理
方法技巧就是那么多,需要反复练习,跟图形类似,每天坚持做题目,就会有明显进步。考试中往往会提前3-5分钟发卷子,拿到卷子涂上姓名考号后,直接翻到类比推理,不动笔,把类比推理迅速看完,心中选出答案,两分钟足够做十道了。
(九)资料分析
许多人一开始存在惧怕,由于心里紧张导致正确率不高,这个模块需要格外下功夫,对于基本的知识点比如年均增长率,翻翻,增长量,增长幅度等仔细掌握,速算技巧要全面学习,资料分析不是资料计算,巧妙应用技巧和观察选项(往往能排除两项)能够大大提高做题速度和正确率。一定要保证不会有看错数据,掉入陷阱这种低级错误出现。
三、面试心得
个人认为面试要做到“整体平稳,亮点突出”。
(一)整体平稳
“整体平稳”有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心态要平稳,在保持谦虚的同时一定要表现出自己的自信,做到不卑不亢,千万不要过于紧张和焦虑,以免影响自身发挥。
二是回答要稳重,听完题目后不要急于回答,要先思考,做到逻辑清晰,每答完一个题目要给人以层次感,不要想起一句说一句,要先思而后言。
三是语言要平实幽默,做到“实、谐、重”,“实”就是要站准立场,敢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要多联系实际,切忌假话、空话;“谐”就是要保持语言的艺术性,虽然在答题,也要运用比喻、举例等多种修辞手法,让自己的答案活泼起来;“重”就是要让自己的回答厚重、有内涵,这就要求大家在平时要有足够的积累,把功夫下在平时。
(二)亮点突出
“亮点突出”也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大家可能也有感觉,面试和笔试是不一样的,笔试时要抓住每道题,抓住每一分,而面试时则更注重突出自己的亮点,起码要让自己在众多面试者中有一个闪光点。
其次,要求“新”,要力求自己的回答有新的想法或办法,要尽量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同优我细。
最后,要学会取舍,有详有略,把更多的精力和回答放在自己擅长的地方。面试时并不是自己回答的时间越长、占用的时间越多效果就越好,对于自己不是很懂的问题可以言简意赅,追求简练,过多的语言反而显得自己不懂装懂;而对于自己擅长的问题则要精心准备,力求组织出一个出彩的答案。
运,是成功者的谦词;命,是失败者的借口。请永远记住这句话,没有什么命运,真正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心灵鸡汤的话我也不说太多,只是希望大家能为自己的梦想去付诸努力,到时候回头看,你会感谢曾经努力的自己,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看完了有什么收益没有,那就是关注一下“贵州博汇教育”(gz_bohui)公众号,还有各种公考小技巧或常识的,不说了到时候自己来看!